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建华 《东南亚》2010,(4):32-36
中国和印度都属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但两国的贸易结构及方式、产业结构却有很大的区别。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和印度,如何发挥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贸易模式和产业结构的正确选择是中国和印度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服务业和工业已是印度经济增长的两大驱动器,服务出口占出口的比重一直较大,制造业也不断融入国际分工;贸易模式的转型和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是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产业内贸易是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对双边贸易结构调整和优化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作为发展中国家间的最大自由贸易区,影响着东亚以及全球经济格局,产业内贸易发展必将带动双边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水平及贸易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目前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较低,并且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以垂直异质为主的产业内贸易结构发展迅速,与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呈现"剪刀差"趋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实现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国际分工和价值链开放布局的转型升级,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互补性是产业链分工优化的基础,中间品贸易是这种制造业产业链国际分工的纽带,以我国制造业产业的中间品贸易特征来定位产业链国际化布局的区位布局,是实现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我国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上的竞争优势变化反映了"一带一路"区域分工的基础,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中间品贸易网络特征则揭示了产业链分工的区位选择方向。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增强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创新产能合作和产业转移的模式,把控产业链分工国际化的节奏,平衡发展,在实现产业升级的同时,避免我国经济出现产业空洞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产业结构相似度、变动速度,出口产品结构等指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产业结构现状,认为当前双方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的相似性、趋同性和竞争性将阻碍双方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在产业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东盟按产品内分工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良好的协作分工体系,实现中国和整个东盟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俄罗斯同是处于经济转型中的大国,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持续推进,对外开放度的提高,两国对外贸易结构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对外贸易结构既是中俄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加入全球产业链分工的结果,同时也是各自产业结构状况的反映。尽管中俄对外贸易额不断增长,但是从贸易增加值的角度看,贸易结构出现固化特征,比较优势被束缚在低水平上。加强中俄双边贸易合作是打破比较优势低水平循环,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是中俄两国赢得国际竞争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基于产业内贸易视角的中国与东盟产业结构调整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理论界对中国与东盟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内在联系及其调整的研究有了不少进展,形成了许多有独到见解的研究成果。贾继锋、李晓青(1997)认为,中国和东盟互补性最初在初级产品中得以体现,随着双方产业结构中制造业产品的比重上升,产业内贸易的互补性日益成为主要的发展势头。产业调整中的互补性竞争导致新的产业分工,市场容量的双向扩展又增强了产业的互补。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结合度指数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贸易结合度越高的产业,说明该国(地区)在该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那么产业间贸易越明显;产业内贸易明显的产业,其对应的产业比较优势差距较小。中国与东盟产业贸易既存在互补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中国在与东盟的全面经济合作以及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政策,充分利用历史机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8.
中日韩FTA对产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随着中、日、韩贸易投资合作日益密切,区域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不断增加,三国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讨论日益激烈。分析比较三国产业竞争力,可以看到我国的整体产业竞争力与韩日相差较大,处于三国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分工结构的低端。在这一背景下缔结三国FTA,我国的主要产业和相关企业短期内会受到一定冲击,但长远看可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为对应中日韩FTA,我国政府应改善产业环境,放宽市场限制,建立公正公平的市场机制。企业需要适应贸易投资环境的变化,从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和管理与营销等方面加强与竞争对手的抗衡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韩贸易关系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 ,中韩两国进入了直接贸易阶段。此后 ,两国贸易关系发展非常迅速 ,远远超过两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增长速度。十多年来 ,中韩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 ,产业内贸易比重不断提高 ,但两国的国际分工关系仍具有明显的垂直型分工特点。中韩贸易关系中 ,也存在着贸易不平衡、韩国对中国产品歧视性限制较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美国引发中美贸易冲突是美国单边贸易政策的突出体现,与美国税改等国内政策具有内在逻辑关系。作为特朗普政府的主要政策,美国试图通过减税吸引跨国企业和过渡法人企业向美国本土回流和扩大投资,并通过单边贸易政策建立更有利于美国的贸易规则,既是弥补税改等政策在短期内产生的巨额赤字的需要,也有在中长期形成更有利于美国发展环境的考量。其深层根源在于美国试图通过推动本土实体经济的发展,促进就业、科技和创新水平的提高,建立有利于美国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模式,强化美国主导的国际分工格局。深刻认识美国引发贸易冲突的根源有利于中国在贸易磋商中实现最大利益。基于此,中国应认识到美国的单边贸易政策具有不可持续性,解决两国共同诉求问题和双边贸易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关注中美贸易冲突中高技术中间产品对中国发展的影响,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的多元化。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应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在国际竞争和分工中争取更有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印度经济结构是一个包括生产力范畴的经济产业结构、生产关系范畴的经济关系结构和上层建筑范畴的经济制度结构的三维结构关系组合体。而印度经济关系结构处于其经济结构组合体的中间层,它是一个由印度产权关系、收益关系和交易关系构成的三维结构模式体系。为此,本文主要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产权关系中的财产所有制结构、收益关系中的收入分配与消费结构,以及交换关系中的进出口商品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特性进行了分析与判研,以揭示印度经济关系结构的内在的、本质的特性,为深刻理解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内涵奠定认知条件。  相似文献   

12.
总体上讲,世界贸易结构可以反映为商品和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例、各主要地区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以及各主要商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等三个方面。一、世界贸易的商品和服务比例据WTO的统计,商品贸易依然占据世界贸易的首位,服务贸易所占份额相对较少。2004年,全球商品和服务出口总额为11.14万亿美元,其中商品和服务出口分别占80.9%和19.1%;全球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总额为11.06万亿美元,其中商品和服务进口分别占81.1%和18.9%,但不同地区和经济体又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发达地区或经济体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服务业较为发达,服务业进出口…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转型而出现的俄罗斯社会人口危机至今已有15年的历史,这一关系民族存亡的问题已经引起俄罗斯政府的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涉及到经济发展、文化传统、人口再生产惯性等内在和外在结构问题,这些问题不可能仅仅依靠推行几项政策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俄罗斯面临的人口问题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4.
王帆 《国际观察》2001,12(5):21-26
对亚太冷战格局的认识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亚太冷战格局与全球冷战格局混同在一起,使人们模糊了对亚太地区自身特点的认识.事实上,全球冷战格局的终结并没有导致亚太冷战格局的终结;亚太冷战格局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只是出现了态势上的缓和,而不是结构上的改变.与欧洲和其他地区不同,亚太地区的冷战格局是由美国一手构建的,它具有自身的延续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15.
缅甸文化是缅甸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结合的复合型文化.她以小乘佛教为主体,在缅甸固有的本土文化原始神祗崇拜文化的基础上,以骠国文化和孟国文化为缅甸文化的基石,兼容并蓄地吸收了适合于缅甸的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部分,使得缅甸文化日益丰富起来,成为吸收型文化的典型.因此,研究缅甸文化的结构及其特点,不仅对于深入了解缅甸文化的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研究东南亚文化也具有启迪.  相似文献   

16.
Wang: The U. S. stated purposes of military actions against Iraq are to "overthrow Saddam" and "transform Iraq. " I am afraid such actions would cause a big stir. Tang: I think so. American military actions against Iraq will not only promote the birth of a new Iraq but also change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military balance in the Middle East. Washington's revealed intention shows that it hopes to create a democratic and pro-  相似文献   

17.
浅析欧盟的治理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个国际政治实体,欧盟的重要特色在于其多层次治理系统,包括超国家层面(欧盟)、国家层面(成员国)和地区层面。可以说,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主导着欧盟的政治生活,标示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世纪之交,随着治理观念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演变,欧盟的治  相似文献   

18.
19.
天然气具有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属性,因此考察东北亚天然气格局的演变逻辑需要同时分析市场层面与地缘政治层面的影响变量,特别是市场与权力互动下的大国博弈。俄罗斯在"页岩气革命"和"乌克兰危机"双重冲击下对东北亚天然气市场的战略转向、未来美国能源角色转变后天然气出口的巨大潜力,将使得东北亚地缘政治博弈变得更加复杂。资源生产国之间、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生产国之间对市场和价格博弈主动权的争夺,无疑将增强东北亚天然气市场的进口多元化趋势并引发亚洲天然气市场定价机制的深刻变革。中国有必要根据全球能源格局变化及自身能源安全特点,通过提供地区性和全球性公共产品提升其在地区能源机制和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国际体系中无政府结构的假定根源于西方社会契约论的自然状态假说,其本身存在着一些天然缺陷.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新现实主义产生以来,无政府结构的假定在国际关系中获得了一种类似于"普遍命题"的崇高地位而没有受到认真的质疑.无政府结构的存在依赖于主权国家,却与主权权力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它符合人们的直觉"常识",却违反了国际关系领域的事实;无政府结构不具有理论假定所具有的真实内涵,在人们所设想的无政府结构中,可以导致各种不同的国家行为,因而,无政府结构不具有解释力;在与国内政治的比较中,导致无政府结构的推理矛盾重重;本文最后分析了无政府结构被普遍接受的认知原因及其所导致的意识形态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