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1年,在处理一起复杂信访案件时,笔者通过公证调解方式,与当事人反复沟通,平衡矛盾各方利益诉求,终于妥善解决,做到了矛盾不上交、矛盾不激化,就地解决矛盾、有效化解了社会不和谐因素。从那以后,笔者开始有意识地运用公证调解方式解决复杂民事纠纷。至今,笔者通过公证调解方式成功化解复杂民事纠纷29起,另有3起调解不成引导当事人通过民事诉讼方式解决,3起正在调解过程中,调解成功率达90.63%。通过公证调解方式笔者共办理相关公证57件,其中继承公证35件、赠与合同  相似文献   

2.
(接上期) 三、公证调解的比较优势体现 从上述公证调解的概念看来.公证调解的基本涵义与其他调解无异,均以“合意”为基础.只是公证调解受案范围颇有限制而已。尽管公证调解受案范围较窄.但与其他调解形式相比.它仍然有着先天的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正公证调解方面比较有争议的是公证调解受案范围。从公证过程角度讲,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公证调解包括公证前调解、公证中调解及公证后调解;第二种观点否定了公证后调解;第三种观点否定了证前调解,即当事人向公证机构提出公证申请后就公证过程中或履行过程中出现的争议由公证机构进行调解。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1、公证调解可以包括证前调解,但是仅限于来到公证机构申请调解的当事人  相似文献   

4.
宫楠 《中国公证》2014,(2):27-29
我认为公证调解和人民调解、劳动争议调解甚至法院调解的不同之处在于,应当将客观性作为公证调解的核心原则。客观性是指公证机构及公证人员,在公证调解启动、执行的过程中,应始终依法保持自身的客观、中立地位,避免公证调解制度、方案和行为逾越公证依法被赋予的职能、权限范围。  相似文献   

5.
《中国公证》2006,(11):57-58
广州公证服务进社区 60岁以上老人家门口免费办公证;公证遗嘱中的财产变卖或消失,产生的新财物须重办公证;繁昌:承包起纠纷 公证巧调解;有遗嘱无公证 房子过户受阻 哥哥无奈告妹妹;  相似文献   

6.
公证调解在构建我国ADR体系中的比较优势(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ADR的研究热潮中,调解受到了我国研究者的热捧.关于理性构建“大调解”体系的思路的论证也日渐深入。愈显明朗。本文拟从鲜为人知的公证调解人手.剖析公证调解与“大调解”框架中其他调解方式的比较优势,旨在阐明公证调解的特殊作用.厘清公证调解的应然价值,还原公证调解在“大调解”体系中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7.
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的事例:在公证处办理了合同公证的当事人,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导致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纠纷时,他们常常会向原公证处寻求帮助或申请调解,那么公证机构是否具有调解的职能,其调解的性质、原则又应如何界定?  相似文献   

8.
冯健 《法制与社会》2013,(24):160-161
公证制度对于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国家法规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维护法治秩序、帮助民事纠纷调解、巩固法治社会的重要司法手段。公证的涵义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法人、自然人以及其他组织的申请,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对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民事法律行为、文书的真实合法性进行证明的活动。公证的证明活动与法院的诉讼活动有所不同,公证的证明活动主要是为了帮助解决民事纠纷。它不能直接为当事人解决纠纷,只是提供帮助的作用。而法院诉讼活动则是为当事人的争议直接做出裁决。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自觉拓宽公证领域,关注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努力以公证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用公证调解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让调解的方式多元化,让公证在民事经济活动中充分发挥公证的预防功能,从而有效预防矛盾激化,减少诉讼。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的环境纠纷呈多发趋势,而随着公民环保意识、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如何高效解决环境纠纷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公证作为一种集法律性、服务性、公正性的制度,享有很高的公信力.公证介入环境纠纷,通过发挥公证调解力、证据证明力和强制执行力的作用,将更好的预防和解决环境纠纷,有利于保护环境,维护经济运行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公证》2012,(7):61-62
北京公证首开以法维权先河 日前.北京市首例公证机构起诉作假当事人的案件经法院调解结案:原告北京市东方公证处获赔经济损失23000元.被告当场向原告赔礼道歉。  相似文献   

12.
刘远 《中国公证》2004,(5):29-31
一、公证质量标准的基本概念 公证质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证质量是指公证管理部门和公证处从事公证管理和公证业务活动的优劣性质和程度.它不仅包括公证管理部门的公证管理活动,也包括公证处的公证业务活动即公证处的非办证业务(如公证宣传、公证咨询、商务谈判等)和具体办理的公证业务.  相似文献   

13.
何花莉 《法制与社会》2011,(18):189-192,200
公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广东公证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构建和谐广东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广东公证服务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制约了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加快建立现代公证法律服务业是广东公证发展的必由之路。广东公证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审视公证服务的发展定位及改革思路,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做大做强公证服务业,为构建和谐广东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  相似文献   

14.
2004年至2008年.北京市建委为进一步强化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通过运用公证手段实现了行政管理的创新.有效预防了建设领域合同违约、拖欠款等法律纠纷。自2003年以来.北京市方圆公证处积极为北京市建筑市场提供领域化公证服务。运用强制执行公证手段保护了北京市建筑领域工程款清欠工作的顺利完成.提升了建筑市场合同履约率.将工程保函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拓展为本市的“法定”公证事项。近期,围绕全面推进建筑施工合同管理办法的落实、进一步结构建筑纠纷调解操作程序、构建保障性公租房管理体系等建筑领域深化管理课题,北京市建委的调研视角再一次关注到了公证。  相似文献   

15.
冯跃安 《法制与社会》2010,(35):176-177
公证审查是公证程序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环节,是确保公证质量的关健所在。公证审查原则是公证处对公证事项进行审查时所掌握的出证原则。公证审查时所根据的原则不同,公证书的作用也不同。在实践中,不仅公众对公证审查的原则及实行不同的审查原则出具公证书的作用不同不了解,而且不同的公证机构,不同的公证员对同一公证事项采取的公证审查原则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公证审查原则的研究,并在公证立法中予以明确,以便正确地规范公证员的工作,确保公证书的质量和效力。本文即以遗嘱公证为切入点,进一步阐述了在遗嘱公证工作中明确公证审查原则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公证效力的实现及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公证文书的适用状况也就是公证效力实现的状态一直为公证人所关注,但迄今为止,除了借助于司法解释手段对部分公证的效力及其适用加以解释外,公证界仍然没有更好的手段来确保公证效力的实现。如今,当公证改革各方面都面临重大突破的情况下,能否解决公证效力的实现及其保障问题,已影响到改革目标的实现。因此,公证界必须以相当迫切的态度正视并研究这一问题。公证效力实现的内涵 所谓实现即是一种愿望、一种目标成为现实。从当事人的角度看,当事人申请公证的目的就是期望通过公证确认事实、行为,固定证据,预防或解决纠纷;从公证人的角度看,国家授予公证人以公证权,就是为了通过公证  相似文献   

17.
陶峰 《中国公证》2014,(4):29-31
正一、"公证受理标准不一"——当事人视角下的公证失信公证受理标准不一是指在面对相同的公证申请人和相同的公证申请材料时,同一执业区域内的不同公证机构、不同公证员是否予以受理的结果不同。通俗一些的表达就是"某项公证业务在这个公证处不能办的,到那个公证处就可以办"、"某项公证业务找这个公证员就好办,找那个公证员就肯定办不成"。这样的情况在公证实践中确有存在,给当事人留下了办公证"因人(处)而异"、"没有统一要求"的印象,对公证公信造成负面影响。从实践中看,"公证受理标准不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  相似文献   

18.
江涛 《中国司法》2004,(11):35-37
公证的公信力除了国家公权力赋予公证机构的证明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证机构这种强大的社会公信力的持续还来自于公证背后良好的公证赔偿制度。但“公证是一个高风险、高责任的行业,公证员要对所出具的公证文书负法律责任,出错证要依法追究责任。①”因此,重视建立公证赔偿的管理体系是公证赔偿制度中的重要一环。笔者以为,所谓公证赔偿体系是指公证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在现行公证制度下,针对公证机构的不当行为造成当事人的利益损失,需要赔偿时,具体赔偿的层次和程序。据此,我国公证赔偿的体系大致可作以下勾画②。主体有原办理公证事项的…  相似文献   

19.
陈笑雯 《法制与社会》2011,(36):209-210,231
公证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正职能作用发挥的好坏,公证质量是公证事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公证事业的生命线,是公证亭业的生命力所在,只有保证了公证的质量,我们才能不断地推进公证的体制改革,才能进一步提高公证的公信力。可以说,公证质量是推进公证体制改革及提高其公信力的前提。所以说,只有保证和提高公正的质量,我们才能保证公证机构的生存和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主要论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及其公证的概念,并从不同的方面对质量管理体系在公证处的建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关于完善我国公证制度的基本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汉生 《中国司法》2004,(10):49-51
当前,面临公证立法,关于公证制度建设的诸多问题,各方面还有一些认识分歧。重新审视我国公证制度的法律定位和价值取向,研究探索新的制度框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公证制度,明确公证管理部门工作的努力方向,必定有所裨益。一、完善我国公证制度的理论起点和实践基点完善我国公证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