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主要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代表。研究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把握儒家伦理思想的历史沿革,而且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伦理思想,我们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先秦儒家的伦理思想。一、孔子的伦理思想孔子是先秦儒家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人性理论的思想家。他说:“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这里的“性”,就是指人性。他认为,不论是圣人还是普通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不差上下,由于后天的…  相似文献   

2.
朱杰 《黄埔》2013,(4):85-87
在先秦诸子当中,儒家有三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他们把肇始于周礼的思想发展形成为一套完备的儒家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套学说,发轫于孔子,集大成于荀卿,而孟子则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桥梁作用。《孟子》作为"四书五经"之一,在儒家经典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丁磊  吴超晖 《前沿》2010,(20):177-179
先秦儒家道德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文化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的价值评判标准,是儒家伦理道德建设体系的基石。孔子开启了以"知耻"为核心的中华民族道德荣辱观的源头;孟子明确提出了"荣""辱"的概念,对荣辱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阐述;荀子则是系统论述道德荣辱观念的先秦儒家代表,先秦儒家道德荣辱观由他而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4.
管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先秦儒家代表孔子、孟子和荀子都对他有不同看法,孔子认为他"如其仁"而又非其无礼,孟子对他不屑一顾而又不得不承认其经世之才,荀子认为管子是贤者良臣而又称其为"野人",这既反映了儒家的基本立场,又显示了三人学术的差异,同时也从不同的层面反映了管子的形象和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5.
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其著作《孟子》历来被认为是儒家的重要典籍,具有长于论辩、善用比喻、气势磅礴等艺术特色,对后世散文影响深刻。(一)酣畅雄肆、气势磅礴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形象性和鼓动性,具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是《孟子》散文最主要的特色。如“许行”一章(《滕文公上》)首先问明许行一切生活资料的来源,以见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再进而论治天下之不可耕且为,列举尧、舜、禹、稷所以不暇躬耕之故;然后斥责陈相背师说而学许行之道为用夷…  相似文献   

6.
肖艳丽 《前沿》2014,(13):67-69
乐在先秦时期不仅是艺术与教育的问题之一,更是政治与人性的问题之一。先秦的乐论之所以具有重要的地位,正是与其所体现出来的对于人性、人的修养、国家政治有关。乐官及其乐官体系就充分地表明了其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充分地体现了先秦乐论的主要思想,也与儒家治理国家、社会与个人修养的诉求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学     
先秦儒学张先义李道湘先秦儒学是指孔子所创立的及其在战国时期的承传。有人称为原始儒学。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主要经典即孔子整理的“六经”。孔子死后,儒分八派,其中最有地位和影响的是孟子和荀子两家的学说。【孟子及其学说】孟子...  相似文献   

8.
易强 《求索》2012,(11):136-138
儒家的人格思想是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等一大批优秀的儒家大师的不断努力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早在先秦时期就已达到了比较完善的地步。儒家所推崇的人格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也是古代中华民族心目中塑造出来的、最值得追求和向往的人格典范。其中"圣人"人格是孔子设定的最高做人典范,但它只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是难以实现的理想人格;而孔子提倡的"君子"人格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另一种理想人格。儒家理想人格思想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是独一无二的。今天探讨儒家人格思想,对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姚飞  王军 《前沿》2007,(7):223-225
以经世致用为特色的儒家学说,特别关注道德起源问题,并形成了三大流派的思想:孔子、《中庸》、《易传》作者的天命说;孟子的四端说;以及荀子的圣王制礼说。先秦儒家关于道德起源的学说充分肯定了道德对人和社会的价值,对我们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由他所创立并由孟子、荀子所传承的先秦儒家学说高度重视学习和教育,并开创性地提出了许多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教育思想。剔除其"向后看(夏、商、周三代)"的复古内容及后世儒家、特别是程朱理学教条化的不良倾向,先秦儒家有关大学教育的宗旨、师道尊严、教育的原则、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为学之道等方面的教育思想仍然值得今人借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包括公安教育)高速  相似文献   

11.
孟子和庄子在中国儒家和道家文化中都处于"亚圣"地位,两者在音乐审美思想上的认识论分别是对孔子和老子的继承与创新,深刻地影响着千百年来中国音乐的审美认知。从孟子和庄子对音乐审美的思维特点与认知目的出发进行比较,可以从认识的过程到认识的结果来概括和对比两者的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美玉 《黄埔》2013,(5):92-94
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几干年来,礼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重要准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从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到孟子的“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再到苟子的“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儒家在对礼的执着追求中创作了许多有关礼的经典著作,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礼记》。  相似文献   

13.
李勇强 《求索》2013,(1):69-71,146
本文以出土的先秦简帛文献为线索,对于孔子人性论思想进行了新探讨。文章认真梳理了关于"性"字本义的争议,孔子人性论的即生言性与即心言性,使孔子人性论到孟子性善论过渡的进路更为清晰。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论语》、《孟子》中相关思想的诠释,能够理解儒家的"行道"精神。通过孔子的身体力行,"行道"精神开始注入儒家的传统之中,孔子所说的"无可无不可"集中体现了这种"行道"的精神,孟子则直接继承了这一精神,并予以完善和发展。由于孔、孟二人的努力,"行道"精神最终发展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一面,从而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中得以继承与发扬,而"行道"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及其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5.
孟母是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孟子姓孟名轲,“子”是古代对有学问的男子的美称、尊称。孟子是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人连称“孔孟”儒家。  相似文献   

16.
张颖 《春秋》2010,(2):42-43
孔子创建的儒家学派.经过子思、孟子、苟子等人的努力,得以薪火相传。迨至两汉时期,儒学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黄老学派一些思想被儒家学派吸纳.西汉时期的儒家已经不同于先秦时代的原始儒家。正因为如此,有些学者将汉代儒家称之为“新儒家”。  相似文献   

17.
<正>张连珍主持8月29日,省政协举行第47期"名人名家讲座",省政协主席张连珍主持并讲话。本次讲座邀请上海开放大学鲍鹏山教授以"孟子:人性与道德"为题,对孟子的生平与思想进行了深入阐述和剖析。讲座旁征博引、内涵丰富、充满智慧,给人启示和帮助。张连珍在主持讲话中指出,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进行了极富创造性的弘扬,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我  相似文献   

18.
林柏成 《前沿》2014,(21):72-73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人性思想的主要内容,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人性思想的核心。本文重点论述比较了孔孟人性思想的差异性与共通性,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先秦儒家思想的内涵与精髓。  相似文献   

19.
周育平 《湖湘论坛》2001,14(6):50-52
所谓官德,即是指干部道德。早在西周,人们就认识到官德建设的重要性:“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①这即是说,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只有取得民心才能统治长久。孔子认为,君主的德行是统治的根本,孟子也提出过“以德服人”的王道思想。先秦原始儒家伦理,就其本质来说还不是封建性的,它强调的不仅是一种双向互惠互动的人伦关系,而且还必须以在上者尤其是统治者的率先垂范为前提。中国封建伦理的真实形态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论。“三纲”使伦理关系完全服从于封建政治关系,使双向的君臣、父子…  相似文献   

20.
孔子所创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曲折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的观点诠释了儒家的仁者爱人、民贵君轻、为政以德、内圣外王、天地人和等思想,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面对当今日新月异变化的社会,拜金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人民警察的素质面临着诸多严峻考验,探讨利用儒家思想培养人民警察的职业素质,具有积极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