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徐娜 《中国减灾》2014,(5):34-37
正他,积极探索,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和科技应用领域勇于实践;他,开拓创新,倡导了"天-地-现场"一体化灾害监测评估体系;他,求真务实,推动了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的科研和业务发展。他,就是全国民政行业首批领军人才、民政部国家  相似文献   

2.
列宁十分重视加强执政党的理论建设。他批评了各种否定和歪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潮,特别是批评了在国家与革命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批评了党内"左派共产主义者"的"革命空谈",批评了"社会主义失败论"。他主张理论创新,在革命的途径、红军的建设、国家资本主义等问题上进行理论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提倡宣传和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些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教育家;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崛起和民族振兴而奔走呼号。在那个风雨飘摇,世事瞬变的世纪里,他以对国家和人民永恒不移的至爱情感,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1939年4月,在他百年寿诞之际,中国共产党以“国家之光,人类之瑞”的祝词电贺,表达对他的崇高敬意——他就是中国文化教育界的一代宗师,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  相似文献   

4.
张学良先生走了,但他的精神是永存的,尤其是他的人格。张学良的人格,主要表现在他光明磊落、无私无畏、淡泊荣利等几个方面,其最大特点就是一切以国家民族为重。一、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张学良的政治生命面对的是国家内讧外侮社会激烈动荡  相似文献   

5.
张学良是伟大的爱国者,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祖国的统一大业。在其国家统一观的形成和实践中,始终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他对国家统一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娄新艺 《前沿》2013,(2):167-168
格里格是19世纪挪威民族乐派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为自己国家的民族音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把他独具风格的音乐带给世人,让人感受他对祖国极大的热爱之情,对复兴民族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能让人们从他的音乐中去幻想和感受他的国家的美丽.  相似文献   

7.
《创造》2017,(10)
正1930年,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系统阐述了他的国家观。他的政治理想是"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他认为人本身才是国家存在的目的:"在人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只有个人才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吴以岭就走了络病理论研究之路。30年光阴,他致力于将创新注入现代中医药学的发展。他首次系统地提出络病理论,为心血管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他致力于成果转化,研发出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创新中药(其中6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或国家医保目录),为千千万万患者解除了病痛;他在参政议政的平台上大声呼吁,推动现代中医药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他,曾是山东省诸城市的普通农民。19岁时在车祸中失去左腿,30岁那年偶遇正在训练的国家残疾人自行车队。他,入选国家残疾人自行车队10年,参加3届残疾人全运会夺得了6枚金牌,退役后以个人身份参加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历时13天成功骑完了所有赛段。他,2013年获得了"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残疾人体育精神奖。  相似文献   

10.
认识胡昌林纯属偶然。那次应约到北海参加朋友的新居落成,在宴会上,胡昌林知道笔者喜欢写文章,便来了兴趣。第二天,他约我到了他的家里,在对饮完一瓶低度三花酒之后,他便开始了倾诉。他说不管别人怎样看待1995~2005年这十年,但对于他,这短短十年使他深切地感受到“国家”二字的份量,国与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国运昌才能家运旺。他告诉笔者,作为一个普通市民,他无法从大的方面来阐述国家的变化与发展,而就从一个普通市民衣食住行的演变,足以证明这短短的十年是一个辉煌的十年、经典的十年。  相似文献   

11.
王军  李异金  邹凌 《当代广西》2005,(16):33-34
22岁,他就在国家外交部工作,曾多次担任周恩来、邓小平、邓颖超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翻译而出访东南亚国家;他曾与许多高层领导有过亲密的接触;35年的外交生涯,他无论到哪一国任职,都致力于促进两国交往和经济合作,得到各国领导人的好评。2005年6月20至27日,他回到家乡广西考察。  相似文献   

12.
农村村干部曾是国家在农村的化身和代表,但随着改革开放后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和实行,其身份渐次向农民身份回归。但国家对村干部的利用,农村被主流社会他者化的社会背景和政府对社会转型中资源配置的显著作用,使村干部产生了借与国家接触的机会摆脱农民身份,进入主流社会即去他者化的动机。  相似文献   

13.
陈杰 《八桂侨刊》2021,(1):69-77
印度尼西亚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节点国家,印尼华人是印尼国家多元民族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印度尼西亚不同历史时期,他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著名的海外华人研究学者,廖建裕先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印尼华人和东南亚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介绍他的学术生平、学术贡献以及他对印尼民族国家建构的理论和观点。  相似文献   

14.
劳伦茨·冯·斯泰因是19世纪下半叶德国"整体国家"学说的最后一位杰出代表.他的社会-国家思想在德国的思想语境中,吸收了19世纪初浪漫主义"有机国家"学说和黑格尔的现代国家观,并通过对工业化时代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及德国政治现状的考察,形成一种学理综合.斯泰因的社会-国家思想,尤其是他对政府行政提出的见解,具有鲜明的现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很遗憾我们不能称呼他的名字,而只能叫他孙副处长。他在二十多年的国家安全技术侦察工作中,以强烈的责任心和神圣的使命感献身于国家安全事业,默默奉献,爱岗敬业,印证了“对党绝对忠诚,精干内行”的崇高人格。 1998年,他被国家安全部授予“二级英模”荣誉称号。他还先后荣立过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二  相似文献   

16.
他为国家的防灾减灾事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科技支撑,成为国家高层决策的重要智囊团成员,长期从事区域自然环境演变、资源开发与减灾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成绩显著。作为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每次灾害发生后,他都会习惯性地思考:从灾难中我们能够学到什么,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如何能在巨灾和大灾之后汲取教训、变得更聪明……眼下,四川芦山"4·20"7.0级地震让他的神经再次紧绷了起来,他  相似文献   

17.
在李白故里著名书法家岑勇先生的身上,不难看出一个文化人所坚守的精神家园。他从敬仰李白、热爱李白到痴迷李白,李白的精神时刻影响着他和他的书风,体现在他的尺幅之中,李白的诗情在他的笔下构成了当今书坛一道亮丽风景。他所创作的李白诗词书法作品10余次入选国家级大展,多次在国家、省、市级  相似文献   

18.
一、孙中山国家结构思想的发展历程孙中山的国家结构思想是其宪政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是在借鉴欧美国家结构形式的同时,针对中国的历史状况,逐步发展完善的。他的国家结构思想,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1年12月以前)。孙中山12岁时跟随他的哥哥前往夏威夷檀香山,就读于英人办的教会学校。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对他影响很大。在他立志颠覆清廷从事革命活动起,就把美国式的联邦制作为中  相似文献   

19.
刘嘉 《台声》2005,(11):70-71
巴西,是一个弥漫着热带风情的美丽国度,它的丰富的物产,淳朴的民风,也吸引了不少的外籍的商人前往这个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国家寻找机会和财富。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不少台湾籍商人,张明东就是其中一个。1972年,刚刚大学毕业的他怀揣着梦想和热忱,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国土。这里旖旎的风光,好客的当地居民,使他坚定了在这发展自己事业的决心。从此,他便与巴西这个国家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绚烂的丝巾开始张明东的事业,也是从一条条五彩斑斓的丝巾开始。在台湾,这些小商品的价格非常低廉,于是他在他的百货商店里摆放了很多来自宝岛的各色丝巾,让人欣喜…  相似文献   

20.
他躬身田亩,但他始终保持开阔的视野和思路;他说话带有浓郁的闽西口音,但他在中国最高民主殿堂的每一次审议发言,都吸引了众多的话筒和摄像头;他关注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中的具体事,但他更注意站位全局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为推动制度层面的完善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