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造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而重中之重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形成多一个人就业,社会就多一分稳定,个人就多一分收入,市场就多一分购买力理念,为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及农村经济的繁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还存在相当大的开发空间,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劳动力素质偏低的问题,不仅带来了岗位和收入的不稳定,增加花费,而且减少实际收入,导致转移成功率不高、加大了转移风险。为此,在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的同时,我们要合理有序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并提出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逆淘汰"式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状况因直接影响农民的整体状况而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虽然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总体上有利于减少农民、增加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但农村劳动力的“逆淘汰”式转移,也造成了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外流,影响了“三农”问题的及时解决,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而农民工回流和返乡创业正好弥补了“逆淘汰”式转移的不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社会资本,有力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长汀是农业大县,全县人口近50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25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13万人,每年城镇新成长劳动力7000多人,高峰期全县的下岗失业人员达8000多人。为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长汀县委、县政府积极开展"一户一就业"工作,向外组织劳务输出.有力地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目前,全县向外输出和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户均1.5人,按人均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农村劳务经济是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尤其是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理性选择。以泰兴为例,通过近几年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万人培训工程,建立近百家劳务中介、劳务派遣机构,编印《进城务工必读》手册,开展外出劳务人员跟踪维权服务等措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泰兴55.43万农村劳动力中,向非农产业转移输出的劳动力已达30.03万人,占总数的66.85%。其中,就地转移15.6万人,市外输出就业21.43万人。纵观苏中、苏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依然艰巨。从需要转移的劳动力看,各地还有部分农村青壮  相似文献   

6.
李新 《江西政报》2008,(19):45-47
就业是政府的“一号工程”。近年来,丰城市按照“围绕一个中心、签订二个合同、加强三项管理、建立四个对接机制、落实五项激励政策”工作要求,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更多更快更好地转移就业,尤其是向本地企业、工业园区、新兴产业转移就业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市劳动力就业达57296人,新增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9789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跨越。  相似文献   

7.
翟峰 《中国人大》2010,(10):43-43
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并提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是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落户,壮大县域经济,积极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我认为,这不仅为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统筹城乡劳务开发工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  相似文献   

8.
陈仕平 《当代广西》2004,(24):25-26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增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已成为困扰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据调查统计,浦北县共有农村劳动力38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超过20万人。如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近年来,浦北县委、县政府在苦苦探索农村人才创业工作的新路子中,终于--  相似文献   

9.
《就业与保障》2014,(11):F0003-F0003
正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和"3+2"(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稀土精深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旅游)产业用工需求量大的实际,长汀县把促进城乡统筹就业与保障重点企业用工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企业用工服务力度,千方百计引导城乡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闯出了一条山区县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是劳动者得实惠。据2013年人力资源普查显示,全县农业富余劳动力已转移就业15.98万人,其中就近就地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为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省委实施了“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打工经济”。我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组织引导农村妇女转移就业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各级妇联坚持用宣传引导观念转变,用服务搭建转移平台,用品牌打造输出强势,用协调整合社会资源,用维权促进公正公平,着力培养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带头人和劳务经纪人两支队伍,搞好岗前培训、职业介绍和权益维护三项服务,畅通就地转移、就近转移、跨省跨地区转移和跨国转移四条渠道。根据妇女需求,强化转移前、转移中、转移后各项服务,为农村…  相似文献   

11.
重庆直辖以来,我市农业机械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通过加强领导,努力增加投入,积极加快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目前我市农机化装备总量少,社会化服务程度低,总体水平仍然很落后,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3.0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不能满足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而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大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现在库区各个县都在抓劳务输出,全市每年要输出40万农民。但是,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精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撂荒现象也随之凸现,这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现实要求,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了当前我市农村经济社会的现实所需,  相似文献   

12.
杨云 《中国妇运》2008,(3):37-3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为妇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河南是农业大省,近8000万人口生活在农村。建设惠及近一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河南又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大省,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0%以上,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云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个突出问题,这就是:一些地方对劳动力转移途径的认识不够全面,该项工作的重点不太突出;在强调劳务输出的同时,就地转移没有引起重视。我在调研中发觉,不少地方把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等同起来,认为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抓劳务输出。认识上的片面性,必然导致工作中的单打一。表现在:在领导小组的名称上,只有“劳务输出”而没有“劳动力转移”;在宣传上,只讲劳务输出,很少讲就地转移;在任务下达和考核奖励上,只有劳务输…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指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是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差别 ,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农民素质最直接、最有效和关键性、根本性的措施之一。本文对厦门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现状进行分析 ,并就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进行研究。一、厦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现状分析厦门农业生产区域不大 ,属人多地少地区 ,2 0 0 2年乡村人口总数 73.46万人 ,占全市人口总数的 5 4 .67% ;年末实有耕地 38.65万亩 ,比 1 980年减少 1 8…  相似文献   

15.
许昌市总人口450万,其中农村劳动力231万,富余劳动力172万。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力推进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据统计,全市共输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8万人,其中外出务工63万人,就地转移65万人,占富余劳动力总数的75%。2004年,全市实现劳务总收入45亿元,为农村的经济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主要经验和做法1.领导重视是关键。去年以来,许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决策,下发了两个重要文件,并召开了全市四级电视动员大会,使各级领导认识到发展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最有效、最直接的捷径。市…  相似文献   

16.
韩启德 《人民论坛》2014,(10):10-12
<正>未来城镇化重点,将是在稳住速度和节奏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更加注重转型发展,更加注重提升质量,走以人为本、合理布局、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城乡统筹的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国民经济基础单元的作用,使其成为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链衔接延长过程中的关键部分,为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提供强力支撑,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成败  相似文献   

17.
赖琼琚 《理论月刊》2004,(7):164-165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探寻加快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谢新德 《湖湘论坛》2004,17(3):49-50
据统计,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近4 8亿人。按照不同的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我国农村仍有1 1亿到近2亿处于隐蔽性失业或不充分就业状况的剩余劳动力。预计到2 0 10年全国农村将新增劳动力6 35 0万左右,农村劳动力将处于新的供给高峰。庞大的富余劳动力队伍能否转移安置,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要害所在,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空间,促进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当前一个重大的课题。  一、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转移  农村剩…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村基础设施较差、村与村差距较大的实际,宝应县委、县政府从今年起,在全县开展“三村”联创活动,即争创全面小康示范村、小康建设先行村、加快脱贫致富村,将此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期达标,各方齐抓共创,整体推进。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始终突出农民增收这一主线,着力抓好以下“四大”工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施富民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首先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构建城乡统一的就业信息网络和就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体系,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鼓励发展劳务中…  相似文献   

20.
鄂文[2008]59号各市、州、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又好又快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总体思路,精心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维权服务,突出引导回归创业,促进就地就近转移,缓解本地企业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