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讲究讯问艺术,注重审讯笔录的制作 审讯笔录作为司法机关为查明犯罪事实,在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用文字制作的反映讯问情况的记录,在贿赂案证据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审讯笔录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嫌疑人翻供的可能.审讯笔录虽然在不同的侦查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记全、记明、记准、记透是制作笔录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讯问笔录是公安机关最常用的一种书面材料,经过查证核实的讯问笔录,是确认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以及罪行轻重的重要证据。因此,做好讯问笔录对于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鉴于讯问笔录的重要作用,熟练掌握讯问笔录制作方法,制作出高质量的讯问笔录是我们公安学校学员应具备的基本本领。但是从教学反馈中可以看出一些学员  相似文献   

3.
讯问笔录记录犯罪嫌疑人对犯罪行为的供述和辩解,是重要的证据材料.对不同刑事案件,如故意杀人、抢劫、盗窃、强奸和各种诈骗案等制作讯问笔录的讯问内容也有所侧重.因此,把握要领才能制作规范高效的法律文书.  相似文献   

4.
讯问笔录是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过程中,依法制作的以书面形式记录讯问和犯罪嫌疑人对讯问的回答及辩解的证据性法律文书,必须做到真实性.其真实性包括内容真实和形式真实,要保证这两个真实,记录者的还原意识非常重要.它要求记录者应该完整、准确地记录讯问内容和讯问过程.  相似文献   

5.
侦查环节是调查犯罪、抓捕罪犯、定罪量刑的重要阶段。讯问是最重要的侦查手段,审讯过程中视频监控到的非语言行为能反映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对犯罪嫌疑人非语言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引导审讯者调整讯问技巧和策略。为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防止审讯人员滥用权力,应对视频监控进行标准化规定。  相似文献   

6.
《讯问笔录》和《询问笔录》是办理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中必须使用且使用量最大的两个法律文书。笔录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高低。规范制作笔录是每一名民警乃至每一名司法者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常规办案本领。此文试图从理论、法律、经验、实战等角度全方位阐述如何规范制作这两个笔录。尤其是用违法犯罪的构成要件具体指导规范制作这两个笔录的观点.非常新颖,且非常实用和必须。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的《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对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违法嫌疑人提出了新的更加严格、更加规范的要求。此文将在严格执行这三个法律、规定,提高办案质量和工作效率,加强职业化警队建设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侦查活动中,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循法定程序。首先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其次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其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第三,向犯罪嫌疑人提出问题;最后,告知犯罪嫌疑人核对讯问笔录权,履行核对讯问笔录手续。违反第一次讯问程序进行讯问所获得的口供应予以证据排除。  相似文献   

8.
讯问笔录要反映讯问活动的全过程,全面、完整、准确地记载侦查人员的提问和所采用的讯问方法,从笔录中要全面了解犯罪嫌疑人有罪、罪重的供述和无罪、罪轻的辩解,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但在实际办案中,许多办案人员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讯问不仔细、记录马虎了事,特别不注意笔录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致使讯问笔录质量不高,甚至严重失误,严重影响案件证据的固定,危害极大,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9.
检察讯问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的审查起诉阶段,由检察机关公诉部门的办案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的讯问。与侦查讯问、庭审讯问相比,检察讯问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实践中检察讯问在讯问前准备、讯问内容及笔录制作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之处,究其原因主要有办案压力大、办案人讯问能力不高等。为充分发挥检察讯问的作用,应增强检察人员自身能力、与相关部门加强协调以适当分担工作。  相似文献   

10.
侦查工作离不了对犯罪嫌疑人的审查讯问。众多充满智慧底蕴的讯问策略方法中,细节讯问法看似平淡无常,却是最为基本的一种方法。然而,对细节讯问法的理论探索并未因它在审讯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此,笔者略抒管见。 一、细节讯问法的性质 讯问之初,犯罪嫌疑人一般有较强烈的抗拒心理,如畏罪、对立、侥幸心理。审讯人员针对不同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组合各种策略、方法,抑制并逐渐削弱其抗拒心理,引导其权衡利弊,促其承认并供述犯罪事实。当实现从抗拒到认罪的心理转折时,一般的策略方法为细节问法所取代,后者的诉讼价  相似文献   

11.
讯问笔录是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中非常重要且制作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书形式,与现场勘查笔录、询问笔录合称三大笔录。法律规定如何正确地体现在讯问笔录中,是公安侦查人员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九步讯问法"又被称作"里德方法",在美国审讯界一直被奉为"审讯圣经"。它分为提出正面指控、展开审讯主题、阻止再次否认、反驳异论障碍、攫取疑犯注意、控制消极情绪、提供选择问题、查明犯罪细节和制作书面供词等九个步骤。"九步讯问法"自问世以来,一直是审讯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在侦查理论和实践都有着广泛的影响,然而,"九步讯问法"与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犯罪嫌疑人的充分辩护权是不相符合的,应有比例地吸收借鉴。  相似文献   

13.
讯问的对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讯问获得的证据种类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以及通过该口供获得的物证、书证。2010年确立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要求公安机关在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既要重视口供又不搞刑讯逼供,不搞口供至上;既要探求实体公正更要重视程序公正;既要注重办案的效率更要重视对犯罪嫌疑人正当权益的保护。为此,文章针对实践中出现的不规范讯问方法,探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视野下公安办案讯问的一些方法,旨在使公安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应从"硬审讯法"转变到"软审讯法"。这种"软讯问法"包括讯问中的语言策略和非语言策略。同时,为了保障这种讯问方法的实施,应当设立一定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刑事司法领域中的讯问笔录是言词证据①的重要内容,它建立在公诉人与犯罪嫌疑人话语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于检察官审查案件的记录中。公诉人在言词证据固定中往往不能真实、客观地反应接受讯问者的意图,从而使犯罪嫌疑人在讯问终了时已或多或少的承受了对他不利的法律评价。文章从法律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将讯问对话的内容和转化为言词证据之笔录进行比照,分析这一过程给检察机关与犯罪嫌疑人两造②带来的不利局面,最后尝试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探索犯罪嫌疑人在被审讯中临近供认阶段的心理形成、变化及各种反应 ,把握犯罪嫌疑人临近供认时心理的行为特点、诊断途径和诊断方法 ,这对攻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 ,抓住审讯的核心 ,提高讯问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讯问活动是以语言为武器的尖锐、激烈的斗争,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都可以运用语言这个载体传递自己的意愿和思想感情,同时向对方施加影响。侦查人员对讯问语言的选择运用直接影响讯问活动能否顺利实施,模糊语言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将模糊语言运用于讯问中可以增强讯问的威力,更好的达到讯问的目的。讯问中使用模糊语言的积极作用包括掌握审讯主动权、化解审讯僵局等,但在讯问中适用模糊语言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应该尽快寻找对策,完善模糊语言在讯问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孙越 《公安理论与实践》2010,20(3):29-31,37
侦查讯问过程中,狡猾的犯罪嫌疑人总是用尽手段与审讯人员周旋,拒绝交代犯罪事实。为实现讯问目的,审讯人员必须灵活运用各种讯问策略,动摇犯罪嫌疑人的拒供心理,使其老实交代犯罪事实。除传统语言上的讯问策略外,非语言策略的灵活运用也非常重要。非语言讯问策略即通过面部表情、体态、眼神、语调等非语言手段的运用来达到摧毁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的目的,主要有非语言符号的运用、"设计布景"、证据以非语言的方式使用、测谎仪的应用等方式,另外尤其要注意在运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务侦查讯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讯问语言修辞是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活动中,适当地运用修辞方法、手段,增强讯问语言的表达效果,以促使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和行为良性转化,达到审讯目的的一种语言活动。讯问语言修辞是在十分特殊语境中运用的修辞形式。讯问语言中运用修辞手段要遵守选用讯问语言技巧的原则要求,处理好选用修辞手段和遵循讯问活动的法律要求之间的关系。在讯问语言中选择运用好比喻、借代、对比、排比、层递、反复、设问、反问和双关等。  相似文献   

19.
讯问笔录是刑事诉讼活动中的重要证据。讯问笔录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刑事案件的办理质量。笔录制作完整、准确,能够全面地反映讯问的全貌,尤其要注意体现讯问中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侦查讯问笔录是证据性法律文书,是正确处理刑事案件的依据之一。当前,讯问笔录存在制作者思想上不够重视,讯问缺乏针对性;问话形式单一,讯问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完善途径是加强制作者的思想认识,提高讯问人员的素质;提高侦查讯问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讯问效果;加强讯问笔录中对无声语言的记录,提高笔录真实性:加强讯问笔录制作的规范性,使笔录更加忠于原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