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浅析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面临的两大瓶颈性因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发展基层民主,特别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建设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面临的困境,并对我国落后地区的农村基层民主的有效实现方式进行探讨,以期推进我国落后地区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制度变迁和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程度与农民参政水平,直接影响并决定着中国民主政治以及政治现代化的进程。研究当前中国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对促进农村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有序化: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值得关注的一个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兴初 《行政与法》2007,2(3):69-71
有序的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农村基层民主是我国建设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作。当前,农村基层民主不断推进,由于规范行为的制度缺乏,表面上看很活跃,而实际上却滋生着混乱。因此,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主体有序地参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鲜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实行"村民自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新,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治条件。本文指出深入研究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深层原因,探索适合各地实际的基层民主建设之路,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说,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协商机制的建设是完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对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一种创新,有利于发挥农村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农民的参政质量,增进村民和基层政府的互动,构建和谐的党政关系,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又是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事。如何加快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司法》2003,(1):32-33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我市通过16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和实施依法治村,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近年来在全市农村组织开展的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并摸索出一些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张晶晶 《法制与社会》2011,(35):227-227
农村基层民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农村目前仍然存在着大量影响基层民主发展的因素,因而如何有效地扩大基层民主建设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就从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分析扩大基层民主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赵婷婷 《法制与社会》2010,(25):177-178
社会主义与民主不可分割,这其中就包括了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村委会组织法》贯彻实施以来,村民自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激发了广大村民参政议政的热情,增强了民主意识,有力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不是一蹴而就的,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还不完善,目前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金凌 《政法学刊》2012,(4):41-43
选举是民主政治的基石。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搞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是建设稳定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举措。建立完善的农村选举制度和村务管理制度是有效防止少数人为追求非法利益,采取一些违法手段破坏农村的换届选举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2.
李方媛 《法制与社会》2013,(19):154-155,165
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状况,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总进程。农村地区经济落后、科学文化水平较低、村组织执政能力低下是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阻碍。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在基层中工作,有助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的法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监察》2008,(13):17-18
近年来,河南省在加快中原崛起中努力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注意把农村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不断创新民主监督体制,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切身利益,有效转变了干部作风,推动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主要成效应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各级领导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农村基层开展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形成了新的共识;二是依法建制、以制治理有了新的发展;三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民主意识和依法管理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四是广大村民的民主法制观念和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也有了新的增强。近4年来,浙江省余姚市农村基层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5.
论村民自治实现的法律难点及其完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是我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虽已施行十年,但仍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多种具有针对性的解决路径,以期为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促进和谐社会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重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村民自治是农村实施政治文明建设的具体工程。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文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对策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不可少,从民主法制的理论基础出发,总结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与成就,分析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提出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村民自治的宪政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澎 《北方法学》2009,3(5):78-84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社会综合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是保障农民依法直接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和自治权利的制度设计。中国的宪政建设不能忽视农村基层民主宪政,没有农村基层民主宪政化,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民主宪政化,村民自治自身具有丰富的宪政内涵和宪政价值。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应当突破传统思维视角和研究进路,从宪政的角度对村民自治问题进行分析和阐释,揭示村民自治的宪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和谐农村是我国农村建设的目标,农村法治建设,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基层民主、实现农村生态和谐,具有基础性意义;建设和谐农村,需完善涉农立法,改善农村执法,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20.
孙晓静 《法制与社会》2013,(10):217-218
发展农村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但目前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为此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加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