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净化灵魂     
灵魂是心灵、是思想;灵魂也是人格、是良心。一个人的灵魂,就是二个人大脑的中枢神经,就是一个人最高的司令部。对于一个人来说,它具有无限的权力,它主宰着一个人全部的思维和言谈举止。  相似文献   

2.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大脑活动.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最主要的特征。人与动物虽然都有意欲.如食欲、性欲和自我保护欲等,但是人能够运用思维。而动物则不能。什么叫思维?所谓思维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由于客观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人的思维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说创新     
“鹦鹉学舌”、“猴子捞月”的笑话,是人类嘲讽动物界低智能的嬉言。相形之下,显示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思维活动,有应对变化了的新情况的创新能力,这就是人类有别于、聪明于动物的高级之处。由于人的思维活动和创新能力,人类本身才脱离了动物的低智能,向着科学、进步的高智能进化。人类社会也就不断地变化着、前进着。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从原始公社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制度和各个层面不断地更新。如果没有人的思想、观念、行为的不断创新,人类本身到现在恐怕还只能跟猴子差不多。改…  相似文献   

4.
周萍 《学习论坛》2006,22(12):15-17
每个人在学会谋生的同时,也应该学会守护自己的良心.每个人都有守护自己良心的意识,社会才会有健全的良心观,社会才会进步.要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就必须充分发挥良心的社会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良心观的教育,培养和激发人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高度责任感,自觉地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奋斗.  相似文献   

5.
呼唤良心     
中国人讲良心,遇事总要想一想是否对得起自己良心。在中国人的字眼里,良心是很有分量的词。那些趁人之危、损人利己、恩将仇报、坑蒙拐骗的人被斥之为“丧良心”。良心就像爱心一样,能滋润枯萎的禾苗,能点燃心头的希望。良心是我们每个人的无价之宝。 然而有些人扭曲灵魂,不讲良心,在别人需要救助时拂手而去,在别人需要帮助时置之不理,在别人有了困难时雪上加霜,在别人遇到烦恼时幸灾乐祸。去年,哈尔滨某装饰公司经理刘小强在获悉防汛前线急需一大批救生衣时,马上联系了几个加工点,以每件5元成  相似文献   

6.
今年春节过后.河北保定的刘洪安在炸油条的时候,每天坚持用新油。不用一滴复炸油。刘洪安也因此走红,被人称为“良心油条哥”。  相似文献   

7.
论道德     
人类之异于禽兽者,通常的说法是有思维、会劳动。然则随着人类对动物研究的深入,发现动物也有思维,也会劳动,只是与聪明的人类相比,动物们显得“笨”一些而已,是量的差异,非质的不同。人与兽的区别,我们的老祖先倒有更深刻的见解。古哲先贤们在对“天人之际”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后,发现人与禽兽的差别就在于“道德”两个字,有德者即人,无德者则为“衣冠禽兽”。人类从动物界脱颖而出,直立地表傲视万物而为地球的主宰,不仅赖于其聪明,更赖于其创建了一套保护自身的道德体系。正是有了道德体系的规范,在“老吾老以及…  相似文献   

8.
唐宝民 《党建文汇》2010,(12):21-21
1911年被众多纽约人目击的大火唤醒了纽约的良心,也震动了全美国,并且引发了后来一连串的社会变革。三角内衣厂的这场大火被称为“改变了美国的大火灾”。  相似文献   

9.
牛静 《世纪桥》2011,(17):47+49-47,49
卢梭与托尔斯泰都注重发掘人的自然本性和善良的情感,他们都信奉"内心的宗教",也就是良心。卢梭与托尔斯泰都认为良心是人的最好的、最正确的指南,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正义和道德的原则。在他们的眼中,善恶的概念是鲜明而持久的,他们都追求一种至善的、不受人为形成的历史世界观制约的道德并赋予道德以生动的实际意义。但是二者又有所区别,本节通过对卢梭与托尔斯泰的良心观的比较,目的是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他们所谓的自然人性的核心内涵及恒在属性。  相似文献   

10.
天是谁     
秋末 《学习导报》2013,(14):29-29
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意思是:别以为你做的事神不知鬼不觉,天老爷看着呐。这话说了多少年了,但是,你清楚吗,天是谁?考证下来,天有三,有三重天:一重天,道德之天。有话叫天地良心,还有说法叫天良。良心是天,什么是良心?良心就是良知,就是道德,由好知与好德组成。  相似文献   

11.
玉良 《前线》1993,(20)
忘了是谁说的,“人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会思维,有一套判断、推理的科学方法”。这话自然极有道理,人而无思维,大抵是植物人与痴呆者之类,已不属于正常人的范畴了。然而,有了思维就万事大吉了么?未必。有思维而反常,行为怪诞,言语荒唐,便是神经出了毛病,于是也就出了悖理的判断、可笑的推理。如此思维,姑名之曰:病态思维。  相似文献   

12.
做官先做人     
做官先做人,做人要讲良心。良心是什么?我一次一次地问。良心是心吗?能听得见它的跳动、能感觉到它的波动吗?良心其实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马克思说过:“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良心是指人们对是非善恶的内心的正确认识。它的主体就是一定社会规范的外在要求经过人们内心沉淀而形成的潜在的言行规则,比如赡养父母,对老人要尊重,对朋友要诚实等。良心是我们每一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告诫我们多做有益于大众的好事,不做坏事。做人要讲良心。做人讲良心,就是要用宽容来安…  相似文献   

13.
华山 《廉政瞭望》2009,(2):8-10
本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本应守望社会良心和正义,可真真假假的记者让善良的人们感到迷茫:一些真记者怎么也敲诈勒索作奸犯科就像假记者,那些假记者怎么也被人当成真记者能领到“封口费”?  相似文献   

14.
良心与贪心     
王建 《实践》2005,(9):48
何谓“良心”?哲学家康德解释 说:“良心意味着一个无法向他隐瞒 任何事情的知情者蕴藏在我的自我 意识中。”这个“我”中之“他”,正是 伦理学中的“良心”,对“我”无秘不 晓,且时时处处事事监督着“我”的 言行。 何谓“贪心”?作家肖军比喻说: “贪心是潜伏在阴暗灵魂里的一条 蛇,当它张口的时候,一切都是它吞 噬的对象,且愈是吞噬得多,愈是饥 渴得恐慌,无止无休无厌,直至自我 爆炸。”中国有一句老话“贪心不足 蛇吞象”,大概可作“贪心”的注脚。 良心,作为一种道德现象,是人 们在行为过程中的社会责任感和自 我约束能力。一个凭良心办事的人, 必具有坦荡磊落的情怀和克制私欲  相似文献   

15.
道德基于人的意志自由。无任意则无自由,无限度也无自由,道德只能作为任意的限度而存在。作为任意的限度,道德才是一种现实的自由,实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作为任意限度的道德表现为善恶、良心、正义和幸福。善恶是人与人最一般关系的性质,良心是人与人最一般关系的性质表现为个体的观念,正义是人和人最一般关系的性质表现为社会制度的性质,幸福则是良心和正义的有机统一。它们成为道德存在的四种基本样式。在此基础上,道德作为一种理论形态的存在,是人经过理论反思形成的系统化知识,构成德性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元伦理学三种基本的伦理学理论。  相似文献   

16.
高教发展与“好大狂”惯式思维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有思维的高级动物。人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无论是自觉或不自觉.无不遵循着某种思维模式。所不同的是,有些人思考是按照求新、求异、求特的方式进行,所以往往导致发明创造:而另一些人是追求“好大狂”.其结果必然滋生浮夸、冒进、瞎指挥和形式主义的歪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就是盲目追求“好大狂”造成的。它是国人惯式思维模式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7.
王秀娟 《探索》2007,(3):174-177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上世纪西方哲学家中最有个人魅力的人之一萨特,曾经影响一代中国人的思维,被誉为“20世纪人类的良心”;这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远去,而是像那陈年佳酿,愈益散发出耐人寻味的芳香。再读萨特,其与马克思思想火花的碰撞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的日趋多样化,人们的活动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使人们头脑中深层次的思想观念和认识问题开始凸显出来,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首先,理想和信念决定着人们的前进方向和精神状态。人是一种有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的动物,他不会也不可能像其他动物那样只会追求自己本能的满足。人在社会中生活,既需要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9.
1.我说这位大哥,我又不是草船,你的贱用不着总往我这发!2.如果我的人生是一部电影,你就是那弹出来的广告!3.世界上有三种人:一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二是良心没被狗吃了的人,三是良心连狗都不吃的人。  相似文献   

20.
一、解放思想是实现正确认识的主观前提实践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实践作为客观的物质活动,离不开思想的指导。人在认识活动中,认识水平、认识能力、实践经验、心理素质、情感因素等主观因素和所处时代、环境、认识手段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陈旧落后也就相伴而生,束缚、阻碍着认识的发展。人们要获得正确的认识首先就必须克服这些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阻碍和影响,完成认识过程赋予解放思想的任务。解放思想,就其实质来说,就是要解决以上主客观因素和条件的影响,消除主客体间的屏障。如邓小平指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