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静 《今日民族》2011,(7):55-56
民族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财富,而守望这份宝贵的财富是云南民族博物馆永恒的使命。近年来,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有些民族文化已濒临灭绝。为了更好地履行民族博物馆的职责,抢救、保护和传承那些优秀的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加快云南文化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云南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民族文化博物馆"。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构建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和谐的民族大家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历史文化。云南少数民族绘画典籍是各民族人民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目前发现的云南省少数民族绘画典籍有数千册(卷),以彝族、纳西族、傣  相似文献   

3.
蒋晖 《今日民族》2013,(7):52-53
非物质文化是一个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社区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云南是边疆民族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但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面临现代社会强势文化的冲击,本土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剧烈变化,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受到严重威胁,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面对当前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历史契机,社会各界需大力支持在云南用先进的理念,建立云南文化传习学校,以职业教育的方式推进云南非遗保护及其文化传习,推进云南非遗科学、有序、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是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建设的基础是丰厚的云南各民族文化,前提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云南民族博物馆作为系统展现我省各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场所,对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一、民族博物馆收藏的民族文物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特殊文化遗产。它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流传于近现代,是各民族不同时代在社会生产、社会制度、社会生活的直观反映,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毫无疑问构成了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辛其马 《创造》2013,(5):62-63
众所周知,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变了,文化随之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地映照着时代社会的特征。世上没有不变的文化,只是变化的程度和形式不同而已。就文化的比较而言,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摆脱其它文化的影响而孤立存在,任何一种文化都只有在吸收、整合其他文化优秀成果的过程中才能求得自身的持续发展。以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变化为例,我们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各民族文化的日益融合,新一代民族年  相似文献   

6.
杨丹尧 《创造》2021,39(1):61-70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创造出属于本民族独特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具有独特而浓郁民族色彩的少数民族文物,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标签,还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博物馆事业提供了丰富的文物资源。为此,从我国多民族的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兴建民族博物馆。这不仅有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有利于建立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体系。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肯定各个少数民族博物馆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在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中,我们应当把发展农村牧区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建设工程,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不断满足各民族农牧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农村牧区的文明程度。在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中发展农村牧区少数民族文化,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抢救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随着时代更迭,许多民族文化沉积于历史当中。几十年来,在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变迁中,民族文化已经改变了历史上自然的、渐进的发展进程,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越来越大,许多珍贵的民族文化消失和正濒临…  相似文献   

8.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刍议──以怒江峡谷诸民族为例李子贤编者按: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已开始了社会、文化转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实现...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化: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化是一个民族对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体系,它包括民族文化体系中所有与自然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内容,诸如这个民族的宇宙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生活在云南这块土地上的几乎所有少数民族,都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形成人与自然共生互利、和谐相处的良性互动关系,为云南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云南的藏族便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云南少数民族法文化可分为无文字记载的固有法和有文字记载的固有法。民族法对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起着很大的控制、规范、调整作用。社会主义法文化是云南少数民族法认同和变迁的主导。由于历史和社会形态等因素,少数民族传统法文化仍存在着并发挥作用,与社会主义法律产生一些矛盾。少数民族固有法文化对社会主义法文化的认同既需要一定的磨合时期,也需要对本民族法文化中的非认同部分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新的法律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新年前夕,由云南民族博物馆承担设计布展的独龙族博物馆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开馆并进行了一期陈展,2016年10月又完成了二期陈展。笔者有幸参加了陈展全程,现做简要记述,以期对单一民族博物馆的展示有所借鉴。展览缘起博物馆浓缩了人类历史、文化的精华,是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各个方面的缩影。建设少数民族博物馆,可以更好地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少  相似文献   

12.
木桢 《今日民族》2009,(12):24-25
民族服装服饰是云南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全省少数民族人口达1500多万人。云南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服装服饰文化,各民族服装服饰千姿百态,特色鲜明,服装服饰文化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3.
毕芃 《今日民族》2021,(2):25-27
云南是民族大省,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作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要积极加以支持和发展"的重要指示。"十三五"期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云南的"三个定位"要求,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强省步伐,推动云南文化繁荣发展,发展民族特色旅游文化产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确立,建立专门的民族博物馆,集中展示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成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迫切要求,也摆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早在五十年代,有关专家就呼吁建立中国民族博物馆。1955年4月30日,周恩来总理在昆明观看了《云南少数民族文物展览》后指出:“要深入民族地区做调查征集工作;要研究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形态;要反映少数民族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取得的成就,还要通过文物工作研究云南与中原地区的关系和与东南亚邻国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1955年,周总理还指示中共中央统战部着手进行中国民族…  相似文献   

15.
云南全省有52种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达1400多万,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并有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云南各民族总的呈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全省没有一个县是单一民族县。解放前,云南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其社会形态分别处于封建地主制、农奴制、奴隶制和原始社会制末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些学者将云南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形容为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活化石,其中独龙、怒、佤、傈僳、景颇、布朗、基诺等几个民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广大少数民族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疾病、土匪、毒品、贫穷肆虐,加之历代…  相似文献   

16.
好听好看     
《云南民族服饰》 可以说,这是一本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图典。本书资料绝大多数都来自大批专业人士的田野考察工作,而不同于博物馆的展品那样与环境隔离。全书真实再现了云南26个民族的服装服饰风格以及同一民族不同服饰的类型,并详细记录了原料与加工、服饰与民族文化的互容互补关系,是迄今为止较为系统,图文并茂,全面反映云南民族服饰的图书。 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联合出版。《云南节祭》 少数民族的节日庆典,宗教礼仪,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往往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常常就是通过这些活动来了解一个民族…  相似文献   

17.
课题组 《思想战线》2001,27(4):89-92
云南佛教文化具有多民族性的特点.佛教最初传入云南的地区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接受了佛教的影响,同时又在其中注入本民族的文化要素,使之呈现出多种文化交融的特点.云南佛教文化的多民族性特点不仅反映为文化的多样性,而且还表现为文化的一体性,这折射出云南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揭示出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云南民族文物保护:与时间赛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9月,由云南省民委主办,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省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承办的《人类的记忆——云南民族古籍文化遗产展》在滇池之滨的云南民族博物馆展出。这是迄今云南民族古籍文化遗产方面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的展示。除表意的实物外,一件件以古老文字记录并印证了云南少数民族历史和发展进程的古籍,散发出醉人甚至神秘的气息,让人不禁感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如此多姿多彩。原定于今年5月就结束的展览,因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反响,主办单位作出了延期闭展的决定,让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展览得以延续。云南民族博物馆谢沫华馆长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9.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伟大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26个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特的风情。追溯到漫漫的历史长河,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区,无不积淀着丰富的历史遗迹、遗物和文化宝藏。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文物和文化遗产,凝聚着我们祖先辛勤的劳动和卓越的智慧,展示了我国各民族勤劳、勇敢、智慧、团结和创造精神。云南民族博物馆正是通过对这些宝贵财富的收集、整理、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来传播历史和文化知识,对观众进行社会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发人们的爱…  相似文献   

20.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与文化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概括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特点的基础上,描述和分析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对民族传统道德、传统宗教、传统艺术以及在族际文化交往方面的解释功能,进而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