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郭凯 《南风窗》2014,(5):7-7
<正>讨论凯恩斯资本主义模型的前提,是认可凯恩斯的理论模型确实在一定的历史和要素条件下,比较有效地解决了资本主义经济有效需求不足、资本积累相对过剩的问题。资本主义走到今天,它暴露出的主要困境,仍然在于需求方面。但现今,简单利用凯恩斯的模型已难以奏效。  相似文献   

2.
充分就业引起工资上涨是造成经济衰退或经济危机的首要原因,这就是所谓的"利润挤压论"。这显然违背了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马克思认为,仅仅在非常特殊的环境下才会出现"短暂"的工资挤压利润现象,而且资本家可通过"增加需求"来提高商品价格,因此"利润挤压论"是虚假的;工人为了更高水平的工资而时刻进行阶级斗争,是明智的行为,是实现阶级过渡的前奏。卡莱茨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基因,并结合对法国"百隆实验"的评估坚决驳斥了"利润挤压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阶级过渡的社会主义策略。  相似文献   

3.
郭凯 《南风窗》2014,(17):11-11
<正>凯恩斯在《通论》的结尾提到过,最危险的是思想。那么这种危险性的作用是怎么发生的?当思想还有争论时,往往并不危险。危险的是,某一种思想垄断以后,对未成年人从开始认知世界与自身时就进行的灌输,让所有人成年后自然而然受其控制,不去怀疑。这之后,社会再进步的过程很痛苦,但是经济生产方式和信  相似文献   

4.
2012年,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Robert Skidelsky)与其儿子爱德华合著的《多少是够?金钱与幸福生活》(How Much is Enough?Money and the Good Life)一书引起了较大反响。为此,卡耐基基金会公共事务项目主任迈耶斯(JoanneJ.Myers)邀请两位作者进行访谈,介绍该书的主要思想。该书讨论的问题源于凯恩斯1930年发表的名篇《我们后代的经济前景》,再次探讨了人们在解决物质匮乏问题之后如何生活才有意义的问题。该书在西方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体现了西方理论界在金融和经济危机之后某种意义上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6,(26)
正《红楼梦》大概是中国文学作品中受到不同评价最多的一部书了,鲁迅作了很精辟的归纳:"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密事。"这种现象在对凯恩斯及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的评价方面也能看到。80年来围绕《通论》的评价汗牛充栋,由于各人视角不同,很多观点大相径庭,更各取所需。凯恩斯从不反对市场经济制度一个月前的11月9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7年10月8日美国http://mrzine.org网站刊登了詹姆斯.M.塞弗题为《从军事凯恩斯主义到全球新自由主义的军国主义》的文章,分析了美国军事支出对美国经济的重大作用,认为战后以来军事开支已构成美国政治经济结构的重要部分,冷战时期这主要表现为军事凯恩斯主义形式,冷战结束后  相似文献   

7.
田媛 《工会博览》2009,(5):40-40
论述了从重商主义开始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新凯恩斯主义等各时期学术界主流经济理论中有关货币经济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美刊《批判社会学》2004年10月号刊登了加拿大约克大学杰夫·尚茨题为《激进生态学与阶级斗争:一种再思考》的文章。该文讨论了新社会运动和各种激进生态理论,指出了那些可能会在激进生态学和产业工人的联结上设置障碍的看法,并强调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使激进生态学理论化,从而找到克服这些障碍的途径。为此,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与绿色工团主义(即把激进工会主义和生态学结合起来的观点)一样都是特别有帮助的。现将文章内容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9.
西方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产生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占据了国际关系理论的主流地位的是:以肯尼斯·华尔兹(Kenneth Waltz)的《国际政治理论》(1979)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与以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Keohane)《霸权之后》(1984)为代表的新自由制度主义。这两派在发展中从最初的互相大争论转为了从理论框架到研究层次多方面的趋同。九十年代以来,出  相似文献   

10.
美刊《每月评论》2005年3月号刊登了约翰·B.福斯特题为《理性资本主义的终结》的文章,认为凯恩斯和熊彼特在20世纪倡导的理性资本主义概念,即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理性的调节最终摆脱危机的观点经不起历史的检验:资本主义固有的危机趋势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表现为停滞趋势,这种趋势导致资本主义从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日益回归其野蛮主义的本来面貌。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1.
孟斌  毛艳艳 《法制博览》2022,(15):74-76
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第二款确立了违约方申请合同解除的权利,但在该项权利的性质及司法适用路径上存在一定困境及争议."不完全的合同解除权"说可解决前人理论未能解决的困境,更符合司法实践需求.以此为基础,违约方申请合同解除的司法适用应采纳不完全的合同解除权理论,注意合同解除权的限制条件,逐步淡化《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  相似文献   

12.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哈佛国际评论》2003年春季号上发表了《对付债务——如何改革全球金融体制》一文,指出当前美国主导的全球金融体制严重不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新的扩张,并提出了其基于凯恩斯主义的改革全球金融体制的新构想。以下是该文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国际展望》2012,(4):142
本刊注释一律采用脚注,编号为带圈的阿拉伯数字(即①、②……),每页重新编号。下面是引文注释的规范格式和部分实例,供参考。(一)来自图书的引文(1)著作顺序:责任者.著作名.出版者.出版年.页码资中筠:《国际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04页。[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上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财经大学毕业的青年,分配到一个山沟沟工厂。工厂以她学的是政治经济学专业为由,要她到中学教书。她不愿当老师,便在车间一呆两年.整日与锉刀榔头打交道。笔者去该厂出差。偶然结识,给她出了一个主意。于是她写了篇论文,题目是“论我厂产品开发的战略问题”,请厂长指正。那厂长是学机械制造的。文中的凯恩斯、李嘉图、系统论、控制论之类,再加上图表公式堆砌,  相似文献   

15.
通常,经济学家总希望自己的理论能被执政者理解和采纳,执政者则渴望经济学家制订的种种发展战略真能帮助自己的治更大。按理说,既有双方的诚挚愿望,便应有双方的友好合作。美国总统罗斯福与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是在这种愿望下会见的。不少研究罗斯福的“新政”的人认为这是凯恩斯更大论的实践,凯恩斯本人也这么理解。因此,他在1933年就给出罗斯福写了一封信,字名热得灼人: “您已经使您自己成为各国有志于在现行社会制度的框框内进行合理的实验以改正我们所面临的弊端的受托人……而我们将以您好就职的那一天作为经济新纪元的第一页。”  相似文献   

16.
当下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陷入低谷。困境突出表现在"内忧外患"两方面:"内忧"主要指《巴黎协定》如何落地为可操作的规则;"外患"则是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但"退而不走"。在这样的情况下,全球气候治理何去何从,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是当下尤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读者     
《南风窗》2008,(8):10-10
如何谈公平? (2008年第7期《2008,公平中国》)在西方经济学界,关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有三种观点:新自由主义右翼经济学家主张效率优先;萨米尔森、著有《公平与效率》一书的美国经济学家奥肯等人则主张兼顾;而新老凯恩斯主义者则不赞成效率优先,主张在保持效率基础上,同时重视公平。如美国中间派经济学家奥肯,他有一句名言:"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性,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奥肯用来衡量经济上是不是公平,分配上是不是公平的方法是收入分配上常用的五等份法和  相似文献   

18.
美刊《每月评论》2010年10月号刊登了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题为《积累的金融化》的文章,认为资本主义已经金融化,这表现在:(1)金融利润在总利润中的比例越来越大;(2)相比于GDP,债务越来越多;(3)金融、保险、房地产部门(FIRE部门)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4)出现各种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摘译自《发展的困境:中国的土地改革与制度变化》(Developmental Dilemmas:Land Reform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China,edited by Peter Ho,London:Routledge,2005)一书的第一章《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所有权和土地问题———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借鉴意义》。作者丹尼尔.W.布  相似文献   

20.
寰球眼     
《南风窗》2008,(20):9-9
津巴布韦朝野和解分权9月15日,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与"民革运"主流派领导人茨万吉拉伊和"民革运"温和少数派领导人穆坦巴拉在津首都哈拉雷签署了4天前谈妥的朝野分权协议。出席签字仪式的还有非盟轮值主席基奎特和南非总统姆贝基等人。根据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