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从生成论的角度分析,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形成有着其自身的生成机理,导致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形成的内在机理在于农村地区不断提升的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不仅帮助农村居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为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提供了时间保障,也为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形成提供了经济保障;就外在影响因素而言,导致农村居民文化需求形成并不断高涨的因素主要是城市文化生活引导所形成的特定社会心理与国家政策的推动作用。内在刺激与外在引导因素的结合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生成机理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消费问题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谨 《前沿》2009,(7):161-166
文化消费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商品消费,提高农村文化消费力,加强农村文化的硬软件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新型农民。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必要举措。本文以广州市为例,概括了新时期农村文化消费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形成农村文化消费特点的主要原因,进而探讨了繁荣农村文化市场,满足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胡静娴 《青年论坛》2010,(1):110-113
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特点作了分析。现在农村居民的消费仍主要集中为吃穿用消费,农民将收入用于文教消费的自发性和积极性较弱。目前国家为拉动农村消费需求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是必要的,但这些举措需要与更有力的政策相配合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面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偏低、结构落后的状况,国家出台了"家电下乡"等一系列直接促进农民消费的政策。同时,长期以来实施的其他各种"三农"财税政策也能够间接影响消费。基于协整理论的实证研究表明:提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政策在任何时期里都能显著促进其消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及农业税取消的政策从长期来看对带动消费有较大正向作用,但短期内的影响不显著,财政支农支出政策则与之相反。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调整"三农"财政支出结构、减轻农民的基本税负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5.
刘晓红 《中国发展》2011,11(3):46-52
该文以2003-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为基础,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并借助于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2-2009年中国农村居民各项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基本需求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与纯收入之间确实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农村低收入户尚未满足基本需求,需要社会救济,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且农村居民在满足基本需求后,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比例在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6.
自1998年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以来,新疆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但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究其原因,突出表现在农村有效需求不足,消费需求增长乏力。促进新疆农村居民消费,及时把握农村消费形势,采取有针对性地刺激消费的政策,对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繁荣,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立和谐社会和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描述了我国农村居民居住消费现状,然后以2003~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为基础,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并借助于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2~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预算份额、需求收入弹性、基本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居住消费支出与人均年纯收入之间高度相关;农村居民居住边际消费倾向在这8年间一直稳居第二位,且呈U型;农村居民居住的边际预算份额呈U型,说明居住将是农村居民未来的消费热点;农村居民居住需求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表现出必需品的特性,且呈折线式下降趋势,说明农村居民对居住的需求具有刚性;农村低收入户尚未满足居住基本需求支出,需要社会救济。最后,文章提出了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要树立科学合理的居住消费观念、加强农村居民居住配套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居民居住消费信贷、保障农村居民居住的基本权益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郑小兰 《求索》2010,(9):63-65
我国居民消费比重占GDP构成中6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农村消费比重明显不足。而我国农村居民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的57%,而农村消费却仅占全国总消费的35%左右。所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需要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本文选取浙江省农村调查数据,并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水平、农户家庭结构以及农村外部市场环境三个方面对农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根据实证结果,从制度和市场层面提出了提高农村消费需求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能否得到切实满足以及农村社会发展的和谐与稳定。目前,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短板,供给侧与需求侧相脱节、供给主体与需求结构相背离、供给方式与需求广度相冲突、供给形式与需求方式相矛盾等问题凸显。破解农村公共文化供需矛盾,应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改革的切入点,构建人民群众真实的文化需求矩阵,对症下药;协调多方供给主体,明确分工;利用大数据思维优化线下供给,创新线上供给;创新供给形式,实现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0.
张杨 《传承》2012,(11):74-75,77
当物质消费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以后,对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会日益增加。文化消费对于人力资本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生产决定消费,文化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取决于文化生产的水平。因此,随着农村文化生产条件的成熟,着力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刘明 《中国发展》2011,11(3):41-45
该文根据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几类消费理论,在近年来宏观经济数据的基础上构建能够反映出中国农村消费状况的经济模型,寻找影响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分析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探求解决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村市场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开拓对象.从总体上看,浙江农村的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值得期待.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浙江农村有常住户8895万户,如果某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全省就有8.89万台(件)的新增需求;如果全省平均每年有2%的农户新建住房(近5年平均为2.3%),全省就有17.8万户建房户;如果全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按1997-2006年平均递增7.3%的速度计算,将每年增加120亿元以上的社会消费需求;如果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达到2006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则可增加2400亿元以上的社会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3.
文化消费之于农村居民个体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当下,推进农村文化消费更具特殊意义,它直接关系到农村消费的梯次升级,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顺利转变。但从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文化消费虽已取得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消费支出占比过低、城乡差距过大、消费层次不高等。在新常态下,有效推进农村文化消费,亟需进行路径创新,而强化政府干预则是应然之举。强化政府干预以推进农村文化消费,要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治理农村文化消费环境,加强农村文化消费引导。  相似文献   

14.
邬德政 《求索》2008,(7):29-31
本文从农村居民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性,及消费习惯等因素出发,分析农村居民谨慎性消费动机的形成机理,然后在预防性储蓄理论框架下,采用动态建模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包含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以及消费习惯等影响因素的农村居民消费函数误差修正模型,并利用《中国农村住户统计年鉴》的数据(2000-2006年)所组成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了农村居民谨慎性消费动机的强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袁绍光 《前进》2006,(1):50-51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其中,就新形势下农村文化发展的目标,概括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小康文化,就是与小康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呈现初步繁荣局面的、基本满足农民群众精神需求的先进文化形态。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小康文化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面广量大,任务繁重,需要国家、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在发展小康文化的过程中,还必须结合农村的实际,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同时,要根据农民的自身特点和农村的文化基础,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只有从国家政策、文化产业、文化机制以及农民的创造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精神文化消费的误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精神文化消费的误区与对策况永勇农村精神文化消费是农民日常生活消费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它满足了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陶冶人的情操,调节人们的行为;同时也是塑造人、培养人的重要手段。正确的精神文化消费是农村社会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7.
在进一步扩大内需的过程中,如何确定扩大农村内需的政策定位,直接关系到农村发展和扩大国内消费的政策取向。时下有一种说法,叫做"扩大国内需求,潜力最大的在农村"。初看起来,这种判断是正确的。比如在彩电、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照相机等千元级耐用消费  相似文献   

18.
百家论萃     
消费需求扩张的难点与对策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通过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张,逐步实现增长动力由投资驱动向消费拉动转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从我国现实情况看,消费需求的扩张还存在着不少的难点:一。居民收入水平低。二、消费惯性强。三、储蓄倾向高。四、可调控性差。以上种种难点,严重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张。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双向调整收入分配。第二,正确选择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扩张的突破口,快速启动农村家电市场。第三,正确选择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扩张的着力点,推行“一揽子到位改革”政策。第四,建立信用消费…  相似文献   

19.
农村居民是农村文化的消费主体,文化企业是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提升农村文化消费水平要推动二者良性互动。培育农村文化消费市场要坚持统筹发展,合理分配文化资源;坚持多样化发展,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20.
论农村市场的基本消费格局及其进一步开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经济运行到 1998年 ,全面出现了总供给过剩的状态。总需求不足 ,特别是农村市场萎缩 ,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拉动消费的政策和措施 ,但其政策效应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主要从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市场的基本消费格局入手 ,探讨制约农村消费需求的相关变量 ,从而揭示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