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胡静娴 《青年论坛》2010,(1):110-113
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特点作了分析。现在农村居民的消费仍主要集中为吃穿用消费,农民将收入用于文教消费的自发性和积极性较弱。目前国家为拉动农村消费需求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是必要的,但这些举措需要与更有力的政策相配合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邬德政 《求索》2008,(7):29-31
本文从农村居民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性,及消费习惯等因素出发,分析农村居民谨慎性消费动机的形成机理,然后在预防性储蓄理论框架下,采用动态建模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包含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以及消费习惯等影响因素的农村居民消费函数误差修正模型,并利用《中国农村住户统计年鉴》的数据(2000-2006年)所组成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了农村居民谨慎性消费动机的强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唐琼 《湖湘论坛》2015,28(2):62-67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未来五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联将有所变化:消费结构逐步优化、消费内容逐步丰富、消费观念逐步更新。因此,为推动农村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应进一步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创新农村消费信贷业务。  相似文献   

4.
刘晓红 《中国发展》2011,11(3):46-52
该文以2003-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为基础,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并借助于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2-2009年中国农村居民各项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基本需求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与纯收入之间确实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农村低收入户尚未满足基本需求,需要社会救济,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且农村居民在满足基本需求后,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比例在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描述了我国农村居民居住消费现状,然后以2003~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为基础,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并借助于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2~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预算份额、需求收入弹性、基本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居住消费支出与人均年纯收入之间高度相关;农村居民居住边际消费倾向在这8年间一直稳居第二位,且呈U型;农村居民居住的边际预算份额呈U型,说明居住将是农村居民未来的消费热点;农村居民居住需求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表现出必需品的特性,且呈折线式下降趋势,说明农村居民对居住的需求具有刚性;农村低收入户尚未满足居住基本需求支出,需要社会救济。最后,文章提出了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要树立科学合理的居住消费观念、加强农村居民居住配套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居民居住消费信贷、保障农村居民居住的基本权益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剑 《青年论坛》2002,(3):77-79
改革开放以来 ,山东省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农村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消费关系日益复杂。本文通过城乡间、省市间以及地区间农村居民消费状况的对比分析 ,来正确评价目前山东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启动农村消费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7.
苏海新 《传承》2011,(20):80-81
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转变,促使其文化消费成为农村显性的、现实的需求。国家政策为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奠定理念基础、产业基础、物质基础、智力基础,国家采取"文化下乡"、文化传承人等一系列保护传统文化资源的政策以及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来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因此就必须完善国家政策在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满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康》2009,(3):16-19
2009年2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主要从民众消费观念状况、民众对消费满意度、中国消费环境状况、中国消费政策和中国消费结构等五个方面来对我国"消费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消费小康指数为74.7分,比上年度72.8分增加1.9分。其中,民众消费观念状况、民众对消费满意度、中国消费环境状况、中国消费政策和中国消费结构指数分别为64.5、74.0、67.2、88.6、72.3分,比上年分别增加2.2、1.8、1.9、2.2、1.2分。  相似文献   

9.
从生成论的角度分析,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形成有着其自身的生成机理,导致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形成的内在机理在于农村地区不断提升的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不仅帮助农村居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为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提供了时间保障,也为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形成提供了经济保障;就外在影响因素而言,导致农村居民文化需求形成并不断高涨的因素主要是城市文化生活引导所形成的特定社会心理与国家政策的推动作用。内在刺激与外在引导因素的结合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生成机理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2,(2):64-65
2012年1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从民众消费观念状况、民众对消费满意度、中国消费环境状况、中国消费政策和中国消费结构等五个方面来对我国"消费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监测数据,得出中国消费小康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内需疲软难题,研究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对消费的影响,有利于为我国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文章通过使用1980-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和人均养老保险支出等数据,基于Feldstein生命周期假说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养老保险支出每增加1%,消费就会增加0.5%,说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对消费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增加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可以扩大消费。  相似文献   

12.
《人权》2018,(4)
As one of the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systems for rural residents, legal aid is an important well-being project. It provides legal assistance to the rural population with regard to every asp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and reflects the care and assistance given to rural residents.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nsure the equal realization of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rural residents, and it is also a powerful measure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After more than 20 years of growth, China's rural legal aid work has achieved gratifying result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outstanding problems such as unbalanced supply and demand, narrow scope, and tight funding. Therefore, we should build on the practice of rural legal aid to expand the number of aid team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egal aid, broaden the scope of aid, and provide financial support so that rural legal aid can be truly visible, accessible, affordable and well performed.  相似文献   

13.
面对我国目前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市场疲软的情况 ,国家采取了多种扩大内需的措施和对策 ,促进消费需求。当前 ,研究消费热点形成的障碍及消费热点产生的形式和特点 ,把握城镇居民消费热点的形成 ,对启动消费、扩大消费需求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发展经济,开拓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与保障农村消费者的权益应该同步进行。我国对农村消费者的保护是一个薄弱环节,大多数农村消费者安全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应从法律的角度,通过提高农民消费者素质;采取专门措施;设立维权机构;建立消费者组织;加强舆论监督等措施,来保障农村的消费安全。  相似文献   

15.
Chun Wing Tse 《当代中国》2016,25(100):579-595
Using data from a 2011 national household survey,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factors shaping urban residents’ prejudice toward rural-to-urban migrants and the impacts of prejudice on rural migrants’ integration into urban communities. The author addresses the endogeneity of the prejudice variable by employing an instrumental variabl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rban residents with higher education and household income report stronger prejudice. Also, urban residents with urban hukou at birth are more prejudiced toward rural migrants. Given that hukou status at birth is tied to parental hukou status, this result implies that prejudice can be transferred across generations. With regards to rural migrants’ integration into urban communities, high levels of prejudice in one’s current county of residence reduces perceived social standing of rural migrants and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livelihood problems they encounter. The author also conducts a falsification test, which provides support that the effect of urban residents’ prejudice on rural migrants’ integration is causal.  相似文献   

16.
贵州是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长期以来人们思想封闭、观念落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居民消费已经转型升级,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温饱型向健康型转变,这种转变带来了居民消费革命、市场革命,继而带来农村产业革命。在贵州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解放思想,对传统产业进行革命,培育发展新型经济,深挖民族特色文化,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文旅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源泉,同时还要注重乡村振兴的多样性、主体性、文化性,确保振兴后乡村的特色,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7.
毛梁瑶  时磊 《中国发展》2012,12(3):82-86
利用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发展是“苏州模式”的重要贡献,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激发了国内地区间招商引资竞赛,但该文认为,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可能是居民消费不足的形成原因。通过对苏州地区经济发展历程和现状中居民消费支出与其他地区比较,我们发现苏州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对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比重明显偏低,这可能说明苏州的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发展可能导致居民消费不足从而影响国内需求的扩展。最后该文分析了这种经济发展困境产生的原因,认为地方政府的引资政策偏向可能是比较重要的诱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层政府信任与城乡社区居民的选举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居(村)委会选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自上而下由政府强力推动的过程,其中街道办(乡镇政府)所起的作用往往至关重要。本文以南京市城乡若干社区的实证调查为研究个案,对居民参与社区居(村)委会选举的现状进行解析和反思,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深入探讨居民对街道办(乡镇政府)的信任度对社区居(村)委会选举究竟有多大以及何种程度的影响。最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与反思,阐明提升居民对街道办(乡镇政府)的信任度,从而推动社区居(村)委会选举与居民自治精神发展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