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保证公共服务正确的伦理价值取向,有效发挥公共服务伦理评价的效能,需要建立健全的伦理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以完善的制度为支撑,需要依靠严谨的组织工作来确保公共服务伦理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存在着总量上不足与结构性失衡的双重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既有现行的政府垄断供给公共体育服务模式下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缺乏公共服务的理念以及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科学评价机制的缺失,还包括在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活动中市场和社会力量的薄弱。因而提出以制度创新来突破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困境,具体策略包括:创新管理理念,树立以公众为本的公共服务理念;改革体育管理体制,构建公共体育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完善决策机制,使公共体育服务决策有效回应公众的需求;创新评价机制,以绩效评估促进公共体育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3.
危机管理对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施政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地方政府应该以公共危机管理和治理理论为指导,以中央政策为依据,以服务和改善民生为基础,从信息预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建立和完善多种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等方面优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机制,才能更好地克服危机,保持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为构建完善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襄阳市从进一步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构建公共法律服务科学化考评、监管机制和构建公共法律服务常态化保障机制等方面予以完善,以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满足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要,为法治襄阳的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创建和开通了法律服务热线。为了进一步拓展"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有效回应市民各类法律诉求,自2013年4月1日起,襄阳市正式开通  相似文献   

5.
余仲华 《人事天地》2017,(10):16-19
正公共服务是对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的劳务或服务行为的总称。人才公共服务作为一种公益性的公共产品,必然以国家的人才强国战略和政府的系列人才基本政策为导向,以满足人才的社会需求为目标,利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为人才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基本的和均等化的公益性服务。从这个角度看,我国人才公共服务是我国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府各级人才工作部门及其人才公共  相似文献   

6.
在政府财力无法支撑广大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情形下,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减轻财政负担,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而且还可以通过财政资金引导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事业建设。本文探索和尝试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扶持奖励等方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根据现状结合实际,进行了制度的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制度既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完善公共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第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保障国家治理功能。社会保障体系功能的发挥,有赖于社会保障治理自身体系的完善。要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谋划社会保障治理体系建设,努力形成法治保障、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实施、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保障治理体系。第二,深化社会服务供给体制改革,提升社会服务效率和公平性。一是改革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构建体现社会服务技术人员特点的薪酬制度;二是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购买制度,建立竞争性公共资源配置机制;三是积极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努力开创社会服务社会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公共服务民营化是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取向,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逐步推行民营化的治理变革,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在城市公共服务的角色定位,完善服务监管体制,健全法律制度体系,努力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培育和发展社会公共组织,推动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多元主体合作供给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识。然而,当前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发育不充分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要障碍。以放权培育社会力量发展为抓手,运用系统思维,通过多层的制度机制建设,在宏观层面界定政府购买服务内容,在中观层面实施政府分级分类购买,在微观层面完善购买服务程序机制等相关制度规则设计,以多层次竞争格局培育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主体,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促进社会力量发展,还有助于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相似文献   

10.
近来西方兴起了以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为核心理念的政府治道变革,并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效,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正面临着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任和难题。本文以较具代表性的英国"灯塔地方政府计划"为例,从缘起、运作和绩效等方面分析了其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改革中的实施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供我国借鉴的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主要经验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政府应该创新公共管理,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是摆在国人面前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根据政府服务职能的定位,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应做到以顾客或市场为服务导向,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公共财政体制和制度及建立并优化公共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制度化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既能使政府转变职能,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又能提升社会组织能力,广泛参与公共事务,提高公众满意度。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中,制度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制度化,确保购买服务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可预期性。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中存在着缺乏购买服务的整体平台、一意见三目录不完整、定价方式的单一性与不合理性、评估机构专业性弱等问题。有必要通过建构统一的购买平台、制定一条例五目录、完善定价机制、建立和健全第三方评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化建设,促进政府体制改革,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性与公众满意度,增强购买服务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上世纪70年代末“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英国作为行政改革的先行者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价的经验,先后经历了从以最佳价值绩效指标为基础的“综合绩效评价”到后期以国家指标体系为基础的“综合区域评价”的模式变迁,而其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其评价的重要板块也在此框架下经历了不断的完善与重塑。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在政府绩效管理改革中借鉴和吸收了不少国外先进经验,但根植于不同的行政文化与传统,此种学习与移植中的观念曲解、制度异构和行为偏移也使得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探索呈现出迥异于英国的本土特征。相较于英国实践对于评价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兼顾,我国评价探索的政府本位、目标导向和供给(过程)偏好则使得评价应然的平衡走向了对于工具理性的过度倚重,应需以价值理性实现再平衡,真正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发挥应有的“工具-价值”双导效应。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上世纪70年代末"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英国作为行政改革的先行者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价的经验,先后经历了从以最佳价值绩效指标为基础的"综合绩效评价"到后期以国家指标体系为基础的"综合区域评价"的模式变迁,而其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其评价的重要板块也在此框架下经历了不断的完善与重塑。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在政府绩效管理改革中借鉴和吸收了不少国外先进经验,但根植于不同的行政文化与传统,此种学习与移植中的观念曲解、制度异构和行为偏移也使得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探索呈现出迥异于英国的本土特征。相较于英国实践对于评价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兼顾,我国评价探索的政府本位、目标导向和供给(过程)偏好则使得评价应然的平衡走向了对于工具理性的过度倚重,应需以价值理性实现再平衡,真正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发挥应有的"工具-价值"双导效应。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决定了其能否满足持续性的公共需求。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仍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与我国政府导向型信息收集制度、服务生产制度、财政制度、绩效评估制度有关,完善这些制度是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决定了其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是否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从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现状来看,还存在供给总量少、质量低下,分配不均等化的问题,这与我国现行的地方政存信息收集制度、服务生产制度、财政制度、公共绩效评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通过分析影响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制度因素,提出了完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路径选择,这对于提升我国地方政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重塑县级政府的服务理念,建立与完善政府激励机制,形成农村公共服务多中心的供给模式,在建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服务决策机制和以农村社会评价为主的绩效管理评估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以结果为导向的运行机制,以实现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为目标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建立有效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监督机制,最终建立和发展起具有西部特色的欠发达地区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8.
微政务标准化建设是推进政务服务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经历了以政务微博为依托的单一式发展、以"双微"联动为基础的制度性发展和以微政务为核心的矩阵式发展的阶段变迁后,微政务标准化建设的新命题需要以识别指标体系不完善、建设运维不规范、政民互动水平低、监督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为前提,从规划设计、制度保障、公共价值、职责体系等层面剖解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客观进路和主观进路。前者注重机制优化,试图通过完善指标体系、建构运维规则、整合政务平台和厘定权责体系夯实条件支撑,增进标准化建设的科学性;后者强调在技术指标设计、政府绩效评估和社会评价层面全维度融入满意度指标,增强标准化建设的"人民主体性"。通过主客观路径的融合,可以实现公共价值的最大化,进而提升微政务标准化建设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转型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开始从经济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将公共服务供给置于政府职能工作的中心,满足公众的公共服务需求,提升公共服务满意度。这样一个以公共服务满意度为核心的公共管理形态对传统的强调过程和产出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学术和实践问题是应如何看待公民对公共服务质量的感知和评价。本文围绕这一问题,以服务型政府建设,公民公共服务质量测评的相关文献为基础,探讨公民主观测评对服务型政府建设视域下的公共服务质量测评的重要性。以此为指导思想,本文以纳税服务为例,构建了一个以公民主观评价为核心的公共服务质量测评体系,并收集经验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这一框架进行了经验检验,对构建以公民主观测评为基础的公共服务绩效测评体系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的大背景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省域内也同样存在区域差异,而且这个区域差异会直接反映为农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区域差异。课题组通过对H省内不同区域农民的问卷调查表明,区域人均收入的差异,会直接表现为不同区域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文化设施项目的需求差异。所以,为了提高财政绩效,各级地方政府在提供具体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时,需要以区域农民需求为导向,用公共文化服务的差异化供给,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