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闵司长不抽烟,不喝酒,喝茶也只喝家乡的“午子仙毫”。闵司长每每看到家乡茶精美的外包装,就感叹,比过去漂亮多了,家乡的人也学会念生意经了,这是好事啊!A省的老陈出事了。闵司长知道这事时已是一个月后了。知道了也没有当回事,一是不知道出的是什么事,二是觉得平日里  相似文献   

2.
金韵 《检察风云》2008,(18):76-77
茶的故乡是中国,中国人喝茶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整套金银茶具、茶圣陆羽的(<茶经>、宋代建窑的免毫盏、明代供春的紫砂茶壶,乃至老舍先生的<茶馆>戏,都早已为人们所谙熟,以茶壶、茶碗为主的茶具也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用品,上自皇帝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此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组茶具,包括茶壶和茶碗,较为别致,颇富诗意.……  相似文献   

3.
刘鹏飞 《政府法制》2014,(23):24-24
宋太祖赵匡胤出身于军人世家,自小读书不多,在五代十国那个混乱的时期,投身军旅的赵匡胤觉得要干出一番事业建功立业出人头地,不读书,没学问是不行的,因此,一有机会就发奋读书,不像周世宗时期的一些武将,攻城略地之后就一门心思搜刮金银财宝,他呢,就喜欢搜罗书籍来读,经常手不释卷,“开卷有益”就出自他的口。  相似文献   

4.
我们喝茶去     
不经意地走在大街上,忽然发现周围生出许多喝茶的地方:茶馆、茶楼、茶坊、茶室……。写着“茶”字的红的灯笼、黄的旗帜,在“酒店”、“超市”、“发廊”、“歌舞厅”招牌的林立中垂挂、飘荡,显出一份独特与超然,为喧嚣的城市平添几许宁静和淡雅。 我一向没有喝茶的习惯。小时候见外公早早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相似文献   

5.
[案情]69岁老汉王某在茶馆与卖淫女朱某发生性关系时因心肌梗塞而猝死,茶馆老板娘肖某和卖淫女朱某因害怕公安机关追查其容留卖淫和卖淫行为,便与朱某的男友王某合谋不通知王某的家属直接弃尸。当晚趁夜深人静三人将王某的尸体装入环卫垃圾车内运至城边,弃入河内。  相似文献   

6.
杯子     
王局长喜欢喝茶,每天从早到晚,杯子不离手,几乎是一杯接着一杯地喝。 多年来,王局长喝茶用的杯子,一直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更新。就拿他现在用的这只不锈钢保温杯来说吧,不仅外形美观。光泽雪亮,而且保温性能极佳,盖子拧紧后,横放倒放,滴水不漏,用起来既卫生又方便。据说是一位什么老板从美国带回来送给他的,标价200美元。局里的张副局长、李副局长、赵老书记、老吴主任,也都有各种不同的不锈钢保温杯,但跟王局长的一比,无不相形见绌,黯然失色。王局长这只进口的高级杯子上,落下了多少敬羡的目光!  相似文献   

7.
高娓娓 《政府法制》2012,(12):30-31
美国号称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度,自由女神像是美国自由的标志,全世界人们涌到这里,就是为了追逐自由,当然还有幸福!但是真实情况又如何?就像人们常常比喻婚姻一样:鞋和脚的关系是否舒适,只有穿鞋的人自己知道。美国自不自由,不由得外人说了算,得由在这里生活的人来下结论。  相似文献   

8.
“虱多不痒”别解易木有句俗话说:“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其本意是指一个人欠的债大多了,又无力偿还,精神麻木了,也就不那么焦愁了。这就像一个人头上虱子大多,长期被咬,头皮变麻木了,也似乎“习惯”了,便不觉其痒了。值得一提的是,“虱多不痒”又成了另外一种...  相似文献   

9.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2):136-136
易小明在2005年3月的《书屋》中撰文介绍,在德国,收入多,交税多;收入少,交税少;富不傲穷,穷不妒富。大家相互尊重,相安生活,自然而然。由于德国的富有者不显山露水,招摇过市,所以说,他们像在衣锦夜行。而中国人的追求是衣锦还乡。如果有钱了,就非得让别人知道不可。否则,就像是白富了。富人不仅要衣冠楚楚,更要前呼后拥。在街上,一看那大腹便便、高昂着头,招摇过市者,十有八九就是个当官的或者是有钱人.  相似文献   

10.
王露露 《政府法制》2014,(36):38-38
荷兰人请客就像请来了大少爷二少奶奶,穿梭于屋里屋外,伺候宾客忙得不亦乐乎,所以他们轻易不请人吃饭. 你如果不凑巧在吃饭时间来到荷兰人家里,他们耐心地等你走了再做饭吃饭;如果你不知趣赖着不走,他们就用眼睛看你,直到把你看走了事。不是荷兰人小气,而是因为他们做的饭总是正好够吃。  相似文献   

11.
最近,身边的人都特别忙,不是在忙年底的活,都在忙着改各种密码。CSDN泄露门就像一个原子弹,爆发之后却在不断地裂变。就像一个朋友开玩笑说,CSDN那些程序员发现自己被扒光之后,统统将手中捏着的数据库给放出来了。这当然只是一个玩笑,但却也是一个现实。  相似文献   

12.
《检察风云》2013,(22):40-42
杨老师年长我们三十多岁,算是我们的父辈了。平时,杨老师对学生很好,就像父亲。虽然不像父亲那样体贴入微,但却能体会到那种长辈对晚辈的慈爱。杨老师热爱教书,站在讲台上他就处于百分之百的陶醉状态。杨老师上课很少提前下课,有时甚至需要我们提醒他,他才不太睛愿地宣布下课。  相似文献   

13.
成语新解     
[知书达理]仅知道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学会送礼; [度日如年]特指有些单位的日子,非常好过,每天像过年一样; [杯水车薪]形容有些人的工作,每天坐办公室喝茶,年底可以拿到买一辆车的工资;  相似文献   

14.
案情简介2005年10月25日,陈某与李某为争占一茶馆股份(名为入股茶馆分红实为收取保护费)产生纠纷。于是,陈某通知张某邀约人手到茶馆楼下等侯他命令。张某按陈某指示邀约了十多  相似文献   

15.
张心阳 《政府法制》2012,(15):16-16
一位从利比亚采访归来的女记者谈感受,她说,一个国家,个人的挂像越多,这个国家越危险。在利比亚,无处不悬挂着卡扎菲像,人们一集会就举着他的画像。现如今,这个到处悬挂个人画像的政权,已经消亡了.  相似文献   

16.
邵志强 《中国监察》2009,(10):61-61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漫长的旅行,不可能一路顺风,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岖坎坷和风雨泥泞。  相似文献   

17.
在成都待久一些日子才会体会到成都的人文天性。有一支童谣唱的是“胖娃胖嘟嘟,骑马到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骑白马。白马高又高,胖娃耍大刀。”可见成都是一座悠闲的城市。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有茶馆,那种与生活连接得很近的茶馆,坐落得非常随意,可谓见缝插针。大桥头,竹林中,大街上,巷子里,无处不在,小老百姓都进得去。一清早茶馆就开始接客,在这里热茶就早点过一个早上是日常的事,很多闲客几乎一整天一碗茶,坐到傍晚。在没有互联网以及电视媒体的时代,资讯的传播集中在茶馆里。国家大事,小道消息,世态新闻,家长里短,在这里迅速传递。所以不要小瞧这些闲人群,他们可是事事通。我看中了这种地方研究人物的价值,经常泡在这群人中画速写。在这种放松的地方,同时休养身心。  相似文献   

18.
机关轶事     
M局设了个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人就两个,小王和老龚。办公室的事说多也多,说少也少,反正做了也看不见。平时,小王和老龚搞完了例行公事,就看看报,喝喝茶,侃侃新闻。有时也到下面单位去转转,看看有没有值得书一笔的事。然后,老龚就到街上去找个棋摊蹲下来,将上两军,再慢悠悠地踱  相似文献   

19.
贼的童话     
我是一个贼.这个街口是我的单位,我的岗位,当然一切都是流动的,像我这个人,更像我的人生,所有的都是那么飘忽,我不知道我的根在哪,我的家在哪,我甚至不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我活着,仅此。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与社会》2006,(1):59-59
如果像地税局这样做事的部门多一些,何愁地方经济不发展?如果我们的政府部门都能像地税局这样制度健全,工作到位,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服务,那么我们的工作就真的干好了。”……这是笔者在陕西地税网站上看到广大纳税人对陕西省地税局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