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娟  高兰 《前沿》2008,(6):3-5
党内民主意识指全体党员对于党内民主的主观反映,是党内民主认知,党内民主情感与党内民主意志的统一。实践证明,党内民主意识不足是党内民主遭到破坏的深层根源。增强党内民主意识是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提高党员民主素质、坚持党内民主的理念和目标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
要造就党内民主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就要关注党内民主发展的共生性取向,要着重研究并推动党内纵向民主与横向民主的共生,党内权利民主与权力民主的共生,党内上层民主、中层民主与基层民主的共生,党内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共生,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的共生,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共生等。  相似文献   

3.
当前,从党内民主建设的实际出发.努力创造党内民主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就必须不断深化、创新对党内民主问题的学理研究与实践探索。研究和探索这一问题的重点是。着力从整体上、宏观上切实把握关系党内民主发展全局的七大新范畴体系:即党内纵向民主与横向民主、党内权利民主与权力民主、党内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党内实体民主与程序民主、党内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与党的民主。  相似文献   

4.
王冲 《岭南学刊》2014,(1):63-69
民主是反扁的重要手段和治本之策;党内民主在中国特色反腐败中具有天然优势和综合效果,是中国特色反腐败的基础。要立足于提高党员民主素质,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建设,重点推进党内选举、党务公开、党内权力制约、党内监督,加快推进党内民主发展进程,以党内民主发展推动反扁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发挥党内民主对遏制腐败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10,(7):65-65
刘长发在《学习论坛》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尽管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但核心问题依然是如何解决动力问题,动力机制是发展党内民主的生命。我们要从培育党内民主的推进动力人手,对发展党内民主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党内民主的物质推动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外在推动力,党员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本源推动力,基层党内民主实践是发展党内民主的直接推动力,迅速普及的互联网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技术推动力,党内民主的制度化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长效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高度重视和发展党内民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依据时代特征和党所面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任务创新党内民主理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党内民主思想,为我们党的党内民主建设作出了各自的独创性贡献。回顾与梳理我们党成立以来对党内民主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对于进一步推进新时期的党内民主建设,实现党内民主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岑银 《传承》2012,(11):48-49
党内民主文化是存在于执政党系统内的一种特殊政治文化现象。作为党内民主制度的政治文化基础,党内民主文化是指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形成的民主取向模式,主要包括党内民主心理文化、党内民主行为文化和党内民主价值文化等内容,具有政党性、历史继承性、先进性和平等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改革党内选举制度充分体现党内民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内选举制度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党内民主的一项根本制度,也是党内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发展党内民主,关键是要健全党内选举制度。目前我国的选举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和不断完善。要充分认可、尊重、保障和监督选举结果,杜绝没有结果的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9.
党内民主法规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成就,研究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意义重大。党内民主法规制度既以党内民主为基础,又是党内民主的重要保障。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党内民主法规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新时代加强和完善党内民主法规制度,可遵循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以党员权利保障为基础、以带动人民民主发展为目标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党内协商民主的含义、价值及其彰显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东平 《长白学刊》2008,(6):117-120
党内协商民主作为党内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能够化解党内选举民主面临的必然困境;促进党的决策的科学化与合法化;限制“一把手”的自由裁量权,防止党委权力过度膨胀;培育党员的民主协商意识,防止党员的政治冷漠;促进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发展。发展党内协商民主,须加强党内协商民主的理论创新研究;推进党内协商民主制度的继承与革新;找准党内协商民主的突破口;实现基层党内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优势互补;培养党员的民主素质,培育党内协商民主文化;规范党内协商民主的程序。  相似文献   

11.
促进党内民主的和谐发展,须注重培育党员的民主素质,维护党内民主的程序,推进党内民主的制度创新,营造党内民主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发展党内民主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党内民主的目标和原则,确立了党内民主的基本架构,明确了党内民主的实现路径。结合武汉市江岸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和发展党内民主的实践,本文认为落实党内民主的各项任务,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自我革命、自我超越的勇气抓落实,要以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方法抓落实,要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抓落实。  相似文献   

13.
潘在清 《今日海南》2009,(10):39-39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前夕,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学习会上发表了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强调了发展党内民主的必要性,他指出,“发展党内民主,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党内民主是存在于党内的、确认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确保党员当家作主权利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民主。党内民主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党内的各种民主制度上,包括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4.
李娟  高兰 《桂海论丛》2008,24(3):36-38
党内民主意识指全体党员对于党内民主的主观反映,是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础。党内民主制度权威的确立、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制度功能的落实都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党内民主意识的支撑。深刻认识党内民主的价值对于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选择。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内在逻辑在于:党内民主先于人民民主而建立、党内民主较之于人民民主具有更高的发展程度、依法治国首先应依法治党等。执掌和运作国家政权机关的党的领导干部,是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运行的交汇点。构建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运行机制的基本思路是:尝试推行党代表竞选人大代表,坚定地推行地方党委书记兼任人大主任,建立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等等。  相似文献   

16.
李小艳  杨束芳 《岭南学刊》2011,(4):26-30,60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十七大基础上进一步为民主的发展设计了路线图,提出要先行在党内实践民主,然后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有共同点、有相通之处。但是,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属于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民主,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民主政治探索实践出现的自治民主模式、社团民主模式、协商民主模式、纵向民主模式等各有优劣,只有党内民主模式才是符合现代民主原理和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模式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建设的发展进程可归结为三大阶段;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不同,党内民主建设的阶段特点亦不同。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其主题在于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目标在于增强党的活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关键在于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现实着力点在于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党内民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与党内纪律建设相辅相成,与人民民主具有互动性,与党的建设整体推进相适应,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新时期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党内民主的本质、党的代表大会的标志意义、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关系、基层民主的至关重要性等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8.
党内民主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关系到政党生命的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党内民主问题作了深刻的理论探讨,进行了丰富的现实实践。本文通过考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民主发展的历史轨迹,初步研究了新时期党内民主发展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进程,力图寻找其发展轨迹,总结其历史经验,给党内民主建设以借鉴。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在党内民主方面的试点和探索,为党内民主发展开辟了广阔的视野,为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创新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党内民主是我党执政60年来不懈努力的政治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便是我党对党内民主不断加以重视的过程,党内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更为核心的民主形式。党内民主之所以能在社会主义中国成为可能,这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与巩固、党内民主理论的发展成熟以及党内民主制度的建立完善是分不开的。党内民主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路径,如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党内民主制度、提高党员自身的民主素质等。在发展民主政治的过程中,首先,要掌握好“度”的原则;其次,要注意统筹兼顾;再次,因时间地点的变化,理性地看待民主问题;最后,在实践中完善创新党内民主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