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衡 《学习导报》2010,(4):36-39
在中国现代政治史上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个伟人,是一种很特殊的合作关系。两人才华出众又风格各异,长期合作,又和而不同。毛大气磅礴,开天辟地;周缜密严谨,滴水不漏。毛于党于国,功比天高,但又难免霸气逼人,后又铸成大错:周为国为民,竭尽绵薄,总是隐忍负重。于是在长期的斗争与合作中,就有一种怪现象,党外朋友与毛拍案相争者有之,如马寅初、梁漱溟;党内高干与毛据理相抗者有之,如彭德怀、张闻天。而自遵义会议之后,周作为毛长期的实际上的第一助手,无论毛如何行事,都唯命是从,逆来顺受。  相似文献   

2.
合作治理不是一种固定化、理想化的模式,而是一种不断变革的趋势。依据政府权力谱系与社会公民性程度这两个维度,可以把合作治理划分为权威型合作与民主型合作这两种基本类型。权威型合作,即权威型国家与臣民型社会之间的合作;而民主型合作,即民主型国家与公民型社会之间的合作。权威型合作与民主型合作由于在制度安排和社会形态上的基本差异,因而在合作建构、合作关系、合作结构以及合作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分别。从权威型合作走向民主型合作,是“公共性”价值实现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3.
肖简 《党课》2010,(12):73-73
“位”与“为”,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位”者,地位、职位、位置;“为”者,行为、能为、作为。“位”者,为之用;“为”者,位之体。二者相辅相成,是相互关联的辩证统一体。谋“为”与谋“位”,虽一字之别,却能体现出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工作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与修养。  相似文献   

4.
葬也该平淡     
人之生也平淡,死也平淡,葬也该平平淡淡。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观的主旨,就是对于人类的个体生命的必然归宿———死,有其惊人成熟的、彻底面实的洞察,因而就有珍惜人生的意识,有了一种追求超脱豁达的人生观。《菜根谭》对此有精辟的凝炼和高度的提升。曰:“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米,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巨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如何看他不破而怀贪生之虑?如何看他不重而殆虚生之羞?”又曰: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意思是…  相似文献   

5.
信息频道     
海东: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加强交流合作海东地区进一步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形式,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加强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在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为全方位、深层次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一是借“势”而上,推进培训方式多元化的新延伸。海东地区与浦东干部学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书》,这是继与山东潍坊市委党校等省外高校和行政培训机构合作后的又一新成果。二是借“脑”施教。推进教育培训科学化的新提升。2011年,海东地区组织县、乡镇和地直部门100名党政干部参加了为期三个多月的“现代化城市规划与管理”网络专题培训班。三是借“梯”登高,推进人才资源优质化的新提高。2012年初,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选派了一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海东地委组织部挂任副部长,任期两年,  相似文献   

6.
革命者永远年轻─—徐特立的心态年龄黄子云人有实际年龄,即按出生年月计之,也有生理年龄:健康者精力旺盛,容光焕发;反之,体弱多病者,未老先衰。还有一种是心态年龄:乐观者朝气蓬勃,充满对生活的爱,如50年代那首歌所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反之,忧心...  相似文献   

7.
江山 《党史文汇》2008,(7):32-39
王谦:“……回顾我的一生,可以归结为两句话:一者,修身自立,留得一生清白,对得起列祖列宗;二者,为国为民,一片赤诚,昂首阔步去见马、列、毛,无愧色。”  相似文献   

8.
全新明 《党课》2012,(15):106-107
“俗”者,粗俗、庸俗、卑俗也。俗气,指的是世俗间i一切恶浊之气息。古人有“十大俗气”之论,分别是:一、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二、每与人言必谈及贵戚;三、遇美人企足观望;四、见到问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态;五、与朋友相聚便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六、头已花白却喜唱艳曲;七、施人一小惠便广布于众;八、与人交谈便借刁言以逞才;九、借人之债时其脸如丐而被人索偿时则其态如王;十、见人常多蜜语而背地必揭人短处。  相似文献   

9.
“看透了”一语,其意似乎是指对人生、对社会,对某一事物有了深刻的洞察,或者说是一种“顿悟”。桑榆常听人发此慨叹,其语气潇洒者有之,愤慨者有之,自鸣得意者有之,灰心丧气者有之……然而观其行动,又各有所别,可谓言相同而行相异。略加概括,大约有如下数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海巴子 《学习导报》2011,(22):16-17
上海是中国最早出现自行车的城市。据《上海新报》1869年11月24日记载:“兹见上海地方有自行车几辆,乃一人坐于车上,一轮在前,一轮在后,人用两脚尖点地,引轮而走。又一种,人如踏动天平,亦系前后轮,转动如飞,人可省力走路。不独一人见之,相见者多矣。”  相似文献   

11.
万琴 《党史文苑》2005,(10):80-80
合作能力已成为未来社会每个人最重要的素养.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具备足够竞争力的前提是善于合群,学会合作,重视协同努力.作为贯彻终身教育理念,构筑学习型社会的前沿阵地的学校(包括幼儿园)教育,必须把孩子培养成既有竞争意识又有合作精神的现代人.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与同伴共同生活与合作的能力呢?一种新颖且富有成效的教育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构建横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要正确区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与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之间的关系;二要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问题。龚育之和赵曜两位先生是“始于毛,成于邓”说法的赞同者、阐发者和发展者。  相似文献   

13.
人之饮食,各有适味,均与五脏相关。五脏各主其味:肝主酸,脾主甜,心主苦,肺主辛,肾主咸。肝虚血枯者,喜酸味,因酸能补肝;脾虚者,喜甜味,因甜能补脾;心火重者,喜苦味,因苦能泄火;肺虚有寒者,喜辛味(如辣椒、生姜、花椒、大葱等),因辛能宣肺去寒;肾虚者...  相似文献   

14.
在Y镇,农田水利合作的大面积地解体既增加了农户的生产成本,也导致了公共水利设施的年久失修。这种状况的产生一方面在于农民的利益高度分化,以致相互之间合作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则在于,基层组织逐渐丧失了解决农田水利合作问题的能力与动力,而日益地“悬浮”于乡村社会。即,在农田水利所嵌入的社会基础与组织基础之间,二者互相不匹配的程度愈加提高,这正是当前水利合作难以为继的困境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张康之教授在《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一书中认为我们需要建构一种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合作治理模式,并通过合作治理去建构合作的社会。合作的治理模式与合作的社会并非自然演进形成,而是人的自觉建构的产物。以建构为主线,从合作治理模式的建构逻辑与核心变量两个维度对张康之教授的合作治理思想作出梳理与解读。  相似文献   

16.
陈柳钦  胡振华 《唯实》2010,(6):82-86
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构架主要由产权制度、分配制度、治理结构制度以及责任制度等构成。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演进呈现农村经济合作联社一农民协会一专业合作一股份合作四个阶段,传统制度阴影、现有制度缺陷以及制度变迁成本较高成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演进障碍。促进农村合作组织制度演进的主要措施有:加大对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供给力度;走强制性和诱致性相结合的制度道路;营造制度环境并提供政府援助;通过体制创新,构建农村“2+1”新模式等等。  相似文献   

17.
《论语》和《孟子》最真实地记载了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这两部著作表明,孔子和孟子的认识论是朴素的反映论。他们认为,人们的知识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是学习获得的,是人们的认知器官对外界事物和自身心理的反映。一、学而知之孔子和孟子是主张“生而知之”,还是主张“学而知之”,这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一大难题,而多数老学者认为孔孟是主张“生而知之”的先验论者,笔者以往也持这种观点,现在却不敢再苟同了。1.学而知之。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相似文献   

18.
王玉堂 《党课》2014,(14):74-75
容人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俗话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好撑船。”这是容人的最高境界。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阔。一个人的心胸、气量决定一个人的成就空间;有多大的胸怀,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能装事、能容人、能吃气;既要能容人之短,又要能容人之长;既要能容人之过,又要能容人之功。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进入了 新阶段,出现了环形式、新特点,新发辰赵势。多层次形式的非制度性冲突与合作,更加激烈的非制 度性利益争夺与摩擦,更加隐蔽、间接和复杂的制度性矛盾和斗争,将伴随未来经济全球化发展全 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扩大和深化,融合与斗争两种趋势的双向延伸和辐射,将使两制 间的较量与斗争在全球范围内更加长期、复杂、艰苦,使两制间的合作与融合更加长期、全面、主动。 两种发展趋势同时存在,而压倒一切的则是它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思考与运用》2007,(6):53-53
由市委党校杨顺湘副教授著的《川渝合作与发展战略研究》一书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副市长童小平在为本专著所作的序中写道:“本书作者多年潜心研究川渝合作问题,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成果,其中不乏一家之见,读来多有裨益。”该书跳出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圈子,从政府的决策程序及其微观基础对川渝合作进行考察和审视,强调政府在川渝合作中的推动作用。在作者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