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积极推进城镇化的若干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城市数量增加及其规模扩大 ,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以及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积极推进城镇化作为新世纪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方面 ,表明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 ,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积极推进城镇化 ,要充分考虑我国城镇化发展所进入的阶段。我国的城镇化已经开始进入中期阶段 ,城镇化在速度上表现为加快 ,在城市规模上表现为城市规模的扩大 ,城市数量增加 ,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集中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战略途径。城镇化本质上是人类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而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转移,使其真正融入城市,事关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生活品质,其影响力和意义不言而喻。本文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角度,探究城镇化与人口发展的相互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在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中,如何阻止农村衰落,实现城乡共赢共生,是中外现代化的一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城乡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还有4-5亿人在农村,农村决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现代化进程中加强乡村治理,创新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在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中,如何阻止农村衰落,实现城乡共赢共生,是中外现代化的一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城乡发展相辅相成。即使今后城镇化达到70%,农村也有4~5亿人,农村决不能成为贫瘠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乡。在现代化进程中加强村级治理,实现乡村治理制度创新,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对实现城乡一体化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重点、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只有农村和农民全面实现了小康,我国社会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社会。至于如何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指出了前进方向,这就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和关键举措之一。城镇化主要是指在工业化发展和市场经济推动下,以乡镇企业为依托,实现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化的过程和居住地由农村区域向城镇区域迁移的过程,是一个包括人口、地域、生产方式、生…  相似文献   

6.
转型时期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问题、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转型时期现代化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口变动矢量就是农民进城变成工人,农民进城从事非农工作却未改变农民的身份,未被城市所认同接纳,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它已成为考验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严峻课题。二元户籍制度、歧视性就业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公众利益诉求机制不完善等造成的不平等国民待遇是农民工权益缺失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7.
小城镇是"乡头城尾",连接城市与农村的枢纽,它的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农村社区向城镇社区集中性迁移的过程。笔者对江南某小城镇的动迁安置社区进行了访谈调研,动迁安置社区是小城镇城镇化过程的产物,是一种大型的城镇社区,吸纳了大量的拆迁农民迁入,呈现出现代性、异质性、保留性和双重性特征。动迁安置社区在治理过程中面临着农村生活方式与习惯迁移、社区自治性程度低、参与积极性低以及社区认同感缺失等困境。有鉴于此,笔者尝试探索消解动迁安置社区治理困境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8.
论文深入阐述了我国当前农业农村形势及其与城镇化的关联,强调指出:城镇化进程中需要特别注重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国作为农村人口众多的人口大国,必须更加注重这一问题.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供求问题(粮);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转市民问题(人)三大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表明,用人口的城乡地域分布来评价城市化水平是不科学的、不准确的。居民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指标是评价城市化的最本质的指标。我国城市化的重心应当放在强化农村建设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前提条件。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发展小城镇的战略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农村适龄男青年成婚难状况所产生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是严格的户籍制度,使进城务工的农村适龄青年处于城市的边缘状态,"结婚成家"的愿望也随之陷入令人堪忧的窘境;女性青年远嫁条件较好地区,造成本地婚姻资源的大量外流,使男性青年成为婚姻挤压的承担者;留守农村的男性青年为了实现婚姻,又被迫成为新的"婚姻移民"。要正确认识城镇化对农村适龄青年在婚姻方面的影响,在主动顺应城镇化中不断提升自我是农村适龄青年实现婚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总量丰富,质量欠佳,尤其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高层次人才.我国要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而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保证农村经济增长质量和速度的核心.为此,要通过转变农村青年的观念,建立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支撑体系,完善农村卫生保障服务,加快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培育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是服务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服务、凝聚农村青年,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有效路径。近年来,为提升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育的实效性,本研究以浙江省360名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为样本,从成长需求的维度对培育要素进行了解构。实证结果表明,以资金为代表的物质资本、以人脉资源为代表的社会资本、以知识能力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在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成长过程中普遍支撑不足。因此,构建、完善行之有效的培育机制,有助于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快速成长提供内生动力,进而有效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需要,紧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进一步打破城乡区域界限,使城乡党建由条块分割转向区域联合,着力在城乡党建观念、资源和组织统筹上下功夫,从组织设置、活动方式、人才选拔、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积极构建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由于农村土地资源匮乏、农业劳动的比较效益较低和追求城市生活方式等原因,农村青少年大量流入城市,16岁-23岁的流动青少年在庞大的流动人口中占很大的比重。作为城市社会结构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各项劳动权利经常被侵犯,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政府应首先更新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这类问题,从根本上保障流动青少年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5.
青年就业的实质是青年劳动力的安置。从政策导向所产生的结果看,建国以来的青年劳动力流向呈现为三种大的趋势:一是城市青年向农村的单向流动,二是城乡青年的就地流动,三是城乡青年的双向流动。前两次流动为简单的劳动力安置,而城乡青年的双向流动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也促进了城乡劳动力类型的互补。对中国青年来说,每一次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或不流动),都是国家就业政策导向的结果,是青年面对国家发展的需要而作出的集体选择。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伴随着人口及资源的高度集聚,必然引发城市承载的边界问题。如何解决当下的大城市发展困境是对可持续发展提出的重大挑战。作为自然资源匮乏的岛国,新加坡在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上取得了瞩目成果。本文基于承载力和韧性城市两大理论,构建了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分析框架。新加坡在资源高效利用、基础设施配置体现人文关怀、产业转型与空间布局并重、围绕"组屋"提供公共服务、建设智慧政府等方面的实践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未来我国城市建设应该精准规划与减量规划并行,坚持以人为本,重视"里子"工程,融入城市更新,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城市政府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青年民工思想政治工作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特殊群体 ,目前存在许多问题 ,这是由农村到城市的转换造成的不适应 ,做好青年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 ,提高自身素质 ,适应新的城市工作和生活 ,是解决青年民工存在问题的重要方面。做好青年民工思想政治工作 ,有五种途径可资采用。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一座巨大的人力资源库,但这中间又存在着青年人力资源总体丰富,人才总量缺乏的矛盾。文章分析了高校青年人力资源现状,并就如何利用高校青年人才资源优势,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水平,促进高校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重新配置等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城中村在从“村”向“城”转型的过程中形成了集体主导型双轨治理。城中村社会转型与治理需求复杂化是集体主导型双轨治理产生的前提与基础。在原有集体土地产权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通过治理结构双轨化、治理策略弹性化与治理资源多样化运作,城中村治理呈现如下格局:集体主导的村治结构与社区治理结构并存;综合性治理与专业化治理互动;正式治理资源与非正式治理资源互补。这种集体主导型双轨治理本质上是城乡两种治理要素、治理思维和治理机制的结合与互动,对于避免基层治理体制僵化、缓解转型期社会矛盾、维护基层社会秩序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应辩证看待城乡二元结构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在城中村治理中独特的体制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20.
Consulting firms providing policy advice to governments is a widespread phenomenon. This article asks why municipalities employ urban planning consultant firms to advise on public sector projects. Municipal employees from 19 mid‐sized Ontario cities responded to online survey questionnaires asking for their opinions on why urban planning consultant firms are hired by their cities. In testing four hypotheses, this study found functionalism (the need for expertise because of a lack of in‐house talent or time) to be the strongest explanation for this phenomenon. In addition to a lack of staff time and resources, the ideational hypothesis — perceived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of consultants — was also found to be relev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