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蓝蔚青 《今日浙江》2014,(15):42-43
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决定》把“治废”和“治水”、“治气”一起,作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主要任务之一,明确要求“进一步提高城市垃圾分类处理以及收、运、储网络和设施建设与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和焚烧处理,推进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力争三年内衣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实现全覆盖。要实现这个关系到全省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目标,迫切需要实施覆盖垃圾处置全过程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
上海要突破环境资源制约,解决"垃圾围城"难题,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刻不容缓。为了持续推动这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在去年进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开展监督,围绕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分类处置能力建设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内容进行重点调研。据悉,201 1年以来,市政府已连续两年将"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列为实事项目,去年在本市1080个居  相似文献   

3.
石景山区"东临帝阙,西濒浑河",距天安门16千米。处在长安街的西向延长线上。总面积84.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1.6万,下辖9个街道办事处。城市绿化覆盖率居北京城区第一,获得"国家卫生区"、"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近年来,石景山区紧紧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要求,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城市环境建设,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水平不断提高。近日,笔者走访了苹果园街道的  相似文献   

4.
垃圾分类在北京市通州区已开展4个年头有余,按制定目标,今年垃圾分类将实现城区全覆盖。他们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垃圾分类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出现了管理滞后进而导致分类投放正确率低、分类物品利用率不高的现象。怎样实现推广与分类投放双赢,是摆在所有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今年,通州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结合区域特点,探索垃圾分类管理新模式并在部分社区进行试点。实行企业化运作模式、通过招募垃圾分类小教员、采取垃圾评级与积分兑换制度、安装智能分类垃圾桶,企业与社会力量的加入,奖励与硬件设施的推动,通州区垃圾分类工作得以有效推进。目前,我们虽不能过早为其新模式下结论,但他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工作思路却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5.
正平谷区是北京市主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境内山区、半山区占七分之四,平原占七分之三。农村垃圾成分主要以灰渣、厨余为主。2008年起率先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到2010年已实现农村垃圾分类乡镇全覆盖,实现全区生活无害化处理率100%。其中熊儿寨乡效果尤为显著,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以镇包村、党员包户的形式,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宣传挂历、宣传电话簿,1户设置3个不同颜色与材质的垃圾筒,发放垃圾分类袋,每100户安排1个保洁员等措施,制定并实施每月公示并广播各户垃圾分类情况、保洁员工资与分类成果挂钩、乡镇干部提拔与垃圾分类成效挂钩等制度,实现了生活垃圾减量化在95%以上、垃圾资源化率达93%以上。这些成绩都表明了平谷区要打造生态绿谷的决心,也为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了一个表率。  相似文献   

6.
连洁  冯乐 《城市管理与科技》2012,(3):39-40,38,41
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海淀区垃圾分类工作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以"政府指导、属地负责、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社会参与"为原则,以垃圾分类管理流程为主线,将过程中涉及的重点、关键环节归纳为物流管理、运行管理、组织管理、监督管理、经济管理等进行系统管理,分步骤地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日前,记者前往海淀区四个不同类型的小区参观学习,亲身感受了海淀区垃圾分类的特色做  相似文献   

7.
从鼓励到强制,从"随手扔"到"随手分",公共机构是垃圾分类的决策者和组织者,更是示范者我国逐渐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苏州,作为46个重点城市之一,积极先试先行,探索出一条有效推动垃圾分类的路子,"党政机关强制垃圾分类工作先行",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苏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开展特色宣传、树立示范典型、形成督导制度,突出党建引领,推动全市党政机关按照任务清单精细落实,实现了83家市区直属党政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全覆盖,为推行垃圾分类树起了"风向标"。  相似文献   

8.
从2009年到2011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连续三年保持下降态势,全市居住小区垃圾分类系统建设达标率达到45%,覆盖18个区县。2012年,全市新增的600个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已有137个试点小区完成了系统建设。而从2010年春天开始的"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正如春风一样,把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意识吹遍了京城,吹进了人心。有一组数据记录下了"周四垃圾减量日"的足迹,2010年开展宣传活动40余场,2011年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区县开展宣传活动100多场,2012年1月至9月市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宣传活动13场,各区县开展活动80余场;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学界就垃圾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当前,我国对垃圾及其治理的研究主要聚焦垃圾的概念界定、垃圾带来的影响、垃圾的分类以及垃圾治理实践等方面。今后关于垃圾的研究,应积极构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垃圾治理模式;持续推动多学科、跨学科的互补合作研究;采取更为新颖的视角拓展垃圾研究,从而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代社会,在追求消费最大化和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垃圾及其对环境的破坏,从而保持经济增长和自然环境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目标。通过将垃圾分门别类地投放并回收处理使之重新变成资源,从而实现垃圾减量化与合理的资源化,对资源的再生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澳大利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成效显著。一、澳大利亚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澳大利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在环境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两口子的生活用品基本都是用垃圾换来的。"说起垃圾分类,桐庐县横村镇阳山畈村村民王樟顺一脸的开心,"在我们村,把垃圾分类可以换积分,积分能换生活用品。"在阳山畈村,每家每户门口都有两只大垃圾桶,黄色的是存放厨余垃圾、畜禽排泄物等可堆肥有机垃圾,绿色的存放塑料袋、包装盒等不可堆肥垃圾。每天早晨,管理人员都会上门把可堆肥垃圾收走,集中由村里的垃圾资源化设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居环境治理正面临着"垃圾围城"的挑战。要实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法治端发力,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法治治理,完善垃圾分类治理立法,明确垃圾分类标准,重视普法宣传,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法治意识,奖惩并举,提升垃圾分类效率,创新垃圾分类管理方式,凝聚社会监督合力。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政协发出倡议呼吁全社会自觉实行垃圾分类五花八门的生活垃圾正困扰着北京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这座拥有1,6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平均每天都要产生约2万吨生活垃圾。4月9日,北京市政协发出《实行垃圾分类建设绿色北京》的倡议书,倡议全社会每个人、每个家庭自觉实行垃圾分类,进一步完善原有的垃圾分类工作。各种包装物、塑料制品、一次性物品的大量使用,不仅使生活垃圾产量激增,而且使垃圾类别更趋复杂,给处理增加了难度。目前北京主要采用混合填埋的形式处理,不仅可再生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回收利用,而且占用大量土地,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尽管北京在生活垃圾回收方面已作了一些分类,但要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任务依然相当繁重。为此,北京市政协不仅发出实行垃圾分类的倡议书,而且以此作为参政议政的重点课题,将通过深入调研,提出调研报告和建议案。  相似文献   

14.
傅阳 《江苏政协》2013,(2):32-32
<正>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建设量增大,建筑垃圾急剧增加。尽快采取措施,缓解垃圾围城现状,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已经迫在眉睫。目前,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主要为:一是堆场面积缺乏。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需要企业有足够的堆场,而目前一些城市开展资源化利用的墙材企业用地规模都较小,无法满足建筑  相似文献   

15.
★3月8日,2012年首个"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周四垃圾减量日’暨《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宣传活动走进朝阳区;★4月28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2012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绿色乡村月"宣传活动走进平谷区刘家店镇,这是北京市今年举行的第一个"周四垃圾减量日"进农村活动;★6月1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2012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绿色社区月宣传活动"走进丰台区草桥欣园社区;★6月21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2012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走进房山区良乡镇南庄子村,活动以互动的形式调动了全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垃圾减量,让群众积极参与到绿色房山建设中;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当"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活动在全市范围如火如荼开展时,1月12日,浦东新区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时任老港镇人大主席的沈新平和12位区人大代表一起,递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区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的议案》用沈新平的话说:"垃圾是放错的资源,只有分类方可有效利用,才能变废为宝。"这份议案立即引起与会代表共鸣:"全市一天的垃圾产生量18000多吨,而且  相似文献   

17.
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在推进中尚存在诸多问题,以杭州现有的"四主体—三环节"垃圾分类监管体系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其在考核评价方式、经费指标压力、宣传激励效果、体系组成架构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立足协同治理理论,对于解决当前监管难题提出"成本最优化、激励针对化、层级监管完善化"的垃圾分类监管体系改进建议,并进行严谨的分析和论证,以期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指出:"垃圾问题解决不好,就称不上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更称不上世界城市"。建设世界城市,是北京市的发展目标,也是中心城区重要责任,率先做好垃圾减量和分类工作,是实现世界城市的重要一环,更是中心城区的重要任务。随着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9.
域外传真     
正日本:《普通垃圾处理基本计划》明确各方责任日本茨木市为了减少垃圾总量、使垃圾资源化,制定了《普通垃圾处理基本计划》。该计划确定了市民、经营者、政府作为垃圾处理主体的责任。在垃圾产生前:以控制市民以及经营者的垃圾生产,并就有关垃圾的减量化、再生资源化对其进行宣传与教育;与日本政府、大阪政府合作,鼓励经营者对垃圾产生进行控制;推进对儿童与学生在环境方面的教育;推进对市民与经营者有关垃圾回收、减量信息的提供;推进易于市民与经营者参  相似文献   

20.
陆拯 《上海人大月刊》2004,(8):14-14,20
在产生的源头减少废弃物的数量,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是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的上上策。权威人士认为,要达到减量化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促进生产环节减量,促进流通环节减量,以促进消费环节减量来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二是通过完善和规范废品回收市场,延长产品使用周期,实施垃圾排放收费制度等来促进排放量的减少;三是构筑垃圾生物转化和能源转化为主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通过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来减少最终处置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