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今年70岁的马芳槐,是临洗县新添镇一位已有48年党龄的老其产党员,他生性耿直,刚毅乐观,被当地人称为"(强牛)老头".1988年,已经56岁的马芳槐征得村上的同意,承包了门前的荒山--护林洼,并用自家的3亩水浇地兑换了10亩山荒地.面对儿女们的极力反对和乡邻们的百般嘲笑,他毅然背着被褥、锅灶上了山,开始了他的"拓荒战".  相似文献   

2.
在贵南县的沙沟河畔,一位退伍不褪色的军人,率领民兵和人民群众把绿色栽满了光秃秃的荒山和沙沟河畔,栽进了老百姓的心田,栽出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他就是贵南县沙沟乡查纳村村长、乡民兵连连长李海清。他3次被海南州委、州政府、军分区评为“青年民兵致富标兵”,被青海省军区评为“双百挂奖章”获得者。  相似文献   

3.
夕阳火样红     
去年七月一日,在集安市财源镇党委举行的新党员宣誓活动中,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农民新党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就是财源镇甲乙村三组组长王金生。 早在三十多年前当生产队长时,王金生就申请过入党,可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他的愿望没能实现。三十多年来,他在组织上虽然没入党;但他对党的信念却始终没有变。一九九七年他六十二岁时,全组农民推选他当了组长。他说:“我虽然年龄大了,但人活着就要有一种精神,要为党的事业、为乡亲们做点实事。既然大家信任我,我一定尽全力为大家服务。” 三组有荒山五百多亩,一到雨季洪水泛滥。王金生…  相似文献   

4.
蔡日省,是浙江省文成县平和乡田东村党支部书记,一个地地道道的山区农民,一个普普通道的共产党员。为把荒山变金山,他20年如一日,把瞒腔热血洒在田东的荒山上。他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行行动人的绿色诗篇。 “要把荒山变成金山银山” 文成县是1997年刚刚脱了贫困县帽子的山区县。1982年,田东村人均收人才100多元,蔡日省也是全  相似文献   

5.
他坚持在每周五的老干部洗澡日为老干部义务搓澡,一搓就是十多年,从来没有间断过。有时一天要搓三十多位,累得手足酸麻。许多老干部都感动地说:“这孩子真比亲儿子还要亲哪!”他却诚恳地说:“我脏些、累些不要紧,让老干部感受到关怀和温暖,我就心满意足了!”  相似文献   

6.
这里曾满目凄凉,荒山、荒坡、荒沟,人迹罕至;如今,这里却奇迹般地绿了,1200亩松树郁郁葱葱。创造这绿色奇迹的人是彭福生。他是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西门沟子乡罗家  相似文献   

7.
眼下,“书法之乡·养生印江”城乡大地上处处是“百姓富、生态美”的喜人景象:一个个农业园区如画卷舒展,一个个产业扶贫项目已见成效,战鼓声声的脱贫攻坚战役纵深推进,荒山变绿了,山村变美了,群众变富了. 近年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坚持生态优先,“埋头深耕”生态文明建设平台,把绿色“血液”贯穿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经脉”,城乡绿色经济、绿色家园、绿色制度、绿色屏障、绿色文化更加凸显,一幅以山水为笔书写的绿色崛起画图正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8.
也许人类正是从绿色中走出,所以人们永远渴望与绿色相伴。于是,世间留下了“人活百岁,树活千年”的古话,以及诗人的礼赞:“只有生命之树常青。”──题记每次从市林业局那爬满青藤的办公楼里采访归来,我的心里都会产生出一种对绿色的向往。这时,我的眼前便浮现出一团团葱宠的绿色,李永芳那绿染的风采也就随之而出,流入了我的笔端。他是北京市农口领导干部中的一位资深的局长。他的足迹踏遍了京郊的山山水水,他用绿色把他的政绩写在大地上,也写进了渴望绿色的人们的心田李永芳搞林业是半路出家。1987年秋,他调到林业局时已经是50…  相似文献   

9.
务川自治县丰乐镇的应龙山,是一座有名的大山。然而,以前的应龙山,只是一座杂草丛生。荆棘遍地的荒山。而今在山上,可见的是一颗颗珍贵的黄柏、杜仲和一片片的银杏苗圃。这方圆几千亩的绿色屏障,成为应龙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给丰乐镇人民走上致富路开辟了一条捷径。这就是遵义市十大杰出青年任义历经九个春秋用自己的青春谱写的“荒山情”。1990年,23岁的任义光荣退伍。他在部队是标兵,回到了家乡不能把自己的志向湮灭。他经过思考,决定走拓荒之路。当时正值丰乐镇非耕地开发拉开序幕。镇政府、团委见这个热血有志青年有如此远大…  相似文献   

10.
面孔     
《廉政瞭望》2011,(12):8-8
陈光保:老干部“裸捐”助学 他是正厅级离休干部,10多年前曾任湛江市政协主席;他是农民,离休后承包了4700亩荒山.辛勤开荒;他更是热心的“助学人士”,多年来,他把开荒种地辛苦赚来的钱全部用于捐资助学或捐助给当地村民。“不会给子女留下一分钱”是他对捐资助学事业的承诺。  相似文献   

11.
有位创造学家做了这样一次实验,他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点,问在座的高中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粉笔点。”  相似文献   

12.
李时雨同志是黑龙江省巴彦县人,他是我党三十年代一位杰出的地下工作者.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为谴责英日帝国主义暴行,他积极参加并组织了沪案后援会,声援上海工人、学生运动.在北平国立大学法学系读书期间,正值“九一八”事变,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道理,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投身于抗日救国斗争的洪流,积极参加了北平学生的卧轨、南下请愿运动,同年12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2年4月间,他被党派回东北,发展抗日武装,组织成立了“黑龙江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李时雨任副司令.活动在巴彦、呼兰、兰西等地,…  相似文献   

13.
王太师 《党建文汇》2011,(12):11-11
他是一名普通的厨师,他的去世却引发了北京大学众多师生的纪念。同学们自发地为他写纪念文章,发传单,贴海报,举办募捐活动。北大一位副校长说:“这是北大学子第一次为一个普通员工募捐。”  相似文献   

14.
小黄 《党建文汇》2006,(8):44-44
新华网刊发了一篇名为《专家考证:孟姜女哭倒的是齐长城不是秦长城》的文章。在历史上.莫非真有孟姜女此人?这个小女子究竟采取了怎样的“哭”法,终于连长城也“倒”了?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进入退休年龄的人数不断增多,许多老年人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退休之后何处去?湖北省蕲春县大同镇中学78岁高龄的退休教师王乾是这样度过的。他不断地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把学校后山上几十亩荒山一锄一锄地开垦出来,种上了板栗、花生,光秃秃的山头铺满了绿色,飘洒着花香,结出了累累的果实。他发挥出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体现出一名退休教师暮年的崇高价值。1982年冬天,王老师过完60岁生日,该下课休息了。但是,由于大同中学地处偏僻的山区,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王老师是学校的语文教师兼科技教师,像他这样的教师很…  相似文献   

16.
以退为进     
有一次,一位美国商人前往日本谈判。飞机在东京着陆,他马上受到两位专程前来的日本职员彬彬有礼的接待。他们替他办好一切手续,把他送上一辆豪华轿车,让他一个人坐在宽大的后座上。美国人问:“为什么不一起坐?”“您是重要人物,我们不应妨碍您休息。”日本人毕恭毕敬地回答。一种满足感在美国人心中升起:“先生,您会说日语吗?”日本人问。“哦,不会,但我带了本字典,希望学学。”  相似文献   

17.
在远离邛崃市区的大同乡陶坝村,顺着一条盘旋而上的乡村公路来到一片荒山上,那满山的柚子苗抽出了粗壮的嫩枝条,工区厂房成“品”字形分列在公路两旁。这里的主人,是一位锲而不舍,勤于进取的有为青年。几年来。他坚持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荒山上精耕细作、辛勤浇灌,走出了一条种植、养殖业的新路。  相似文献   

18.
画中有话     
绿色梦想在生命强音中绽放。今年57岁的兰林金,家住福建省长汀县,是一名断臂退伍军人。2011年,他响应长汀县政府"治理水土流失、发展生态农业"的号召,种树养山。失去双手的他,用残臂刨坑种树,用嘴"修剪"树枝,10余年来,在政府的帮助和他的努力下,承包的2200多亩山林带动了20多位乡亲就地务工。昔日荒山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如果说绿染荒山是他的梦想,正是这个梦想让他的人生如此精彩。  相似文献   

19.
公费玩“二奶” 广西贵港市原副市长李乘龙,他有两个嗜好,一个是爱“财”,另一个是好“色”。 当他还在玉林市当市委书记时,就在工业品展销会上认识了一位安徽敏姑娘。她是做个体服装生意的,此人长得有七八分姿色,皮肤雪白细嫩,一下子就把这位市委书记吸引住了。他故意上去攀她。姑娘心想:“你是玉林一把手,俺如果靠上了你,有了你这棵大树,生意还怕不红人。”于是她和他好上了,不久陪他上了床。他们毫无顾忌地成双成对地出现在宾馆、酒店、招待所。敏姑娘到底是生意人,头脑灵活,乘着李乘龙和她在床上玩到兴头上的时候,撒娇地…  相似文献   

20.
一个头大身细、骨瘦如柴的孩子坐在地上,右手托起一只小蝴蝶——今天三十岁以上的中国人,都会亲切地叫出他的名字。他就是《红岩》小说中的那个“小萝卜头”宋振中。“4月5日我们去看了他。”宋振西指着照片说。上海百官街虹口区少年宫边的昆山花园一角,我国革命史上年纪最小的一位烈士永远坐在那里,憧憬未来。老宋告诉记者,类似的塑像,这些年先后在北京、天津、重庆、西安和太原等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