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近年来,医疗纠纷诉讼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过程中,审判人员面对法律适用、医疗事故鉴定、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完成举证责任以及确定赔偿责任等方面都遇到一些具体问题。为此,我们结合相关案件的审判思路和学者们的不同论述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及鉴定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人民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问题 1.1 在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时, 有的案件适用《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 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的案件则适 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法律适用上比较混乱。同一个 地区,同样的案情,在不同的法院判决结果差别很大,执法 尺度不统一。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 2003年元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 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中关于“医疗事故以外的 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这一观点没有明确的范围界  相似文献   

3.
医疗纠纷案件审理的法律适用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和有关规定,试从案件管辖、受理立案、举证责任及分担原则、医疗纠纷鉴定、过错认定、赔偿原则、赔偿责任、调解程序设置及效力认定等方面,就医疗纠纷案件审理法律适用若干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医疗纠纷案件关系民生且数量激增,基层法院是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主体,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受理的医疗纠纷案件的数量和类型都具有典型性。本文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近6年的医疗纠纷案件的审理情况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在认真分析医疗纠纷案件特点的基础上,归纳医疗纠纷案件审理过程中存在的宏观和微观层面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法官在审理医疗纠纷的过程中不断在医学进步与保护患者之间寻找平衡的审理医疗纠纷的思路。同时,要加大立法力度,制定《医事法》;建立健全有关机构,形成多元化的纠纷调解机制,并确定医疗赔偿标准等。  相似文献   

5.
王平荣 《证据科学》2005,12(2):128-129,127
笔者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和有关规定,试从案件管辖、受理立案、举证责任及分担原则、医疗纠纷鉴定、过错认定、赔偿原则、赔偿责任、调解程序设置及效力认定等方面,就医疗纠纷案件审理法律适用若干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医疗纠纷赔偿案件在所有民事侵权赔偿案件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审理起来难度较大,究其原因,一是涉及医学知识,专业性较强,二是有关法律过于原则,或者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不一,争议较多。尤其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以及与法医学鉴定结论的关系认识不一。现笔者就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作一粗浅的探讨。一履疗事故鉴定结论足否足审理医疗纠纷赔偿实的唯一合法的法定依据第一种意见认为,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是唯一合法的依据,审理此类案件,必须经过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理由是:(1)根据国务院发…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先后颁布实施,对医疗纠纷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医疗事故的含义等作出了规定,对医疗纠纷案件的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审理此类  相似文献   

8.
“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2005年5月31日至6月1日,由《人民法院报》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同主办、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承办的“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人民法院报社副总编杨传春、理  相似文献   

9.
路兴 《人民司法》2005,(11):65-67
因医疗行为引发的纠纷是当今多发的一种民事纠纷,在医疗纠纷案件中,患者认为医疗机构没有对医疗行为充分地告知、说明的情形非常多。如何理解告知、说明义务以及未进行告知、说明如何承担责任,是人民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试通过对告知、说明本质的分析,阐述医疗行为本身的性质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提出笔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权作引玉之砖,以期有助于解决这个困扰人民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问题。一、告知、说明义务的基本理论医疗行为以为患者治疗疾病为目的,且医疗行为具有高度专业性,所以医疗机构应当以足够的勤勉和高度的注意为患者治疗疾病。而医疗行为作用的对象是人的身体,每一种  相似文献   

10.
医疗纠纷案件由于涉及到医学知识,相对来讲较为复杂,法官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难度是比较大的.通过从法院内部,法院系统外部,公务员考试三个途径来建立医事法官的选拔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医事法官队伍,以便公正审理医疗纠纷案件.  相似文献   

11.
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制度的异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维 《河北法学》2005,23(7):63-66
原本用以限制、减少死刑立即执行数量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制度,在其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标准的混乱、其内在包含的死刑性和无期徒刑性的冲突,反而使其在实践中走向异化,并且由于司法人员对其的误用,更加加深了这一趋势。对这一悖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前行政法学界对于行政程序的研究,多侧重于理论层面的讨论和构建,走的是一条以立法为导向的研究范式;同时对域外经验的过分关注,使学者们忽视了本土行政法实践中所发生的诸多变革。为此,本文将对行政程序研究的关注点放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上,通过对个案的研读,来发掘实践中法官对于正当程序的态度以及正当程序在法官判决中的演变;通过对法官判决的制度性效应的观察,思考法官对正当程序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刑法禁止令已在我国《刑法》第38条和第72条中得以规定,但禁止令的性质并未在立法层面上进行准确界定,司法实践和学界对禁止令性质的认定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从规范和本体的维度考察,刑法禁止令有别于刑罚、保安处分、行政制裁措施和人身安全保护裁定.根据刑法禁止令制度创设的目的和刑法解释的内在逻辑,对刑法禁止令性质的界定应回归到犯罪预防本位,并在预防本位下将其界定为一种限制性的犯罪矫治和预防措施.在预防本位下,人权保障机能、必要性审查、假释中的适用是刑法禁止令的应有内涵.  相似文献   

14.
巫修社 《行政与法》2010,(2):109-112
相对于法定继承而言,遗嘱处分在财产继承中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这种优位效力,不仅体现在继承立法上,而且也反映在具体的司法实务中;遗嘱处分的优位效力取决于私法自治及其支配下的遗嘱自由原则。  相似文献   

15.
乔雅琴 《行政与法》2006,(11):127-128,F0003
公司法人人格制度在具体运作中,出现了公司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现象,本文针对公司人格被滥用的现状,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确立的必要性、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及其适用作了初步分析,以平衡公司与股东的权利和股东与债权人的风险,达到健全和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的立法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飞 《行政与法》2012,(6):67-70
因医院产前检查过失导致缺陷婴儿出生之损害赔偿案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并不鲜见,但世界各国对此类案件的处理则没有统一规定,在我国也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本文从法理上剖析了人民法院以医院产前检查过失行为侵犯缺陷婴儿父母的生育选择权为裁判基础的不妥之处,评析了"缺陷婴儿不当出生之诉"的侵权不成立、违约救济之困境,提出在我国侵权法体系中应当增加"违反保护他人的法律规定之侵权类型",以消弭此类纠纷在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的困惑。  相似文献   

17.
"刘广明案最高法裁定"开拓性地将主观公权利观念与保护规范理论导入我国司法实践,引发争议。主观公权利观念是公权利理论的产物;保护规范理论是其技术性形态,用来从客观法解读主观公权利。公权利理论以国家法人说为理论基础,志向于在国家与个人之间建构起权利义务关系。在公权利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个人对国家的主观公权利成为重心,国家对个人的主观公权利淡出视野;同时,保护规范理论因法律秩序的转换与时代精神的变迁,而不断对其解释要素加以调适,使主观公权利的外延呈现出一种开放性。这个过程体现了法律的动态性,并有其政治哲学背景。"刘广明案最高法裁定"所表达的只是保护规范理论的基点,但通过导入该理论,为行政诉讼原告适格的认定提供一个法律论辩平台,应获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18.
司法鉴定制度作为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在诉讼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因相关职权履行不到位衍生了鉴定失序的现象,尤其是目前“诉讼掮客”引发的“鉴定黄牛”,更加剧了司法鉴定的乱象。由于理论对鉴定失序的原因研究不充分,司法实践对此现象分析的错位,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方向。基于此,深化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更需要在强化司法行政有效管理和保障鉴定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更需要司法机关在实践中积极地扮演“第二守门员”的角色,履行鉴定启动决定权和鉴定使用选择权的控制职能,借助于鉴定人出庭作证来控制重复鉴定,同时还应通过保障当事人的鉴定权利使司法机关采纳鉴定意见获得可接受性,进而降低当事人重复鉴定的欲望,使司法实践中鉴定失序在正途中被不断纠正。  相似文献   

19.
宪法诉讼的司法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刚 《法律科学》2004,22(6):53-61
宪法诉讼是一种司法性的诉讼,其原因是:一、宪法诉讼的司法性是宪法法律性的必然要求;二、宪法诉讼的司法性是宪法诉讼目的实现的必然要求;三、宪法诉讼的司法性是宪法诉讼程序正当化的基础;四、司法性是宪法诉讼机制在不同文明状态下得以成活的共性文化特质;五、宪法诉讼的司法性定位并不会损害到宪政赖以建立的民主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方新军 《法学研究》2015,(1):115-136
货运代理合同在我国属于无名合同,相关司法解释认为应该参照适用合同法第400条的规定解决货运代理转委托的法律效力问题.这种解释未能准确地区分代理、委任、行纪、复代理、相继货运代理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司法实务中同案不同判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由于货运代理人既可以货主的名义,也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法律行为,在司法实务中应该区分货运代理人进行法律行为的名义,分别参照适用民法通则中有关代理的规定和合同法中有关行纪合同的规定,处理货运代理合同的相关纠纷.在此基础上,货运代理转委托行为可以区分为复代理和相继货运代理两种类型,同时应考虑货运代理人转变为承运人的可能性,以及货运代理行业的惯例对货运代理转委托行为的影响.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解释论上的融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