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二战后,日本对华政治、军事外交的开展受到国际社会和国际法的极大限制,公共外交就成为重塑其在中国的形象、重新赢得中国的理解与信任、促使中国奉行符合日本利益的温和政策的重要途径。通过人员与文化交流、经济与文化援助、外向型的文化教育、对华宣传以及动漫外交等手段,对华公共外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受其独特政治文化及国内右倾化思潮的影响,以及中日两国意识形态、价值观、发展战略等方面矛盾的制肘,日本战后对华公共外交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黄埔》2015,(3)
<正>1937年11月,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到武汉后,武汉实际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人口超过二百万;是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中心。上海沦陷后,国际上援助中国的战略物资只能在广州港入关,然后经粤汉铁路运到武汉,再转运内地,是外援物资转运的枢纽。日本政府及其中国远征军总部都预期,一旦占领武汉,就会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摧毁中国政府;切断国际援助中国战略物资的通道,迫使中国停止抵抗,完成日本  相似文献   

3.
《小康》2006,(1):13-13
从不接受外援,到接受援助,到现在对各国提供广泛援助,中国的变化受到瞩目。  相似文献   

4.
盛况 《现代领导》2001,(10):29-29
由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和日本日中关系学会共同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援助的“亚太地区与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9月22日在同济大学开幕。研讨会以政治与外交、经济与合作、文化与交流三个专题,结合历史认识、台湾问题、中国入世后的经济合作、留日学生和华侨在中日关系中的作用以及新世纪中日关系的走向和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讨论。日本前驻华大使中江要介率领日方学者与会,来自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5.
正人道主义援助是一个在东西方都有着悠久历史的思想理念和实践行动。现代意义上的人道主义援助是在国际援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自"二战"以来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现象。当下,国际社会对人道主义援助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国际人道与发展事务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正在日益成为新型国际治理体系和国际政治安全议程中的关键议题。总结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经验,梳理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开展所依托的平台和框架,是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方政府开展绩效评估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多重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政治上有国际经验的借鉴与启示.行政改革与中央政府推行服务型政府的权威导向.地方政府提高绩效的责任感与其行动空间的扩大:经济上有加入WTO后提升政府能力的压力.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要求.解决财政困境的需要;社会上有理论探索与地方政府的实践探索互动,信息公开、电子政务提供载体:文化上有公民主体意识的增强.“管制”理念向“服务”理念转变,法治意识日益强化等.  相似文献   

7.
2016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有重点地推动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也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升级版。自2013年该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参与的国家与国际组织已达100多个,我国与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与20多个国家开展产能合作,  相似文献   

8.
近期,静安区机关党工委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区级机关党支部书记培训。区级机关42个部门46名党组织书记参加。 培训班旨在帮助支部书记提高政治理论素养、机关党建业务能力和服务区域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员素质”工程,推进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为实现“高起点、外向型、国际化”,坚持双高战略,打造国际静安的发展思路,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9.
唐祺 《理论月刊》2000,(9):38-40
导致一国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有本国的政治与经济制度、产业结构、发展战略、市场秩序等“金融基础”方面的缺陷。我国与亚洲金融危机国家国内“金融基础”领域风险形成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点。相似性主要是政治上的某些特权和腐败行为对金融运行构成不良的权力干扰,经济发展上的缺陷动摇了金融稳定的根基。不同点主要是政局稳定性不同,因而金融运行的政治环境有区别;经济结构不同,对金融风险的调节能力有差别。建立健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视经济增长质量,提高金融风险意识,才能巩固国内“金融基础”,以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0.
袁骝骢 《创造》2001,(1):46
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联合发文,决定在 2000年第三季度集中时间,利用胡长清等重大典型案件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这与我们正在开展的“三讲”教育“回头看”活动结合十分紧密,再结合到贯彻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央从严治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狠抓反腐败工作的决心。   江总书记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概括为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生活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是我国社会生活众多变化的突出…  相似文献   

11.
台湾经济“全球布局战略”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经济“全球布局战略”就其经济向度而言有积极的一面 ,但由于台湾当局在两岸经贸关系上掺加过多政治考量 ,致使台湾经济“全球布局”和“两岸经济一体化”由本源的一致性趋向现实的对立化。从国际政治经济学、地缘经济学理论考察 ,台湾经济“全球布局战略”具有一定的经济合理性和政治“劣根性”。台湾经济要真正实现“全球布局” ,就必须顺应市场规律 ,务实地推进两岸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政治战略是指对政治发展问题的总体性政策。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家,总是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以革命家的战略眼光,从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周边环境的重大变化中,全面分析各种矛盾运动,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政治战略。邓小平政治战略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政治战略的巨大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促进了国内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因此,本文试图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着重从历史与实践的结合上,对邓小平政治战略的根本原则、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及重大理…  相似文献   

13.
今天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其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既不同于60年代的“三线建设”,也不同于80年代初期东部沿海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国家固然会对西部地区加大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但这并不同于计划体制下的“输血”,而是要为西部地区提高参与国内外竞争能力创造条件;东部地区固然也会支持和帮助西部地区,但这种支持与帮助更多的是一种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互补和共同受益。因此,西部地区要转变观念,克服计划体制下的“等、靠、要”思想,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条件和投…  相似文献   

14.
试论江泽民国际战略论述的理论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在气势恢宏的战略谋划和卓有成效的外交实践中 ,提出了一系列国际战略新论述。首先 ,在国际战略全局形势和发展趋势的判断上 ,提出了对当今时代主题、国际关系根本特征、世界格局和经济全球化等问题的全新认识 ;其次 ,对我国的国际战略地位和作用作出新的判断 ;第三 ,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对我国国际战略政策理论作出一系列创新和发展。包括国际战略指导思想、国际安全观、建立国际新秩序、履行大国责任和义务、调整改善大国关系、防止“西化”、“分化”、增强综合国力等等 ,从而形成了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战略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一、世界战略格局走向多极化,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俄罗斯面临着经济困难和政局不稳的窘境,无力与美国正面抗衡,美国作为谁一超级大国,妄图凭借其经济、科技、政治、军事等综合实力,建立由它领导的“单极世界”。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已呈不可阻挡之势。当前,世界格局呈现为“一超多强”的态势,“一超”是指美国,“多强”则是指欧洲、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国际战略力量。虽然美国的实力明显高出一筹,但美国与其它“极”之间存在着矛盾,面…  相似文献   

16.
“走出去”战略,主要是指国家鼓励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内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到国外特别是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以实现从产品到要素,从资本到技术全面地、主动地进入国际市场。“走出去”的目的在于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实行“双向开发”。‘徒出去”战略的提出,是以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为客观依据的。首先,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来”为主。这种以引进为主的开放战略,使我国的经济逐渐与…  相似文献   

17.
扶贫开发怎样走好国际合作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逐步在扶贫开发领域与国际社会进行合作,到20世纪90年代,这一领域的合作获得大规模发展,合作方式逐渐多样化。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社会援助战略的调整,我国与国际社会在扶贫领域的合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不利于将外资力量引入我国扶贫开发领域,所以我国需要不断探索与国际社会进行扶贫合作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人大论坛》2009,(3):44-44
在2月17日上午举行的全国工会“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全国总工会决定,开展全国工会“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全总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对全国工会“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进行了部署,“其中拟实现就业援助的人数达到500万人以上;提供维权服务、生活帮扶的人数达到500万人以上;通过加大工会组建力度,新发展农民工会员500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19.
《思想工作》2008,(11):22-22
刘复生在《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作为一项国家意识形态战略工程,严格意义上的“主旋律”文化产生于1990年代初,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革与政治、经济调整的历史产物。在日渐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中,国家集合、利用多种政治、经济等体制资源,试图重新在文化、思想领域内建立“文化主导权”。作为宏大的国家意识形态战略工程,  相似文献   

20.
肖兴国 《求索》2008,(8):83-84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这三大建设相提并论,强调要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战略格局拓展深化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战略格局,“社会建设”的概念也随之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社会建设的命题及其目标指向是改善民生,社会建设的提出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历史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