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奠边府战役是越南军民在抗法战争中取得历史性转折的伟大战役,也是中国人民支持越南抗击法国殖民者,打败美国干涉者的决定性战役。奠边府战役的胜利首先是越南人民的胜利,同时也是中越团结抗敌的胜利。在奠边府战役中,中越两国军民并肩战斗,共同对敌,结下深厚的战斗情谊,将中越友好关系推上了一个高峰,树立了一块光辉灿烂的历史丰碑。回顾奠边府战役的战斗历程,我们要永远牢记和珍惜两国人民这种十分宝贵的团结战斗的国际友情。  相似文献   

2.
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引起了远东国际局势的变化,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的独立、统一获得国际承认,促进了亚洲民族主义的蓬勃发展;奠边府战役提升了越南社会主义的力量,巩固了越中友谊,增强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力量;奠边府战役对越南人民抗法战争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从根本上动摇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加速了东南亚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奠边府战役是冷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值得回顾和反思。  相似文献   

3.
最近,由北京大学东南亚学研究中心和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奠边府战役暨日内瓦会议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越、法三国30余名专家学者及历史见证人参加了会议。2004年,是对越南人民抗法战争胜利具有决定意义的奠边府战役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召开50周年。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回顾和反思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成为中国、越南和法国等三个国家的学者们所关心和思考的问题。从2002年起,一些从事越南研究的法国学者开始着手准备举办纪念奠边府战役50周年的学术研讨活动,并向越南学者提出了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5月7日是越南奠边府战役胜利60周年。60年前的越南抗法救国时期,毛泽东主席等中国领导人应越南胡志明主席的请求,派出韦国清同志率领的军事顾问代表团和罗贵波同志率领的政治顾问代表团开赴越南,帮助越南抗法救国,取得了奠边府战役的伟大胜利。为回顾这段光荣历史,传承中越传统友谊,深化新时期中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5月4日,在广西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组织和指导下,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主办,广西东南亚研究会和广西社会科学院东  相似文献   

5.
1954年越南攻克奠边府击败法国殖民军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协议的签署标志着越南人民抗法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的取得是与中国的有力援助分不开的。50年后的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越两党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为各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维护本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2001年8月,原越南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将军将其两部新作赠给原中国援越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将军的夫人许其倩同志:<走向奠边府之路>(1999年出版)和<历史的交汇点--奠边府>(2000年出版).那时,韦国清将军已经逝世12年了.  相似文献   

7.
王士录 《东南亚》2004,(1):54-58
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与越南山水相连,共同边界长达1 353公里,双方间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立体交通网络相通,是我国通往越南的两个重要桥头堡之一。滇越之间有多个民族跨界而居,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在云南刚刚获得解放,百废待兴之际,云南人民就伸出了友谊之手,对越南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抗法战争给予了无私的支援。2 0世纪50年代初期,云南作为我国支援越南人民抗法战争的前线,为越南人民赢得边界战役特别是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最终促成日内瓦协议的签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回顾这段历史,对云南…  相似文献   

8.
建新 《东南亚》2004,(1):64-64
奠边府战役是越南抗法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奠边府为越南西北边境通往老挝上寮地区的交通要道,原为莱州省管辖下的一个县。县城驻芒清盆地中央。盆地长约1 9公里,宽约9公里,四周群山环抱,西部临近老挝边境。法国殖民时期它被法、美视为战略十字路口。1 953- 1 954年,越南军队乘法国远征军总司令纳瓦尔(NenriNavarre)在越北平原结集兵力进犯解放区、其他战场兵力虚薄之机,在全国各战场开展冬春攻势,连战皆捷,解放了西北地区部分城镇。纳瓦尔为挽救危局,于1 953年1 1月分出大量伞兵投入奠边府,在美国援助下,结集重兵,在奠边府地区建立防御阵…  相似文献   

9.
位于中南半岛的越南,因其战争不断,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而近年来,越南以另一种方式引起了世界的注意:那就是它在经济改革中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拟从越南经济改革概况、越南经济改革的成效、越南经济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及当前越南经济改革的几个重点等四个方面来谈谈越南的经济改革。 一、越南经济改革概况 与中国山水相邻的越南,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可以说是烽火连绵:先是经年累月的抗法斗争,到1954年取得“奠边府大捷”,迫使法国在《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上签字之后,又开始了15年抗美的漫漫长…  相似文献   

10.
奠边府战役是越军在抗法战争中发动的一次最大的兵种协同战役,为粉碎"纳瓦尔计划"和美国的干涉作出了决定性贡献.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对赢得抗法战争的全面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国平 《东南亚》2004,(4):9-15
20 0 4年是越南政治保持平稳发展的一年 ,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 ,越南稳步地朝着政治民主化、经济现代化的目标迈进。为了保证国内政治的平稳发展 ,越共中央努力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努力稳定国内政治形势 ,继续推行全方位外交 ,为越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国内政治平稳发展2 0 0 4年是越南革命史上著名的奠边府战役胜利 5 0周年 ,围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越共中央和政府举行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在国内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回顾越南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树立党的光辉形象 ,坚定越南人民在越南共产党的领…  相似文献   

12.
胡志明在中国的革命活动与20世纪越南民族的独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20世纪上半叶越南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胡志明在中国的革命活动具有特殊和重要的意义。这段历史,无论对越南人民还是对中国人民来说,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在胡志明于20世纪上半叶到国外寻找革命道路的32年的斗争历程中,他在中国活动的时间最长,达11年多。越南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1925年在广州创立,越南共产党正式成立的会议1930年在香港召开,这是胡志明在中国进行的革命活动中最重要的事件。胡志明在中国进行革命活动期间,公开和秘密举办了多期干部训练班,培养了一大批越南革命骨干,为越南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胡志明在中国期间,撰写了不下250篇的著作和各种文稿,为越南革命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和策略指导。对于加强越南革命与中国革命、越南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对于促进国际进步力量关注越南问题,支持越南民族争取独立的斗争,也具有重要作用。胡志明通过在中国的革命活动,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使中国成为越南革命可靠的海外基地。 胡志明在中国进行革命活动的历史,鲜明地反映了中越两国历史悠久的紧密关系,生动地记录了中越两国人民亲如兄弟的革命友谊。对于这段历史,中越两国人民都倍感珍惜。  相似文献   

13.
黄铮 《东南亚纵横》2013,(12):13-18
在胡志明领导越南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中国广西靖西县是越南革命的后方基地。胡志明和他的战友曾长期在这里进行革命活动,靖西县也留下了不少胡志明革命活动遗址。这些遗址和相关史事反映了中越两国人民在共同斗争中相互支持、情同一家的亲密关系,见证了中越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及胡志明主席与中NJ,,-民的深厚感情。靖西人民已经和正在对这些革命遗址进行妥善的保护和积极的利用,使其在对中越两国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中越友谊传统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接上期) 二 纳瓦尔计划与奠边府战机的出现 武元甲将军的<历史的交会点--奠边府>一书,讲述的是越南抗法战争最后决定性的一战--奠边府战役.当时印支战场的情况大致是这样:接受西北战役和上寮战役的教训,法军利用空军、炮兵的优势,建立集团据点群,赖以阻挡越军的进攻.而越军则必须加强重炮火力和建立高炮部队,提高部队攻坚素质,才有可能歼灭困守之敌.  相似文献   

15.
胡志明是越南人民敬爱的领袖,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他为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为增进和发展中越两国人民的友谊,贡献了毕生的力量。 1942年8月,胡志明为了去重庆会见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并发动和组织在中国的越侨支援越南革命,他从越南秘密来到中国,在中越边境被国民党地方乡公所的乡警拘留。1942年12月  相似文献   

16.
略论中越历史关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中越两国历史关系有信史可考的,至少在两千年以上。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内容,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广泛而又深入。近百年来,因为同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与压迫,两国人民患难与共,休戚相关,在中越关系史上写下崭新的一页。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中国人民全力支援越南人民抗法、抗美斗争,建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正如胡志明主席所说:“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相似文献   

17.
1924年,范鸿泰为了推动越南革命,在广州沙面投弹谋炸法国驻越南总督麦林,不幸壮烈牺牲。当时我国人民和广东革命政府不顾英、法帝国主义干涉,坚决保护越南革命志士和支持越南革命斗争。今天矗立在黄花岗公园内的范鸿泰烈士墓,就是当年两国人民战斗友谊的象征。尽管越南当局今天背信弃义地破坏中越友谊。但范鸿泰烈士的英雄事迹,以及我国人民当年支援越南革命的史实,是可歌可泣的,将为后人世代所传颂,本文所阐述的就是这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18.
从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署到1975年4月30日越南南方解放,越南实现国家的统一,越南人民经历了21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中国、苏联和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帮助下,在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进步的和爱好和平、反对侵略的正义力量的支持下,越南人民终于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9.
最近,由北京大学东南亚学研究中心和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奠边府战役暨日内瓦会议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越、法三国30余名专家学者及历史见证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20.
今年5月19日,是刘永福领导的中国黑旗军取得援越抗法的“纸桥大捷”一百周年。当年,黑旗军同越南人民一道,英勇顽强,浴血奋战,痛歼法国侵略者,在近代反侵略斗争史上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凯歌。今天我们重温一百年前的这一段历史,缅怀黑旗军在纸桥之战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可以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同时,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越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随,是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有着牢固而深厚的基础,什么力量都将破坏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