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7 毫秒
1.
文章认为,我国的国家所有制具有全民所有的性质,但不能等同于科学意义上的全民所有制,历史和实践证明它符合国情,具有优越性。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应该是借鉴企业法人制度,沿着“两权分离”的思路,进一步推进国有制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经营权真正到位,以建立中国的企业法人制度。文中还对“私有化”、“企业所有权论”、“商品经济不能与公有制衔接”、“国有企业之间不存在真正的商品经济关系”等观点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2.
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国有企业所有权、经营权的分离原则以后,法学界就有人提出要“弱化所有权、强化经营权”,甚至提出将国有资产适当优惠地卖给本企业职工,进行国有资产私有化的“改造”,并且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公营财产的私有化为“借鉴”来构造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模式。我  相似文献   

3.
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法学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吕银 《河北法学》2005,23(4):27-29
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出路不在于通过改制"国退民进",也不在于国有资产私有化。惟一的出路在于以平等独立的物权理念,建立统一、独立的财产利用制度,并通过立法对国有企业经营权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柯浪 《法人》2007,(5):38-39
在私有化的事实面前,国有企业是否应当改制或私有化的问题失去了意义,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规范改制和私有化争论是否需要改制已无意义《法人》:目前,国有企业的私有化的形式主要有哪些?胡景北:主要有四种形式:第一,国有企业上市,通过证券市场出售一部分国有资产给个人。这一做法虽然在上  相似文献   

5.
张力 《法律科学》2010,(5):154-168,F0003
当代俄罗斯民法中的单一制企业拥有"商业公营造物"的主体地位。这一具有"过渡"特色的主体形式是在批判继承苏联法律传统中国家企业法人制度与功能的基础上,在反思与整饬俄罗斯内部私有化时代法人制度弊端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对公营造物法人民法调整的结果。其主要价值在于既保障待私有化国家企业(一般单一制企业)资产的价值安全以及日后私有化利益公平分享,又促使不得私有化国家企业(国库企业)公共性目的优先实现,还预设了未来俄罗斯企业经济在公私领域间过渡体制。这些都使被归为向市场经济过渡性法人类型的单一制企业,因与法制化的社会经济转轨进程,乃至与后转轨时代的社会体制紧密联系,而无法被跨越与替代。这对国有企业改制进入攻坚阶段的当代中国应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产权法律性质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认为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不是所有权而是经营权。因为反映着所有制内在精神的所有权完整性、排他性决定了国有企业不能对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所有权。而根据中央精神和现行法律规定经营权本身能满足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需要,应承认企业依法享有经营权。用真正落实企业法人经营权来抵抗非法干预。  相似文献   

7.
论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胡建生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又一新的尝试。有人认为通过股份制改造能使国有企业真正实现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分离,使国有企业彻底摆脱作为政府主管部门附属物的地位,为企业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8.
国家所有权与国有企业经营权的分离。推动着企业经营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两权分离的实践和理论,都还不够完善、成熟。我们认为,国家同企业之间的财产关系与行政隶属关系、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互交错联结,组成了一个全方位,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国有企业改革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全面考察了俄罗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础上,总结了改革的成败得失,指出:全盘私有化不符合经济规律,国有企业改革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保持国有经济相对较高的比重;应加强对国有大型企业的扶持;股份制是改革国有制的有效形式,“职工股份制”不利于大型企业的发展,股份出售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10.
《法律与生活》2014,(9):44-44
铁路、电信、石油,这些在国人眼中好像天生的国有企业,在英国却是以私有企业的面孔在市场竞争中立存。英国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已经进行了30余年。在这期间。众多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百废待兴的英国立过汗马功劳的国有企业,纷纷被政府撒手推入市场,以消除国企发展“瓶颈”,激活经济活力。  相似文献   

11.
根据民法学界的主流观点和《物权法》的规定,在国有资本经营领域,国家对国企享有的"国家所有权"是一种物权。这一观点违背"资本不是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无法解释国有资本领域内劳动者(国企职工)的法律地位,也与诸多部门法制度和我国的现实相冲突。从物权法律制度和理论上讲,国家既不可能对投入国企的财产享有所有权,也不可能对国企本身享有所有权。实际上,此等"国家所有权"乃是国家通过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而享有的对于国企的控制权和剩余(价值)索取权,是一种经济公法领域中的公权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由国家直接投资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法律性质应是国家拥有所有权并授权企业进行经营管理,企业拥有经营权;而大多数国有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法律性质则应为企业法人财产权。  相似文献   

13.
张武  尹经宇 《现代法学》2002,24(3):73-77
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改革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一条全新思路。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对国有企业产权及其改革进行经济与法律分析 ,结合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一系列主要问题 ,旨在提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国红 《政法学刊》2000,17(3):36-38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组建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债转股,学者们将这一工作称为一种“双赢”——化解金融风险,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但是在债转股实践中,资产回收风险依然困扰着国有商业银行。本文具体分析了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化解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唐俐 《行政与法》2010,(4):22-25
包括海南农垦在内的全国农垦经历了丰富的制度变迁过程,其农地制度也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统一的公有公用到职工家庭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变化。目前我国农垦农地制度在农地国有资产营运、监管、土地承包经营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应采取明确农地国有资产行使、监管主体、建立国有农地承包经营制度等措施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出现的种种弊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主要设置了三种法律管制措施——交易对象管制、交易方法管制和交易程序管制。实际上,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的弊端主要来自于管理层与国有产权人、其他产权竞买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法律管制也主要应当以防范管理层利用信息不对称谋取自身利益为限度。由于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程序的管制措施已经足以防范上述弊端,法律管制也应当主要以交易程序管制为限度。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应坚持什么体制,如何经营管理,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应采用怎样的人才管理模式,一直是经济学家、企业领导者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系与社会认知系统"等国有企业人才管理的宏观思路和策略构想,以此为研究国有企业人才资源管理模式的改革提供参。  相似文献   

18.
业主投票权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慧宇  宋育欣 《行政与法》2004,(12):120-12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私有住房越来越多,业主们的权利意识也在逐渐增强,旧有的物业管理方式的弊端日益显现,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国务院制定了《物业管理条例》。但是,对于决定业主权利行使的业主投票权问题仍未具体明确,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庆海 《行政与法》2004,(10):111-114
所有权是私法上的概念,而国家所有权兼有公法及私法上的特性,这使得研究国家所有权变得复杂。文章以国家所有权概念为切入点,分析国家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内容、行使及国家所有权保护等相关内容,旨在丰富我国国家所有权理论,以期有益于我国今后的物权立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之实践。  相似文献   

20.
陈醇 《法学研究》2010,(4):86-99
权利的合成、分解和单纯结构变动是商法中的常见现象,这些现象呼唤一个权利结构方面的理论。结构是权利的重要参数,具有无限性、独立性和整体性等特征。权利的合成、分解和单纯结构变动既可能诱发权利的质变,又可能改变权利的功能,这两点已经被商法广泛运用。权利结构的设计应当是商法乃至整个私法的基本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