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程颢和程颐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义利观思想对当时及后世影响都很大.他们的义利观是在北宋王朝特定的背景下诞生的,当时商品经济发展迅速,阶级矛盾尖锐,同时还面临着深刻的民族危机,在理论上主张“王道”,反对“霸道”,发挥了孟子的“内圣”思想.在义利观的内容方面,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这一命题,从而把义利之辩、理欲之辩、公私之辩融合在一起,成为他们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二程的义利观思想对我们今天依然有很复杂的影响,我们要辩证看待.  相似文献   

2.
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法治的一个学派。所谓“法治”,就是要求以法治国,即要求用国家颁布的法律和法令作为最高准则,来管理国家和治理天下。这个思想,与儒家的“人治”思想和“礼治”思想很不相同。由于法家的代表人物大多是各个诸侯国的当权人物.他们既是管理理论家,又是管理实践者,因此可以说,法家学派是当时与现实的社会管理活动结合得最紧密的一个管理哲学流派。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代,“国”和“天下”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古代的分封制下,诸侯的封地称为“国”,整个华夏大地称为“天下”。秦始皇灭了诸侯国,统一了全中国,也就是统一了“天下”,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此后,“国”,“天下”两个概念所指的范围归为一,天下即全中国,中国即天下。古人尚不知有外国,有“世界”,故古人用的“天下”这个概念,不等同于现在的“世界”这个概念。《国际歌》里唱的:“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个“天下”,是泛指“世界”,不是指某一国。这个用法是有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把阿房宫的瑰丽、豪华、奢侈,秦始皇的骄横奢侈、民不堪命写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字字铿锵、句句有力。秦王朝本想从“始皇”到“二世”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天下永远是他们的,哪知到了秦二世,就来了个“楚人一炬”,整个阿房宫化做焦土,秦王朝也就土崩瓦解了。秦始皇这位“独夫”天下归我、继世永昌的美梦,一下  相似文献   

5.
1991年董喜成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便回到老家河北邯郸市武安县,创办武安市聋儿语训班,成为武安特殊教育的拓荒者之一.当时,招收了9个聋儿,借居于一个小旧院,既要给孩子们语训,又要给他们做饭洗衣,孩子想妈妈了还要搂着哄着他们入睡,可谓“亦师亦母亦父”.那段日子里,他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几乎24小时“泡”在孩子们中间.他对孩子们“热”了,就“冷”了刚谈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周易》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有关商业问题的思想。《系辞下传》载有:“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非常明确地反映了当时繁荣的商业现象。而《周易》的“变动不居,周流方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的变化思想,对我们研究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有借鉴意义,无怪国外经济界也很重视对中国《周易》的研究和应用。由于《周易》文辞古奥,含义  相似文献   

7.
<正>2003年在“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修缮的过程中,有一个镜头至今令当时刚刚调任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副主任的钱伯皓记忆犹新:孤山之上那座“全贮湖山在目中”的著名楼阁——四照阁的下面凉堂之间支撑四照阁的大梁几乎被白蚁蛀空,整个四照阁几乎没有必要的支撑,变成了“空中楼阁”,这座著名的老楼岌岌可危……这,也许就是“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当时境况的一个缩影。2003年,是这个百年名社的生死分界线。一种选择是继续固步自封,或许仍可以延续着当时的奄奄一息,积重难返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社会理想是人们对于未来社会的美好构想,它集中地反映着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或个人的政治主张、经济要求、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总集,该书在继承和发展《老子》思想主旨的基础上,建构了“建德之国”、“至德之世”等理想社会模式。对于这些构想,不少人往往斥之为倒退的社会史观,认为其反映了没落阶级的情债。愚意却以为,该书以托古言志的传统方式,抨击当时的社会弊病和罪恶现象,提出天下“共利”、“共给”的经济要求,倡导“帝王无为而天下功”的社会管理原则,追求“至仁无亲”、“忠信尽至而无求”的…  相似文献   

9.
天下黄埔是一家,这是我们黄埔同学经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七个字,但却高度概括了我们同学之间所拥有的共同感情、共同事业和共同目标。近年来,我本人和市同学会与台湾、港澳及海外黄埔同学有着比较广泛的交往和接触。在这些交往和接触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天下黄埔是一家”这句话的份量。它不仅被大陆的同学们奉为圭臬,而且台湾、港澳及海外的黄埔同学也非常认同,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去年11月,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组团访问上海,我们接待了他们,当时访问团与上海的黄埔同学举行了座谈。我记得团长谢元熙将军有一段非常动…  相似文献   

10.
蔡桂如 《前沿》2009,(12):198-200
作为明时代杰出的思想家,阳明立“心”学,教人“去恶为善”,是为了稳定统治秩序,实现“天下一家”的理想社会;王艮倡“身学”,教人“修身为本”,是为了重建社会秩序,实现“人人君子,比屋可封”的王道社会。他们“心”忧天下、“心”装百姓,把自己的命运与社会安定紧密相连。研究和学习他们的光辉思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安北江 《思想战线》2023,(2):123-134
古代中国的“天下秩序”与“国家秩序”建构理论,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与传承性,且贯穿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宗法式与地缘式的“天下秩序”理念,是古人诠释世界和维系国家政治安稳的核心思想。二者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了王朝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中华文明核心体的形成和族群意识的凸显,是“天下秩序”得以传承与变革的基础。“国家秩序”和“国家政治体系”的建立,是古人想象“天下秩序”崩塌与重构的结果。在“国家秩序”建构中,“一统观”与“正统观”成为主体民族政权角逐天下后的政治意识。中华文明的主体性与“天下秩序”理念,形成历史上的“中国精神世界”,最终成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向心力。为此,历史上的主体民族政权,以“中国”为核心的天下一统理想才得以实现。阐释古代中国“天下秩序”理念的传承与变革,对进一步理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间接回应了用西方民族国家理论来倒叙解构历史中国的舛误。  相似文献   

12.
刘铭恒 《现代领导》2007,(10):44-44
世有名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尽管很多统治者也都懂此理,顺乎民心才能得天下,但就是得不到民心,常常倒是众叛亲离失天下。元人欧阳玄曾指出:“得土地易,得人心难。”难得民心的原因固然有许多,但首先有一条,就是不少统治者根本不知民心。他们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叫人望而生威,敬而远之;一些官员又狐假虎威封锁民声,  相似文献   

13.
峨嵋之光     
早就听说“峨嵋天下秀”。那时候,连环画里说,峨嵋山是由从和尚画的一幅画里跑出来的四位美丽姑娘变成的,就像少女美丽的面容和弯弯的秀眉,所以称为“峨嵋山”。多么神奇美丽的传说,当时感觉那么遥远,那么令人神往。后来,读了点诗,有唐代诗人李白的“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相似文献   

14.
《创造》2008,(7):5-5
一百年前,“奥林匹克”这个事物出现在刚刚“睁眼看世界”(毛泽东论魏源语)不久的国人面前时,这个词,大约是可以跟当时中国之外的生产力相对比较先进、科技文化相对比较发达的那一部分世界划等号的。认识和接纳“奥林匹克”,意味着向来以自己为天下之中心的中国人知道了世界是一个大家庭,而谁也不是中心,只是其中的一个成员而已。当时的国人,也一定渴望办一次奥运会,可惜,彼时之中国,神州积弱,民生凋敝,这只能是一个梦。  相似文献   

15.
芮芝  贺亚生 《人权》2005,(2):46-49
孤残孩子能走入社会吗?他们能比在福利院过得更好吗?他们能够得到“爸爸”“妈妈”悉心的关爱呵护吗?只要你到北京市大兴礼贤镇家庭寄养指导中心亲身感受一番,亲眼看看“家庭寄养”中心孤残儿童的生活,你的疑问就能得到肯定的答案。在这里,你将看到“有了家”的孤残儿童们所得到的真挚的人间温情,你会为这些孩子们庆幸,真诚祝福他们真的有了“一个家”,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父母”。你将真正感受到,大兴家庭寄养指导中心主任马凤英为实现“愿天下孤残儿童都能找到一个家”的美好愿望所做出的奉献和取得的成果,为她那颗充满爱的拳拳之心而深…  相似文献   

16.
辛文 《今日广西》2007,(4):56-57
东汉末年的三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魏、蜀、吴三家,为争夺天下,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搏斗。“若建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三国的创立者都知道人才对他们功业极端重要,他们在争夺人才中争夺天下,在争夺天下中争夺人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三国的纵横捭阖,军事较量,也是一场争夺人才的大战。曹操知人善任,宽宏大度,讲求民主,在革新吏制中选贤任能,使用得当,为后来取得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徐洪波 《前沿》2012,(14):167-168
毅然揭开辛亥武昌首义革命序幕的是湖北新军,尽管革命不是由军人倡导的,但他们政治态度的转变却成为迫使清帝逊位的关键因素.1903年至1906年间的湖北革命运动是当时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的学生运动的一部分.激进的学生领导了这一阶段的革命运动,他们组织研究会和各种社会团体,积极从事反清活动.湖北革命运动的特殊性表现在它从一开始目标就对准“为争取军队而斗争”,这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首次采用的策略.在革命运动早期,大批加入新军的近代知识分子在军界和学界之间起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向东和张向宁是互联网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兄弟俩,他们各自的“网络王国”中国万网和天下互联分别人驻相邻的两座大厦。由于在销售、客户反馈等业务上,双方互有参与,中国万网和天下互联的办事员经常往返于这两座相距不到5公里的大厦,而他们也早已清晰地了解彼此老板的秉性:哥哥张向东比较低调、谦逊,弟弟张向宁比较活跃、创新。  相似文献   

19.
戊戍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在其子陈三立和同僚黄遵宪、熊希龄、徐仁铸、江标、谭嗣同等维新派人士的支持、佐助之下,积极响应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的政治主张,努力擘划改革,极力推行新政,鼎力振兴湖南;试图以湖南为基地“营一隅为天下倡,立富强根基,足备非常之变,亦使国家他日有所凭恃”。因而使得素称守旧的湖南“风气盛开”、“日新月异”,“湖南新政时为全国各省之冠”。当时,不少国际人士亲临湖南观光,引日本萨摩,长州诸藩以相比,赞誉“湖南之治称天下”。陈宝箴治理湖南“实有其业绩”,是全国各行省督抚中“推行新政最力之一员”,被誉为全国  相似文献   

20.
在电视娱乐节目风生水起之际,青年群体作为电视奇观的重要参与者与制造者,其社会特性日趋明晰.他们在全息镜像的强力表达之下,崇尚无拘无束的社会状态,敢于挑战当今社会的各种规则,通过富有“标签性”的形式意义实现表达青春、张扬个性的“集体无意识”价值归宿.内心渴望与现实境况交织之际,青年人疏离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矛盾性昭彰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