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便开始了在这个纷纭复杂、多姿多彩的社会中的生命历程.人在婴儿时期,还只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必须经过一个从"自然人"演化到"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社会化是贯穿人的终生的,但人的社会化有不同的阶段.青年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指的是,社会用生活、生产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定的文化、价值观、行为模式、法律道德、习俗等教化青年,推动青年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促使青年能动地内化和发展社会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活动过程.青年社会化的内容大体包括四个方面:(1)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2)掌握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2.
浙江是一个教育大省,每年青少年就读高等院校的需求量很大,家长和学生期望值也很高。为适应飞速发展的形势需要, 1998年经浙江省教委批准,由共青团浙江省委主办的旨在培养新世纪青年人才的民办高等学校——浙江青年专修学院成立了。前不久本刊记者就此访问了该院院长傅忠道,从中感受到一个教育工作者为新世纪培养青年人才的真切之心。 面向社会 设置专业   作为省教委批准的第一批高教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单位,如何做到使学生获得学历的同时尽早成为社会有用人才,这是办学之初院领导班子首先面对的问题。傅忠道院长认为,作为一所民办…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成为铁路企业新员工的主要来源.他们作为知识型青年人才,是企业人才的生力军,是企业未来的希望.如何培养好使用好走进企业的大学生,使他们人尽其才,扬长避短,充分为企业所用,进而成为企业发展的栋梁之才,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4.
英国的年轻人高中毕业以后是上大学,还是参加工作或是失业?他们的心态如何?他们生活方式有什么特征?他们是如何找到工作的?失业对他们又有什么影响?本文将作简要的介绍.上大学还是参加工作据80年代英格兰与威尔斯847所国立中学12500名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有32%的学生继续升入高等学校深造,29%的学生开始工作,17%的学生在青年培训规划中接受职业培训,15%的学生失业.虽然,继续深造是最受欢迎的选择,这种选择在16岁的女孩中最明显地显示出来.对每一个高中毕业生来说,是继续上大学还是参加工作,要作出选择是比较困难的.各种各样的人都对学生在作这一选择时施加他们的影响.影响大小的排例顺序是:家庭、学校教师、专业教师、人事部门的官员.但不论谁提出建议,一般趋向都是认为继续受教育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创办于一八九八年的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有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几十年来,北京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他们之中有不少人已成为著名的科学家、教授和社会活动家。治学严谨的优良学风,影响着这座大学城里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如今,一万二千多名朝气蓬勃的青年,正在这里孜孜不倦地学习。紧张、愉快的周末周末是人们休息的时候,北大许多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却利用这个时间进行苦读。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时针已指向八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现阶段青年人才的特征入手,阐明了青年人才对于企业发展与竞争的重要性。文章认为青年人才的引进、教育培养与使用是一系统工程。其中青年人才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青年人才的培养应该从给他们以学习进修机会和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入手。使用好青年人才必须遵循一定的用人原则,通过各种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给青年人才创造一个既宽松又严谨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里成长。同时对企业如何留住青年人才也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论农村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昊 《求索》2004,(10)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也是人生重大的转折点。如何迅速适应新环境 ,对于刚从中学迈入大学校门 ,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来说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刚从中学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讲 ,大多初离开父母 ,开始独立面对大学生活 ,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适应的很好 ,就能在以后的生活中 ,顺利完成学业。如果适应不良 ,人的主观世界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和负性情绪体验。对于农村大学新生来说 ,他们学习刻苦 ,意志坚强 ,与人为善 ,大部分有很强的上进心 ,但走进大学后 ,面临着高昂的学费、文化背景的差异和以后的…  相似文献   

8.
1949年7月6日,伴随着全国即将解放的隆隆炮声,迎接着黎明前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济南市团校在伟大的历史转折中诞生了。由此开始,她承担起为共青团事业培养干部和青年人才的双重使命,也成为全国建校最早的团校之一。从这一天开始,一批批风华正茂,心怀远大的有志青年聚集在团旗下,作为党的后备军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有生力量,经过火热的团校学习生活的锻炼,从这里走向各条战线,成为国家建设事业的骨干。  相似文献   

9.
教学一得     
第一堂政治课讲什么学生不重视政治课的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社会原因而外,就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内容和意义并不明了,对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缺乏了解。于是学习起来无兴趣,无目的,也无劲头。然而,当代的青年学生,却崇拜那些知识渊博、有才华、有成就的人。他们心中的英雄是人才。根  相似文献   

10.
当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后,青年就开始从网络获取社会政治信息,当代青年熟练的网络技术也为他们的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有效基础.在网络上的参政议事,是当代青年人最欢喜的表达心声的一种形式.网络参政议事正在成为当代青年社会参与的重要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多媒体网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便利的条件,使得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成为普遍现象.本文分别从基于个性化的、协作式的和研究性的三方面来探究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创建新型的大学英语教与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王骥 《中国青年研究》2004,(10):145-149
大学第一年是青年人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的转折。1998年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发布的《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里指出,在这一时期,大学应该做好两方面工作:其一,要使第一年成为学生由高中、家庭进入大学这一更为开放和独立的世界的桥梁;其二,要通过前景展示激励学生。如果大学没能在这两方面发挥好作用,那么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体验就可能会面临危机。但是在我国的大学,指导新生学习却“常常是被忽略的问题”,并无“特别的手段”来指导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学习课程,如何开展学术研究,如何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何与老师…  相似文献   

13.
唐任伍 《人民论坛》2012,(18):58-59
敬畏,是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的底线。正是因为有了敬畏,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当前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安,重要原因就是部分人没有敬畏之心,为所欲为,胆大包天。有了敬畏之心,人才不会忘乎所以,无法无天。可以说,"敬畏之心"是公民社会的基础,是民主、自由的前提,是拯救社会溃败的良药。让"敬畏"成为社会的一种准则,整个社  相似文献   

14.
当代青年以80后、90后为代表充满争议,作为有知识、有文化的群体,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却存在令人不太放心的一面,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社会和教育工作者应辨证分析青年边缘性问题,积极寻求青年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把握青年群体特点并加以引导,使青年真正成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5.
侯丽娜 《前沿》2010,(11):199-200
由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原因,高职院校不少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学校应正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使他们成为既能适应学校生活又能适应社会环境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谭胜 《公安研究》2012,(3):76-81
大学理念是一所大学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所秉持的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在传承中演进。大学理念的现代寓意一是社会需求,二是精英教育,三是大学传统。警察院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或训练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首先具有大学的普质性,又有其特质性。创建国际一流警察大学,一要确立办学定位,成为警务智力资源的集散地;二要确立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应用型警务精英人才;三要注重社会形象塑造,凝聚自身办学特色与大学传统的合力,提高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一)《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指出:“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人才。”近几年来,公安大、专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正在兴起,并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公安大、专学生是在校学习的人民警察,是未来公安战线的各种专门人才。对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等方面都必须提出比之普通大、专  相似文献   

18.
特殊儿童由于环境、性格、家长教育等原因,往往会受到社会的孤立,加上他们生活圈子相对狭窄,大多比较内向、自卑、急躁、胆小等,他们交往能力也弱,不容易合群,不愿意参加任何活动,他们害怕新鲜事物和新奇的对象包括陌生人。有句俗语说:一切从心开始。心,是人与人沟通的基本条件。要让特殊幼儿主动与普通人交往,融入到这个社会中,首先要找到问题在哪?根据问题对症"下药"。逐步培养特殊儿童自信心理,让特殊儿童充分相信自己,要有耐心地引导他们,还要有爱心地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感受到别人的爱。  相似文献   

19.
<正>大学是干什么的?不同人有不同理解。曾经在几十年中,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具体实施上,有不同理解。有的当政者提出要培养"奋发有为的驯服工具",即要把成批大学生培养成"为我所用"的人才;有的则提议要培养"听话、出活"的人才;还有的把大学定位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至于教师和学生则又有不同理解,有的教师为了生存需要发表论文,把研究生当作生产论文的劳力;有的学生把自己当  相似文献   

20.
洪牧 《前沿》2013,(22):118-119
近一段时期,不断有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不良事件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学习效率,而且关系到高等院校合格人才的培养.本文阐述了心困生的界定范围,对心困生详细分类和成因分析,并致力于探讨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位联动的帮扶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