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隐性冲突话语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艳玲  杨文秀 《求索》2013,(12):153-155
隐性冲突话语是双方在交际目的冲突的情况下,以隐蔽的方式表达各自目的的话语。其后期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在交际双方使用隐性冲突话语未达到交际目的且坚持达到时.隐性冲突话语发展为显性冲突话语:二是当交际双方或其中一方放弃、转移、搁置、中断目的时,隐性冲突话语随之结束。  相似文献   

2.
杨文秀 《前沿》2013,(19):24-28
隐性冲突话语是交际双方在交际目的冲突的情况下以隐蔽的方式表达各自目的时所使用的话语,亦简称为“戴着面纱”的冲突性话语.本文通过分析影视文学作品中的实例,发现了隐性冲突话语常见的“面纱”,即各种修辞手法.本文最后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及其理性概念,解释了隐性冲突话语产生的理据.  相似文献   

3.
青年话语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冲突及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文化变迁导致的话语方式的变迁,特别是青年群体话语方式的变迁使得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时常出现话语冲突的尴尬,严重影响了在青年群体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哈贝马斯“对话式”话语及其“有效性”要求为缓解这一冲突提供了有益借鉴.饱含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的“对话式”话语将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新的应然面向.  相似文献   

4.
元话语的识别应采用"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标准,语法元话语就是在此基础上识别出来的元话语的重要成员之一。语法元话语分为语篇语法元话语、人际语法元话语和语篇/人际多功能语法元话语。在目的导向的对话性元话语理论基础上,三类语法元话语在立法语篇中得到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张婧 《人民论坛》2020,(9):124-125
新媒体时代粉丝经济蓬勃发展,加强粉丝社群的管理是网络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任务。我们需要对粉丝社群保持关注,及时了解粉丝诉求;通过加强对网络娱乐媒体的社会监督和法律管制,从源头上遏制网络粉丝话语冲突,进一步维护网络环境的和谐安定。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是一个社会分层多样化、社会价值多元化、价值冲突显型化的转型社会,它需要构建独立于个人、集体利益和社会普遍性之上的公共话语空间,通过观点的碰撞,形成基层民主思想,打造"强社会"形态.其突出意义在于,"强社会 强政府"的社会形态结构,更有可能保证中国的民主进程有序理性,不至休克或倒退;也才能保证中国这个复杂多元的国家自上而下推行民主时,能有不败的基底,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价值冲突.在这个新闻媒体"观点为王"的时代,讨论新闻评论如何参与构建社会转型期的公共话语空间,分析多元价值观下的新闻评论路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一、话语体系之型构关于中国话语、中国模式的讨论,近年来成为国际政界、学界,乃至企业界纷纷关注的热点,"北京共识"、G2模式等西方学者的新提法不绝于耳,此问题也是国内或左或右各种思潮冲突论战绕不过去的交锋点。中国话语、中国模式、学术话语、语语权等概念,虽难以清晰准确地定义,但首先应对其基本内涵和  相似文献   

8.
主要选取了羌族宗教表现出来的多神性和该民族的民间文学中体现的寡神现象之间的冲突所反映的话语功能的不平衡问题作为主要对象进行分析,并且确定了《羌戈大战》这一案例分析作为具体手段,针对民间文学具有的宗教权力话语和文学权力话语之间的逻辑关联性进行了探讨;同时也基于两者之间的共同发展、宗教权力话语的维系和拓展等各个角度,深入剖析了该类宗教权力话语的内在机制。采取民间文学视野可以推断出,羌族文学中具有的宗教神权是来自于该类文学权力主体拥有的话语强制力。  相似文献   

9.
刘泽刚 《新东方》2006,(12):39-44
“安乐死”(euthanasia)一词源自希腊语,意指无痛苦、幸福的死亡。它的目的在于避免死亡痛苦的折磨,改善死亡前的自我感觉状态,维护临死者的尊严。从定义看安乐死具有很大的合理性。但这种合理性却很难被法律接受。本文分析了安乐死行动结构与自由主义权利话语之间的根本冲突,并指出安乐死权利诉求长期不为法律接受的状况与这种冲突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谁之安乐死——安乐死的行动结构理解安乐死的行动结构必须首先区分“行动”和“行为”。为了界定“交往行动”(Kommunikativen Handelns)这一概念,哈贝马斯强调了“行为”与“行动”的区…  相似文献   

10.
张明媛 《前沿》2013,(16):158-159
《帝国》一书尝试通过19世纪以主权想象为中心的帝国话语政治,重塑近代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即从近代中西冲突的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角度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但这种新的话语政治研究视角始终没有摆脱结构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关怀。  相似文献   

11.
臧克家抗战时期创作的长篇叙事诗《从冬到春》的整个叙事过程中,出现了叙述对象的陡转、心理陡转与内视角叙事等三种叙事现象,它们造成了文本叙事存在着明显的罅隙。罅隙的出现透露了文本中在民族解放话语占据主流地位的背景下知识分子话语的潜隐存在,并与民族解放话语形成相互颉颃的局面。两种话语体系的颉颃,引发了对于战争中的国家民族利益与个人人性需求对立冲突这一战时现象的追问,亦将带来更多关于战争与人性的深刻思索。  相似文献   

12.
姚克勤 《前沿》2010,(10):165-167
Hyland和Tse把元话语分为引导式和互动式两类,"引导式"元话语指的是篇章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特征,是显性的语篇手段,标示话语的组织结构,把命题信息组成一个令人信服的连贯整体。本文在解释元话语及其语篇功能的基础上,从上下文之间的、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两方面探讨了"引导式"元话语的语篇构建功能,认为运用"引导式"元话语的语篇功能分析语篇的语篇构建机制,能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公共冲突解决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方法,结合作者对这一领域的观察和思考,试图勾勒我国公共冲突解决领域的研究概貌。研究发现,国内关于公共冲突解决的研究增长迅速,但研究者学缘结构较为单调,研究问题的本土化落实较好,但理论创新不足,研究的深度和质量也有待提高,此外,理论与实践相对脱节,实践较为滞后。最后提出了加强国外理论的引进与吸收,以及推进实践等两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众媒介是建构性别话语的重要场域,在日益世俗化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性别话语逐渐成为显性话语,在市场参与建构的性别话语之中,女性主义是否能够争取到发展空间?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火爆表明,女性的歧视以及男女不平等的机制并无改善,只是以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呈现,某些相亲类节目实际上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女性群体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承载着更多的身心压力,家庭与社会角色的冲突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借助文化堕距这一视角,着力剖析制度话语对青年职业女性的角色定位、日常话语对青年职业女性的角色期待以及二者之间在不同时期的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说明当下青年职业女性角色冲突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6.
法庭调解实践中调解法官的中立、公正身份和角色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庭审合一"制度下法庭调解的法官扮演着调解员、裁判员和"和事佬"等多重身份,造成法庭调解实践中机构角色与话语角色的冲突和转换,在"法理"与"情理"天平中摇摆,甚至偏离法庭调解既定的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职责。基于话语角色转换视角,结合真实法庭调解语料,分析法庭调解话语互动调解法官的话语角色是如何随着具体的调解交际语境和调解进程变化而转换,认为作为重要的调解策略之一,调解法官话语角色策略性转换需要坚持司法公正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双重功能下实现最佳调解话语博弈,避免处于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7.
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的参政党,话语参与是其履职的最重要方式.在长期的履职实践及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的过程中,民主党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话语体系和话语特点.执政党在一系列关于多党合作的文件中,从制度上为民主党派履行职能、行使话语权提供了必要的渠道和保证.在话语权的运用过程中,民主党派既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也需要把握一些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与舆论之间存在着阶级话语与全民话语、系统理论话语与日常生活话语、灌输式话语与参与式话语的话语关联,与这三个维度共同的话语关联之处即社会共同利益的契合,表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舆论之间是内在而不是外在的话语关联。在社会舆论时代,我们通过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建设,实现了意识形态对舆论的话语主导,保持了二者的内在话语关联。随着网络舆论时代到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舆论的原有话语关联发生了变化,造成阶级话语难以统领全民话语、系统理论话语被显性化网络情绪所"稀释"、灌输式话语遭遇参与式话语网络抗争等话语危机。对此,我们需要透过网络情绪把握社会现实以实现系统理论话语与日常生活话语的有效链接,需要依据网络舆情具体地把握共同利益、设置主导性议题影响全民话语,需要积极引导公众表达、讨论以化解参与式话语对灌输式话语的网络抗争。  相似文献   

19.
委托代理关系中,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冲突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由管理层道德风险行为引发的对公司价值和股东利益的直接侵害,另一部分是管理层因风险规避而投资不足造成的产出缺口,文中将之分别定义为"显性代理成本"和"隐性代理成本"。而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设计初衷,旨在统一股东与管理层目标函数的股权激励,一方面通过提高管理层为道德风险行为承担的私人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增加管理层投资决策的私人收益,理论上有助于缓解代理冲突。对2006-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证实,股权激励显著降低了显性代理成本和隐性代理成本。进一步地,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这两种代理成本在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股权激励以显性代理成本和隐性代理成本为路径,间接提高了公司业绩。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效力位阶差异性探究党内法规制定权限的科层化事项配置,旨在厘清制定不同层级党内法规的权限事项表达要旨,进而明晰相应的事项冲突弥合规范。凸显整体框架性之中央党内法规的制定权限事项更多地强调了全局性、原则性与基础性,应依循效力范围合法性原则,就其专属权限事项范围予以方向型、制度型和问题型之界分。侧重领域结构性的部门党内法规与侧重层级区域性的地方党内法规分属不同位阶,但其制定权限事项在配套规定、职责履行和特殊授权方面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应围绕该类趋同事项就各自的专属权限事项范围予以类型化界分。不同位阶党内法规亦有可能就非专属的同一类事项作出不同规定,而生成相应的显性或隐性事项冲突。可依循上位规定优位、新规定与特别规定优位、共同上级干预这三项原则来具体设定相应的事项冲突弥合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