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和维护公民文化权益的重要载体。协商民主作为我国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在"广泛多层制度化"实践中,其"平等""包容"的价值诉求、"交往""商谈"的实践特质和"批判""整合"的思维取向,契合了我国文化建设中"多元治理"的改革诉求和时代趋势。本文提出在打破"全能政府"和"超级保姆"的同时,构建"政府—社会—市场"三元文化治理主体格局,以保持三者权力结构与作用边界的动态平衡;并以协商民主的"宪政体制"框架、"双轨制"机制和"公共理性"原则为导向,以控制政府权力、培育社会组织、规范市场力量三大维度为切入点,界定各治理主体的外在权力作用边界和内在职责担当,最终实现"强公共领域""弱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提升文化治理的整体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2.
安雅丽  陆红 《前沿》2010,(15):192-195
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公共危机呈现出新的问题,如:生态环境、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养老、农村民主政治、多元文化的冲突等,面对这些问题,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化解农村社会存在爆发公共危机的隐患。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后期,旁观者围观群体性公共冲突事件的现象明显增多。不同类型的旁观者基于不同的行为动机而围观公共事件,并通过聚集围观、言语评论、情绪积累三个阶段而逐步介入公共冲突事件,从而对公共冲突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旁观者效应",使冲突升级的临界点变得更具不确定性;旁观者的规模效应,使相关管理部门措手不及;旁观者的潜在威胁,对社会秩序与稳定构成一定的冲击。因此,应从转变理念、科学有效区分"旁观者"与"参与者"、加强公共对话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和社会矛盾应急与调解机制、加强社会建设以促进多元协同治理等五个方面全方位地消解旁观者现象。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是市民参与各种类型体育活动的场所,是被"身体性话语"赋予内容和意义的公共空间.通过梳理国内外发展历史发现,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具有可达性、意象性、补偿性和互视性四个基本属性,其在参与我国现代社会秩序建构方面具有非凡的价值:首先,公正、友谊、竞争等思想观念在此空间重复推演,发展为中国民众精神世界共享的价值符号...  相似文献   

5.
培育乡村公共精神,对于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然而,在阶层分化加剧和价值取向多元的背景下,乡村公共精神缺失现象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乡村公共事务参与不足、公共理性匮乏、公共空间萎缩和公共权威弱化.破解之道在于发展乡村经济与营造乡村公共空间,推动乡村"三治融合"的资源嵌入,开展乡村社会主...  相似文献   

6.
李玲 《求索》2012,(1):71-72,206
人们总是对新事物抱以期望,自互联网发展勃兴,因其传播技术的便捷性与低成本,使得网络话语表达能够打破长久以来的少数精英对话语权的垄断。政治学界敏锐地将互联网与民主相关联,赋予网络社会帮助塑造商议民主的期望。在转型期中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日益彰显其活力与公共治理不断深化的场域之下,"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已在动摇,网络话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网络社会中公共领域似乎也悄然出现。这些都为网络民主提供了可能,然而网络民主是真实还是幻象值得商榷。本文从网民身份的辨别、镜像与现实的区分以及媒体对政治参与的影响力等方面阐述网络民主的现实性与超现实性生产之可能。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的民主执政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健 《当代广西》2005,(16):38-39
民主执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证。它通过建立畅通的民意表达机制、完善公民政治参与机制和公共决策机制、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等等,来充分体现社会多元利益的需求,最终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国家治理是有效协商与现代民主共同合法性推进的产物,"协商"和"民主"的价值融合是理解国家治理的两个重要侧面,协商治理是一个亟待成长的新公共治理范式。协商议题是衔接国家治理与协商民主的重要载体,协商治理实现了程序民主向参与式民主的过渡。公共精神贯穿于公共议题治理的全过程,对公共精神进行培养有助于强化协商治理价值理念中的公平和责任意识。因此,建构中国特色协商治理的话语体系,必须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确保"协商"在国家治理体系这一政治结构中的稳定性,以制度的科学制定与有效执行作为协商民主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协商政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导性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结构的多元分化对民主政治提出更为本质的利益要求和参与要求的形式下,民主政治的程序设计应逐渐提上日程。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及中共领导体制的内在规定性,统一战线理论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思想和制度传承,以及中国传统"和"、"合"、"中"政治文化在传习过程中对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产生的持久影响等多种因素,为现阶段进一步将传统的政治协商制度向更完善的协商性民主发展奠定了政治、社会和文化基础,也决定了以公共协商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协商性民主而非竞争性民主,可能成为当今中国多元社会中民主政治发展的主导性战略选择。发展协商政治,把商议性民主镶嵌入开明的权威政治框架内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人民日报》"寻找我们社会的正能量"系列评论,首篇文章《多元时代更需凝聚共识》指出:"当今中国,正处于大转型的现在进行时。财富的持续增长、社会的不断变动,激发出空前活跃的思想。维权意识日益敏感、利益诉求更趋多元,方此之时,共同的社会认知、道德理念、行为规则,才能保证思想的交锋、价值的角力、利益的博弈,不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