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2月16日—3月7日,印度第十二届大选分四阶段进行。竞选主要在印度人民党、国大党和联合阵线之间展开,争夺人民院545个席位中的543席(两席由总统指定英印混血儿担任)。结果印度人民党及其联盟获得252席(其中印度人民党178席),比1996年上届大选多43席;国大党及其联盟获得171席(其中国大党141席),比上届大选多28席;联合阵线获97席,比上届大选少了41席;独立人士获19席。与上届一样出现“悬浮议会”,仍然没有一个政党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大选于2005年1月31日举行。2月13日选举委员会公布了大选结果:以什叶派穆斯林领导人为主的“伊拉克团结联盟”获得约48%的选票,得票数位居第一;位居第二的是库尔德政党联盟,得票率超过25%;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领导的伊拉克民族和谐组织的得票率接近14%,位居第三。  相似文献   

3.
捷克新总理克劳斯任戚由瓦茨拉夫·克劳斯任总理的捷克新政府于今年7月4日宣告组成。这届政府是今年5月底6月初举行的众议院选举之后产生的。此次选举是1993年1月捷克独立后的首次大选。16个政党和组织参加了众议院200个席位的角逐,结果有6个政党获得5%...  相似文献   

4.
1999年4月18日,土耳其同时举行了中央和地方议会选举,4月27日土最高选举委员会公布了全国和地方议会选举的最后结果。在有21个政党参加的大国民议会选举中,共有5个政党获得超过进入议会所需的10%选票,其中现任总理埃杰维特领导的民主左翼党获得22.17%的选票,由原议会第四升为第一;古杰列特·巴赫切利领导的民族行动党脱颖而出以17.9%位居第二;上届议会第一、二大党道德党和祖国党受挫,各得15.39%和13.22%,位列第三、第四;正确道路党由原来的第三降为第五,得票率为12.03%。原议会第五大党共和民主党只得9%的选票未能进入议会。本次大选结果颇为引人注目,舆论称之为土政治的“强烈地震”。  相似文献   

5.
南非大选     
6月2日,南非举行第二次不分种族的全国大选。6月7日南非独立选举委员会宣布,非国大以压倒性优势战胜其他政党,获得大选的胜利。6月14日,新一届国民议会依据宪法选举非国大现任主席塔博·姆贝基为总统。6月16日,新总统宣誓就职,次日宣布组成新内阁。 大选结果 此次大选共有26个政党参加国家议会和省级立法机构的选举,其中参加全国国民议会选举的政党有16个,其中13个政党在议会中获得了席位。非国大获得66.4%的选票,在议会中的席位由上届252席上升到266席,但仅以一个席位之差未能获得400个议会席位中2/3的  相似文献   

6.
2010年大选是巴西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现再民主化以来的第6次大选。依靠卢拉政府的卓越政绩,执政联盟在大选中获胜,其候选人罗塞夫当选总统。执政联盟扩大了自身在国会众参两院的席位优势,它控制的州长职位也超越反对党联盟。本次大选进一步表明,中间和中左立场的政党成为巴西政治舞台上的主导力量。劳工党和巴西社会民主党在巴西政党格局中的作用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印度举行第11届人民院选举。印度人民党获161个议席,为第一大党;国大党次之,获140个议席;全国阵线一左翼阵线联盟(大选后更名为联合阵线)排名第三,获128个议席;其余议席为地区小党和无党派人士分获。虽然国大党从执政的宝座上跌落下来,但是没有一个政党获得单独组阁所需的半数以上席位。  相似文献   

8.
1996年6月30日,蒙古国举行了国家大呼拉尔(议会)第二届全国直接选举,执政的人民革命党惨败,反对党民主联盟获胜。 一、大选情况 全国121.7万选民按《选举法》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在76个选区各选出一名议员。由于蒙古国现为多党议会制国家,各种政治力量都视议会大选为至关重要的大事。参加竞选的,除人民革命党(前共产党)外,另有11个政党,其中主要反对党民族民主党、社会民主党、绿党和宗教徒民主党组成的竞选联盟“民主联盟”被认为是唯一堪与人民革命党抗衡的力量。各党共提出候选人315名,其中人革党74名,民主联盟76名,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165名。大选前,各种政治力量一致认为,胜方仍是人革党,但选举结果民主联盟却是大赢家,获50席;人革党获25席;无党派人士1席。这宣告了人革党自1921年革命胜利后连续执政75年历史的终结。  相似文献   

9.
2011年12月16日,吉尔吉斯斯坦社会民主党、共和国党、尊严党和祖国党签署联合协议,成立议会执政联盟(在议会120个席位中拥有92席,超过3/4)。12月19日,包括原过渡联合政府第一副总理奥穆尔别克·巴巴诺夫(OmurbekBabanov)在内的五名候选人角逐总理职位,经过议员们的秘密  相似文献   

10.
从以色列大选看以政局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 1月 2 8日 ,以色列举行第 16届议会选举。沙龙领导的利库德集团以绝对优势 (38席 )战胜工党 (19席 )。 2月 2 8日 ,沙龙经谈判与“全国宗教党”、“变革党”和“民族联盟党”组成第 30届政府。此次大选结果显示 ,以色列政坛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首先 ,以利库德集团为首的右翼势力大获全胜 ,在议会 (12 0席 )中席位高达 6 9个。利库德集团继 1999年议会大选惨败 (仅得 19席 )后东山再起 ,以两倍于工党的席位大打翻身仗 ,跃居第一大党。 2月 6日 ,在选举中赢得两个议席的“移民中的以色列”党并入利库德集团 ,使其在议会中的席位达 4 0…  相似文献   

11.
李超 《国际资料信息》2012,(1):31-33,37
2011年11月21日,西班牙提前举行大选,最大反对党人民党获议会350个席位中的186席,超过半数,而原首相萨帕特罗所属的社会党仅获111席。人民党获“压倒性胜利”,党主席马里亚诺·拉霍伊(Mariano Rajoy)于12月20日正式就任政府首相。当前欧债危机肆虐,西班牙正处于危机的“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2.
1990年11月6日,美国举行了中期选举。结果在全部改选的435个联邦众议员席位中,民主党净增39席,从而使共和党与民主党在众院席位的对比由175对258(2席空缺)变为167对267,另一席为社会党获得;在改选的34个联邦参议员席位中,共和党输给民主党1席,使共和党与民主党在参院席位的对比由45对55变为44对56;在改选的36个州长席位中,共和党和民主党各失去1席给无党派人士,使共和党与民主党在全国州长席位的对比由21对29变为20对28,其中原为民主党人  相似文献   

13.
1997年11月下旬,以克劳斯为首的捷克三党执政联盟中的第一大党公民民主党接受秘密政治捐款丑闻曝光,联盟中两个小党宣布退出政府,克劳斯总理被迫辞职,政府下台。12月16日,哈韦尔总统正式任命无党派人士、国家银行行长托绍夫斯基为新政府总理,并负责组阁。1998年1月2日,哈正式任命了新政府。  相似文献   

14.
1996年7月19日,蒙古国民主联盟总书记、奥其尔巴特总统办公厅主任门·恩赫赛汗出任蒙新政权总理。由民族民主党、社会民主党、绿党、宗教徒民主党等原主要反对党组成的民主联盟是在6月30日举行的国家大呼拉尔(议会)选举中获得76个议席中的50席,对执政75年的人民革命党取得压倒性胜利,并获独立组阁权的。这样,在蒙形成了总统、议会、政府均由原反对党民主联盟控制的局面,开始了蒙古历史的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今年6月17日,希腊议会选举重新举行,新民主党再次荣登榜首,且得票率较前一次选举有所增加,得以与另外两个政党组成联合政府。新民主党领袖安东尼斯·萨马拉斯(Antonis Samaras)出任政府总理。  相似文献   

16.
钱峰 《东南亚纵横》2001,(12):34-34
2001年10月3日,在数十万警察、民兵和部队的严密保护下,被暴力和流血事件所困扰的孟加拉国第八届议会选举终于尘埃落定。议会300个席位已经决出283个,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领袖、前女总理卡莉达·齐亚领导的四党联盟以绝对优势胜出,获得了 203席,其中仅民族主义党就获得 186.席。尽管早在大选之前,分析家与舆论就一致看好齐亚,说她会东山再起,但民族主义党所获席位之多,实为孟加拉国建国以来所罕见。卡莉达·齐亚于10月15日正式组建联合政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另一位女强人、前总理谢赫·哈西娜领导的人民联盟在此次大选中…  相似文献   

17.
2003年2月2日,连任两届捷克总统的瓦茨拉夫·哈韦尔任期届满。在经历了三次由捷克参众两院议员以秘密投票方式进行的选举之后,曾经担任过捷克总理、众议院议长以及捷克最大的右翼政党——“公民民主党”主席等职务的瓦茨拉夫·克劳斯在第三次竞选的最后一轮角逐中险胜(获得的票数仅比当选所需的票数多一票),这位在国内外颇受争议的经济学家、政治家于2003年3月7日宣誓就任捷总统,任期为5年。  相似文献   

18.
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新议会举行选举,结果有8个政党和联盟获胜进入国家杜马(联邦会议下院)。这些政党和联盟代表着各种党派和组织的利益,政策主张也不尽相同。现按得票率多寡将它们的基本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1月6日美国举行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现任总统奥巴马击败了共和党候选人的挑战,成功连任美国总统.此次大选结果无疑将对未来美国内政和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这次美国大选,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关注: 首先,民主党虽然继续保持了总统职位和执政党地位,但共和党在普选票的得票率上并没有和民主党拉开差距,共和党在众议院的多数党地位依然稳定.大选过后不仅美国政治和社会"两极化"趋势继续存在,共和党对民 主党执政地位的立法和社会制衡依然强大.  相似文献   

20.
一、紧锣密鼓备战2004年大选2004年是亚洲的大选年。在东南亚将有3个国家举行大选 ,即印尼的立法机构选举和总统选举 ,以及菲律宾的总统选举。为此 ,两国主要政党和政要的大选热身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印度尼西亚印尼的议会和总统选举 ,分别定在2004年4月和7月举行。根据2002年印尼宪法修正案 ,将由全国选民直接选举正副总统 ,改变原来由人民协商会议选举的做法。根据2003年7月7日新总统选举法规定 ,一个政党或政党联盟在先前的国会选举中获得3%的席位或获得全国5%以上选票的 ,方可推举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2003年的下半年 ,各党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