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案件资料某年某日,兰州市某区福利西路84号503室女主人陈瑞兰及其家保姆赵莉琴被杀。经现场勘查确定,罪犯从503室的上层603室北屋窗户下来砸破5O3室卫生间玻璃进入现场。现场勘查时从503室未提取到有价值的现场手印,而从603室北屋衣柜把柄上发现一枚残缺且模糊的灰尘加层手印,拍照提取。现场手印面积小,且有部分模糊,对该手印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了特征的确定,最终与嫌疑人王某某的左手食指指纹予以同一认定,为案件的破获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2检验鉴定2·1现场手印的分析检验现场手印的首要环节,是对现场手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刑事技术工作中 ,寻找各种犯罪证据是现场勘查的首要任务 ,众多的证据中 ,手印因其能直接认定人身 ,被视为最有价值的证据之一。因此 ,在现场勘查中 ,发现、提取手印是刑事技术的重点工作。现场手印的质量有好有差 ,而影响提取手印质量好坏的因素很多 ,本文就影响干液手印质量的气候因素、作案人员的心理因素、承痕客体因素、作用力因素等作粗浅的分析 ,旨在帮助我们了解有关因素后 ,为现场的保护、手印的提取、显现、提供一些信息。   1 气候因素人体出汗量和持续时间与外界气候密切关系 ,以至于遗留在现场的手印可能性也不一样。一年…  相似文献   

3.
手印是刑事犯罪现场出现率较高的一种痕迹,运用手印进行同一认定为案件侦查(简称案侦)工作服务,是摆在我们每一个痕检技术人员面前最现实的问题.最近,笔者在侦查破案中,充分利用现场提取的犯罪手印,直接认定罪犯,连续破获两起特大案件.  相似文献   

4.
工具痕迹是刑事犯罪现场上常见的一种痕迹。从实际办案的应用效果来看,工具痕迹的发现提取率、检验鉴定率与手印、足迹、枪弹痕迹相比相差甚远,工具痕迹检验这一传统技术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滑坡,工具痕迹出现率高但利用率低。本文在对数字化提取工具痕迹及数字图像比对技术进行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工具痕迹利用率应当走数字化提取与检验之路的基本对策,并就运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现有垂直定向反射照相的原理,结合刑事技术工作的日常工作需要,研发出一种新型垂直定向反射拍照系统。该系统具有现场便携、快速使用、适用客体广泛、采集手印清晰等特点,并为手印物证的实验室综合检验提供了无损提取的前提,能够满足相关专业深入检验的条件,适合基层公安机关刑事技术手印类物证提取工作使用。  相似文献   

6.
提取现场足迹,是寻找案后足迹的先决条件、是同一认定的基础;准确划定侦查范围,是寻找案后足迹的关键。如何运用案后足迹侦破案件,则依赖于技术人员对现场足迹的正确认识和灵活超常的扩展思维能力的培养。文章阐述了案后足迹运用的基本方法,并指出了利用案后足迹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警察技术》2006,(2):75-75
功能特点 SHY-1A型多功能痕迹仪是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技系痕迹检验专家凭借多年的潜心研究,结合教学实践与现场勘查经验,运用真空技术与静电吸附原理研制开发的,适用于对足迹、手印和书写压痕等痕迹的提取。该仪器较好地解决了软质等疑难客体上灰尘足迹提取技术的难题,有效地提高了书写压痕等痕迹物证的提取质量和提取率,提取技术为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常情况下 ,手印鉴定采用的是痕迹检验中的完整体同一认定理论。特殊情况下 ,可利用分离体同一认定理论解决实际案件中的手印鉴定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场足迹的检验对于确定作案人数、排除嫌疑人员、提供侦查方向等工作意义重大。本文通过一起特大盗窃爆炸物案中对现场遗留足迹的检验,阐述了现场足迹临场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在现场勘查工作中,经常会从现场提取一 些物品回到实验室中作提取手印处理。但是, 在提取回的怀疑犯罪嫌疑人触摸过的物品上, 往往会有很多手印是事主或是无关人员所留, 有一些甚至是重叠手印。以光滑的非渗透性客 体为例(如塑料袋、玻璃片等),实际工作中 通常采用"502"胶薰显法来提取此类客体表 面的手印,若直接将这些物品放人薰显柜中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现场手印的输入、剪取、特征点的编辑和检验鉴定以及在综合运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进行查破案等方面 ,对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效能的发挥可能造成的影响并结合查破的案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足迹作为案件现场中常见的痕迹物证之一,在基层实践中对它的应用价值一直有不同的观点:一种倾向足迹无用;另一种倾向足迹万能。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对我国足迹检验技术的发展都是有害的,全面正确客观地了解足迹,应从足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分析,将来的足迹检验技术应向着科学化、自动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的是利用现场手印、足迹推断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大量抽样调查,逐一测量其手印、足迹各部位长度,建立数据库,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掌握了手印、足迹长度与身高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改进了手印长度的测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用手印、足迹推断身高测算尺.  相似文献   

14.
疑难手印通常是指那些模糊不清、残缺不全、重叠、变形的手印。它有多种形式的反映,可以是照片、实物上遗留的或显现后提取的。疑难手印的检验,难就难在判断部位──何手、何指、何部位的纹线难以确定,有时甚至连纹线上下都难以区分;二是寻找、确定特征难,只有突破这些问题,我们才能使“没有鉴定条件”的手印得到运用。下面就试图从几个方面论述:1.要准确判定部位、方向(1)从现场手印所在物体的情况和周围环境分析。留有手印物体的大小、高低、状态、原来位置及其周围关系,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环境。这种环境对于作案人在接触该物…  相似文献   

15.
立体赤脚痕迹的检验鉴定,在刑事侦察破案中的证据作用,在五十年代我国就应用上了的。广东发生的刑事案件中,在现场上发现较多立体赤脚痕迹,我们运用同一认定理论和方法,研究犯罪在实施过程中遗留立体足迹的形态特点与规律,能够准确地揭露犯罪,是法庭科学重要组成部分。如广东的特一号案,顺德、揭阳市、广州市华南工学等发生的凶杀、强奸案,均是根据罪犯遗留的立体赤脚痕迹、赤脚的乳突花纹痕迹,与鞋印等,通过检验鉴别,准确的认定犯罪。人脚底面的形态结构,乳突花纹特征与手掌一样,具有各人不同,终身不变特点。人在不同年龄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犯罪的智能化、流动化、职业化,刑事案件中串案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刑事串案、并案侦查工作亦日趋重要,研究案件特点、讨论案件串并的条件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对在不同现场取得同一手印、足迹等  相似文献   

17.
在犯罪现场犯罪分子留下足迹是客观存在的,有时留有很好的完整足迹,也常伴留残缺足迹。残缺足迹是相对完整而言,而残缺足迹在现场提取率中占较大比重,在实际侦查工作中,要尽可能多地提取犯罪分子的足迹,对残缺足迹不能因其残而被忽视,因其缺而被遗弃,宁可取之,不可弃之。对残缺足迹,技术人员在检验中要坚持三个不放过:研究不透不放过,把握不准不放过,利用不好不放过。残缺足迹的检验在侦查破案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检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哪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解决,可用单一方法,也可用多种方法综合应…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逃避法律的惩罚,犯罪分子往往采取各种手段对现场脚印进行伪装或毁坏,有的还将作案时穿用的鞋扔掉或销毁,以至于即使在现场发现并提取到鞋印,也没有办法对犯罪行为作出认定。不过,由于足迹检验中鞋印花纹属于种类特征,其按一定顺序组合可以具有特定性,因此通过对同一人穿不同花纹鞋留下的鞋印进行分析和检验,可以依据造型体的脚型特征、步态特征、磨损特征和年龄特征而对不同花纹鞋印作出初步的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19.
动力形态特征在鞋印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各部位动力形态特征的总和构成了人各不同的特殊性,同一人的相对稳定性和再现性,这种特征质和量的客观实在性,是同一认定理论的物质基础。因此,动力形态特征检验的理论方法是科学的,综合评断结论是可靠的。动用动力形态特征检验鞋印是足迹检验的一个重要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警察技术》2012,(3):77-77
“低温雾化显现手印方法及装置”可对哑光漆家具、枪支、金属、塑料等部分非渗透性客体上遗留的潜在手印进行显现。该方法属于无损检验,不但可以对同一枚手印进行反复显现和提取,对于已经成功提取或提取不成功、无检验价值的手印,只要留有足够皮肤脱落细胞,都可再进行DNA提取检验,达到对现场遗留手印进行手印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