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建国以来历次机构改革始终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历史怪圈,除了缺乏科学的研究、缺乏改革的配套措施等原因外,干部在机构改革、人员分流中存在的心理障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干部下岗心理障碍的成因干部下岗普遍具有一般工人不...  相似文献   

2.
当明,有不少从上级下派或因机构改革分流到乡镇的干部充实基层,带来了乡镇干部“城市化”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懂农事,不解民情。这些业自城市的农村工作干部,由于缺乏“三农”工作经验,甚至连  相似文献   

3.
陈永康 《共产党人》2009,(14):32-32
近年来,灵武市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疏通干部“下”的渠道,切实解决了党政机构改革、乡镇合并、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等遗留的干部分流问题。  相似文献   

4.
百言堂     
《正气》1998,(12)
转变﹃官﹄念天地宽随着国务院各部委的撤并,一场全国性的自上而下的机构改革攻坚战拉开了序幕。今后三年中,数以百万计的机关干部将面临着离岗分流的考验。机关干部转变“官”念换脑筋,显得尤为重要。现在,不少机关干部虽然看到机构改革人心所向、不可逆转,离岗分流...  相似文献   

5.
2001年机构改革前,内蒙古五原县科级党政群领导班子共有正副科级领导干部373人,其中乡镇242人,县直131人。从机构改革的要求和干部队伍现状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县直机关“双轨制”问题突出。即县直20个科局配备“双轨制”党(总)支部书记11个,超职数29人;二、乡镇机构改革压力大。20个乡镇将撤并为14个,需分流调整领导干部81人,按职数配备超编110个正副科级干部;三、科级领导班子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年轻干部少,少数民族干部少,非党干部少,妇女干部少和年龄偏大的干部多的“四少一多”现象…  相似文献   

6.
自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之后,多家报纸在有关报道中都使用“下岗干部”的提法。这个提法显然是由“下岗职工”延伸而来。其实,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现象。“职工下岗”主要是由市场对落后技术、落后工艺、落后产品、落后管理的企业直接冲击造成的,是社会学展过程中的一种难以避免的现象。党和政府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方针是;满腔热忱地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活,搞好再培训、再就业。政府机构改革中出现的所谓“干部下岗”现象,主要是由国家对国家管理机构的调整造成的。党和政府对安排这部分人的政策是:“带职分流,定向培训,加强企…  相似文献   

7.
机关干部分流是机构改革中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本文拟就机关人员分流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讲一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中,人们普遍感到人员精简分流工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各地都把人员分流作为机构改革的头等大事来抓,纷纷出台政策,拓宽分流渠道,努力保证人员分流既积极又稳妥地进行。但有的地方在完成人员分流任务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把“精兵”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减人”,只完成了一道人员减少的“减法题”,如此“精兵”,背离了机构改革的初衷,应当引起大家高度重视。一是人员分流了,但财政负担没有减轻。从完成指标任务的角度看,不少地方党政机关人员确实减少下来,可是,细细一算账,尽管人员减少了,但财政负担并…  相似文献   

9.
机构改革,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大局考虑问题,充分认识这次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下大决心,坚定不移地推行机构改革。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机构改革中各项工作不松、不断、不乱。确保各项工作“不松”,根本的是要保持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稳定。这次机构改革必然要涉及一些干部的职位变动和岗位调整,有的要从正职转任副职,有的要改做其它工作。这确实涉及到干部的切身利益,有一个服从组织安排和适…  相似文献   

10.
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已获得了全国人大的高票通过,在具体实施时无疑也存在一个“官员下岗”及“再就业”问题。笔者认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下岗后,也要走上社会和市场,万勿在“有情安置”上违背企业意愿而向企业“摊派”干部。 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央带了一个好头后,随之各省市的机构改革也必然会纳入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下岗”干部路在脚下叶燕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总理朱基向世界郑重宣布,新一届政府将精简机构,转变职能,政府机关的人数准备在三年内分流一半。这次机构改革,将给我国政坛吹进一股清风。机构改革势在必行机构为什么要改革?道理并...  相似文献   

12.
国事要闻     
《新视野》1998,(4)
国务院机构改革跨出重要步伐在江泽民同志关于机构改革“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的方针指导下,按照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部署,各部门抓紧制定“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方案。日前召开的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总结了前阶段各部门“三定”方案的制定工作,对下一步实施“三定”工作作出部署。朱铝基指出,各部门的“三定”方案已全部经国务院批准,机构改革进入了实施“三定”的攻坚阶段,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以改革的精神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人员定岗和分流工作。朱铝基强调,做好人员定岗和分流工作,要着…  相似文献   

13.
改革信息     
《新长征》2001,(6)
九个国家局正式撤销   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宣布,正式撤销 9个委管局,其有关行政职能并入国家经贸委。这 9个国家局为:国家国内贸易局、国家煤炭工业局、国家机械工业局、国家冶金工业局、国家轻工业局、国家纺织工业局、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   与历次机构改革不同,这次机构改革不仅要减“和尚”还要拆“庙”;不仅要安置人员还要处理历史问题。   拟撤销的委管国家局共有在编公务员 1196人,其中中央管理的干部 37人,正副司局级 147人,正副处级 514人。此外还有离退休干部 6629人…  相似文献   

14.
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关键要在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充满活力的用人新机制上下功夫,特别要在完善干部能“下”机制上取得新突破。一、完善竞争机制。一是拓展竞争领域和范围,结合机构改革,积极运用竞争上岗的有效方式,做好机关工作人员的选配定岗和精简分流工作,使优者在位,劣者让位,改变  相似文献   

15.
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心理障碍及消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建设,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当前推进机构改革、干部分流工作,以及有效推进干部队伍"四化"建设,必须解决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事关大局的现实问题.实践证明,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解决干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是关键.笔者认为,目前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一些村级干部素质偏低,特别是部分村级党支部战斗力不强。带领群众致富的意识差、能力弱,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已成为少数地区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的根本原因,各级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难点。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加强和改善村级党组织建设及干部队伍建设?笔者认为选派优秀国家干部参与“村富”竞选,勇挑农村改革跨世纪“领头雁”的重任,不失为一种新的工作思路。首先,选派国家干部当“村富”直接减少了村干部职数和农民负担。如今地方各级党政机关人浮于事,精简分流难度较大,而村干部因职数偏大加重农民负担的问题较为突出,选配国…  相似文献   

17.
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机构改革方案要求:政府机关人员分流工作要在2010年完成,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机关要分流干部50%。对于民族地区来说,干部的分流存在着什么样的难点?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机构改革,是国人普遍关注的一件大事,而分流富余人员将是机构改革难点中的难点,且越到基层,“人向哪里去”的问题就越突出。文登市乡镇干部的分流工作先行了一步。他们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作为切入点,对政府组成部门进行调整,把转变政府职能视为“挖渠”工程,精心设计和组织,  相似文献   

19.
牛倌书记     
乌兰傲都乡位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两南部,是一个蒙古族聚居区,距县城200多公里,是全县20个乡镇中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1995年夏,37岁的汉族干部殷强来到乌兰傲都乡任乡党委书记。殷强上任伊始,就面临着两人难题,一是搞机构改革后乡干部如何分流;二是如何尽快地为群众找出一条可行的致富路子。殷强经过调查研究和反复思考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成立了乌兰傲都乡农业生产综合服务公司和农牧公司,分流的干部大部分被安置到公司。刚开始,许多干部想不通,殷强就一个一个地做工作,工作做通后,他又带领这些干部开发荒地,用科…  相似文献   

20.
基层动态     
灵武市——强化措施疏通干部下的渠道近年来,灵武市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疏通干部下的渠道,切实解决了党政机构改革、乡镇合并、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等遗留的干部分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