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子学派的代表作《管子》,既有管仲治国思想的记录和发挥,又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运用,本身带有明显的经世致用之效,对治国理政有很大裨益,这奠定了《管子》备受后人关注的基础。明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个重要的承前启后时代,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也存在激烈的矛盾和严重的困境。明代政治家和学者纷纷关注《管子》的治国思想,以期找到解决问题、促进社会有序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管子》是一部内容博大精深的先秦著作,记录了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思想,书中蕴涵着许多治国理政观点,比如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以人为本""依法治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等,都出自《管子》。这些思想观点直到今天仍然闪烁着光芒。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曾辅助齐桓公称霸,为齐国的强盛奠定了坚实基础。孔子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他在世  相似文献   

3.
正齐桓公、管仲与鲍叔的故事,一直是中华大地源远流长的佳话。因这一佳话成为今年高考全国语文Ⅰ卷的作文题,于是,笔者也以此为题论说《管子》中的用人之道。《管子》是经邦治国之书,为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书名来自管仲,书中大部分篇章都涉及国家管理的话题。《管子》认为,要管理好国家,最关键的是人才,要"举而得其人"。《管子》的《君臣下》篇论述,"贤人不  相似文献   

4.
试析《管子》的辩证管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子》是我国历史上法家的一部重要著作 ,记载了非常丰富的管理思想 ,尤其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管理中的运用使其更具现代价值。本文从管理哲学的角度 ,在历史的发展中 ,从《管子》的人性观出发 ,对《管子》的辩证管理思想做了一个清理和概括 ,并从现代管理的视角对此作了一定的分析与评价。相信对《管子》辩证管理思想的挖掘能为当代管理哲学的发展和我们今天的组织管理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5.
如何正确理解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 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历史上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就有"民为邦本"的思想。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他在《管子·霸业》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也曾说过这样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相似文献   

6.
正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经济学家、哲学家、军事家。他辅佐齐桓公成为天下霸主,被后世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第一相"。《管子》一书,托名管仲,其实"非一人之笔,亦非一时之书",而是同时期齐国各学士共同完成的著作。史载,齐威王时,齐已"最强于诸侯"。齐宣王凭借雄厚的国力,招徕异国学士来齐讲学。这些异国学者来自四面八方,带来了列国的学术与文化,也对齐国固有的思想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经典语录     
正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北宋·苏轼《论项羽范增》)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春秋·管仲《管子·牧民》)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在他所著的《史记·管晏列传》对齐国名相管仲给予较高的、正确的评价,尤其对管仲的经济思想和政策,持肯定的态度,认为管仲的经济政策是成功的,得民心的。管仲的治国之策,处处从齐国人民的长远利益着想,精心谋划,并能认真分析形  相似文献   

9.
论“管子”中的经济哲学丁原明管子思想在齐文化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管子》书中闪烁着许多卓越的思想,其中的经济思想充分显示了当时齐文化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理论成就。为了发掘齐文化中的经济智慧,本文拟对《管子》中的经济哲学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一、以人为本的经...  相似文献   

10.
管仲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辅佐齐桓公治齐四十年,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齐国富强起来,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孔子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本文拟就管仲的治国思想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1.
管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管子》汇聚百家学说,蕴含着宏富而独特的法治思想,涉及立法、执法、礼法并重诸方面内容,其首倡"以法治国"重要思想,对后世乃至当代法律发展影响甚巨。挖掘与传承《管子》法治文化精髓,对于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敬华 《唯实》2008,(6):39-42
《管子》是法家的代表作之一。贯穿《管子》思想的主流是其“道法”思想。“道”是“法”得以成立的最高依据,是“法”所以享有普遍性、公正性、恒常性的根本原因;道是最高范畴,其内部分为德礼与权法两支,两者互为补充,构成和谐之道。《管子》的“道法”观对正确认识法的精神以及科学处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3.
经典语录     
<正>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春秋左丘明)目贵明,耳责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管子·九守》春秋管仲)  相似文献   

14.
经典语录     
<正>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战国荀况《荀子·荣辱》)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战国庄周《齐物论》)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春秋管仲《管子》)  相似文献   

15.
管子俭侈并重的消费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子,名夷吾,字仲,又称敬仲,被齐桓公尊称为“仲父”,是我国春秋时期最早的、功绩最显著的改革家。在其辅佐齐桓公时期,大力整顿内政,富国强兵,使齐国“九合诸候、一匡天下”,成为天下的霸主。他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及其反映在《管子》一书中的思想,对后世乃至当今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其俭侈并重的消费思想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拟从管子的节俭思想、侈靡思想及其借鉴价值等方面对其加以探讨和研究。 一、管子的节俭思想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优秀传统,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一直都是中…  相似文献   

16.
在春秋时代的政治家中,晏婴是与管仲齐名的。晏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相传为战国齐人所作的《晏子春秋》一书,以近乎历史笔记小说的形式记录了晏子的思想言行,给我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美谈。其中一段有关“晏子之御”的记载,至今读来,犹觉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7.
<正>据《管子·小问》记载,桓公观于厩,问厩吏曰:“厩何事最难?”厩吏未对,管仲对曰:“夷吾尝为圉人矣,傅马栈最难。先傅曲木,曲木又求曲木,曲木已傅,直木无所施矣。先傅直木,直木又求直木,直木已傅,曲木亦无所施矣。”这段对话说的是,齐桓公考察马厩,提出一个问题:“在马厩里,什么事情最难做?”没等管理马厩的官吏回答,管仲就以切身体验,不仅回答了编排马栅栏最难,而且  相似文献   

18.
<正>《韩诗外传》中记载:子贡与师孔子论历史名臣,孔子答:"齐有鲍叔,郑有子皮。"子贡不解:"否。齐有管仲,郑有东里子产。"孔子解释道:"吾闻鲍叔之荐管仲也,子皮之荐子产也,未闻管仲、子产有所荐也。"可见孔子十分推崇"鲍叔""子皮"这种具备"荐贤之能"的人才。为政之要,首在用人,组织部门担负着为党选贤、为国举才的重要职责。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组  相似文献   

19.
经典语录     
正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晋·葛洪《抱扑子·极言》)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西汉·戴圣《礼记·文王世子》)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春秋·管仲《管子·七臣七主》)  相似文献   

20.
颜九红 《湘潮》2010,(2):25-28
<正>何兆武长期从事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及思想史研究,著有《历史理性批判散论》、《历史与历史学》、《中国思想发展史》、《中西文化交流史论》等著作,是享誉全国的思想史学家,也是史学理论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