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敏  张苑  陈璇 《当代广西》2010,(18):14-15
在越南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中国是越南革命的一个基地;桂林更是因为与越南毗邻,为越南共产党人提供了一个公开活动的舞台。桂林和越南的共产党人在共同的抗敌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相似文献   

2.
婚俗掠影     
《今日广西》2010,(5):61-63
世界上各民族关于求婚和结婚的习俗和规定各不相同,从订婚、下聘礼到迎亲,即使最不起眼的细节可能也会显示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越南不同民族的婚礼风俗正是我们了解不同越南民族风俗的乐趣所在。  相似文献   

3.
王武 《求索》2010,(9):231-234
近代中国和越南走过的救国道路和选择的革命模式,有着惊人的相似和相同;近代越南所接受的维新、共和、民主、民族革命等现代化政治思想很多是经中国输入的。为什么近代中越的救国道路和革命模式如此地相似和相同?为什么作为西方殖民地的越南在接受现代化政治思想上,影响最深的不是其宗主国法国也不是成功的日、俄,而中国?这些是由越南、中国和法国殖民者等诸方面原因共同促成的,既是越南现实国情的体现,又是中越历史上所形成的传统关系的继续和深化,也是近代越南人民在对内对外斗争的众多挫折中探索出的自己的道路。同时也是研究落后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深受周边国家尤其是周边传统大国影响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4.
我 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 ,而且它们往往又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我国少数民族中 ,宗教信仰极其广泛 ,宗教问题经常以民族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 ,成为民族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族问题中的敏感因素之一。所以 ,把握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关系 ,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对于我们正确对待及处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一、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区别   1 含义不同。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 ,以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为…  相似文献   

5.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不同的经济发展、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民族的特殊性格,使得各个民族形成了不同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是历史地凝固了的文化,体现着民族的文明。文化传统是内化为民族个性的文化,反映着民族的个性。文化传统是在长期的历  相似文献   

6.
回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但是,回族作为一个具有法律效应的、固定的民族指称,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族识别工作时才确定的。回族族别的认定,使得回族历史上存在着的地域差异在“回族”这一名称下得以增强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共同的民族心理。更由于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使一些已经边缘化的回族群体,增强了民族自我意识。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回族群体,由于历史上政治的、经济的或自然环境的原因,在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上发生了变化或改籍于其他民族。  相似文献   

7.
傣族分布在我国西南边陲,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壤土相接。据1982年人口普查,有80多万人口,占云南省少数民族的第四位。傣族是较早从事农业生产的民族,也是最早栽培稻谷,使用犁耕的民族之一。长期以来,他们滨水而居干栏,是一个典型的坝居民族。并与居住在同一区域的众多少数民族,共同相处,休戚相关,结成兄弟关系。历史上傣族曾建立过强大的地方政权,与中原王朝保持着臣属关系,并以所创造的灿烂的傣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同时,他们又是一个跨国境而居的民族。境内外的各个部分,在文化上互相影响,互相渗  相似文献   

8.
我们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是: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的民族间在经济、文化方面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差距,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正是由于实行了这套正确的民族政策,我国民族间出现了历史上最好的平等、团结、发展的新局面。正如江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基本理论同我国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我国的具体体现。”“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最好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民族政策也是最成功的。”但是,社会在发展,民族之间在发展中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按照党的政策去解决这些新问题。东西部发展差距拉大,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的不平衡。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西部大开发就是走向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康庄大道。新疆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从全局意义上讲,其全部工作实质上就是民族工作,因此,新疆的大开发,也就是民族经济文化的大发展,民族的大进步。我们要向人民群众宣传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9.
在东南亚半岛地区(简称中南半岛)的缅甸、老挝、越南和泰国的广大山区,分布着众多的少数民族,一般统称之为山地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南亚山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长期保持着刀耕火种、游耕游居、种植罂粟的生产方式,在政治上与所在国的主体民族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矛盾。山地民族问题已成为这些国家主要的民族问题,引起了有关各国的重视。缅、老、越、泰等国政府都采取了相应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东南亚半岛地区各国的疆域基本上都是由沿江、沿海平原和内地山脉组成。这些国家民族分布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比较先进的主体民族…  相似文献   

10.
信息点击     
《今日民族》2004,(8):64-66
国内中澳联合召开双语教学问题研讨会7月13日至15日,国家民委和澳大利亚人权与平等机会委员会在乌鲁木齐市共同召开中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保障——双语教学问题研讨会。(熊玉有)省内省人大常委会第六次民族法制建设工作会议召开7月6日,省人大常委会第六次民族法制建设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牛绍尧出席会议并讲话。(赵摇芳)越南国家民委代表团访问云南省民委7月2日,民委主任格桑顿珠(右)会见了由越南国家民族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宋双山率领的越南国家民委表团一行。(赵芳摇文/图)《今日民族》入围第三届国家期刊奖重点…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是少数民族类别最多的一个省份。同时,它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也是民族问题与边防问题交织的敏感区域。随着冷战结束,非传统安全问题在我国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研究云南跨界民族涉及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对我国西南地区的民族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国后进行民族识别,已经确定了五十六个民族(包括汉族)的族称。但是,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并没有结束,有的人们共同体尚待识别,如云南、西藏的岔满和僜人等;也有虽已经确定了民族成份,但又提出了重新识别的。经过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上述两方面的要求更甚。再者,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民族的成份和族称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民族识别工作不仅目前需要,而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也需要。在民族识别工作中,应以斯大林的民族  相似文献   

13.
《今日民族》2008,(10):34-35
什么是民族?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蒙古族、基诺族等。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和规律。民族的诸要素,特别是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等将长期存在,民族差别将长期存在,因而民族也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到目前为止,国家正式公布的民族名单中,包括汉族在内,共有五十六个。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各民族一律平等登上了国家的政治舞台,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并且正在为我国的四化建设共同奋斗,这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然而各地还有一些自报各种族称的人们共同体,要求对他们的“民族”进行识别。仅就我们贵州一省而言,自报的各种族称就有二十多个,要求进行识别的人数约近百万,这是党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的表现。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识别工作,认为它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前提,是民族工作的基础工作,是民族工作的重要而且迫切的任务,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民族识别这一关系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实现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的大事抓紧抓好,在近几年内尽快完成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15.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等显著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根据斯大林关于民族的科学定义,民族心理素质,是人们在共同的地域上从事共同的生产劳动、经济生活,并在其中以共同的语言交流思想感情,久而久之,逐步形成的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上的东西。因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消失得最缓慢,可以说是民族诸特征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持久因素。民族心理素质通常是通过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6.
刘相涛 《前沿》2013,(21):194-197
广西作为多民族居住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结成了在特定环境下的民族关系。不同的社会属性使民族关系在历史长河中呈现阶段性特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无疑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与历史上其他时期民族政策的根本区别,也必将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迅速发展的越南经济给中国西南地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武晓芬中国西南地区与越南,可谓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近年来,越南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中国西南地区提供了发展经济、扩大交往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中国西南地区与越南存在着经济、文化、民族和地理上的“亲缘...  相似文献   

18.
赵芳 《今日民族》2006,(9):I0002-I0002
9月18日,由云南民旅博物馆和越南民族学博物馆共同主办、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支持的“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在云南民族博物馆隆重开幕。云南省政协副主席许克敏、云南省民委主任格桑顿珠到会祝贺,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圈及中国部分省(区、市)博物馆的馆长和相关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省内各高校、科研机构及博物馆系统的16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此次论坛旨在搭建亚洲博物馆馆际合作及人类学家交流的平台,从而共同推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在为期5天的论坛中,与会专家就博物馆间的合作与交流、博物馆与非物质…  相似文献   

19.
老挝的民族识别与划分及其未来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老挝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称谓和族群划分,对老挝民族识别和划分的最新资料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通过介绍和分析,作者认为老挝在民族识别和划分的实践中,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不教条不照搬,在理论和实践方法上都有所创新。最后文章还就老挝民族整合,■罗化与老挝民族未来发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杨健 《思想战线》2012,38(2):133-134
汉语是与越南京族语接触最深刻的语言,强大完整的汉越音系统使京族语与汉语得到有机的结合与生长。科学地认定越南京族语语言系属可以客观地加深对越南国家、民族及其语言的了解与把握。一、关于越南京族语言系属的不同观点最初对越南京族语①的系属做出深入研究的是欧洲学者,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变化。1838年,英国地理学家泰北特在其编撰的词典中认为,越语是汉语的方言或者汉藏语系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