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法治是依法治权和依法管理的有机结合。法律不仅与民族精神间有联系,而且在当代中国寻求民族精神转换过程中以现代法律为基础的法治是它的主导价值取向。法治确定统一的法律化的民族道德,确立统一的民族行为模式。所谓中华民族精神的转型是指它从以弹性为特征的重情感的内心操作的伦理精神向以刚性为特征的重理性的行为操作的法律(法治)精神的转化。中华民族精神的转型是要使中华民族成为更加理性化的精神实体。中国法治精神的长足发展,为中华民族朝法治价值取向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以法治为价值取向的民族精神的转型要实现这样的机制,即:法律要成为民族正义实现的权成准则,成为民族全体人员的共同心理需求和信仰对象。  相似文献   

2.
陈露 《法制与经济》2008,(22):118-119,121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得以传播和发展,并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交锋的过程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能够解决近代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所不能化解的问题,能够推动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富强的历史任务,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的历史必然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引言自19世纪末以来,转型一直就是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个挥之不去的主题。从君主专制政体下的“老大中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国家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独断意识形态主导的政治社会向市场主导的经济社会转型,从“独立自主”向“与国际接轨”转型,从精神狂热、本能压抑的禁欲时代向伦理颠覆、万象众生的开放时代转型……这是一个天翻地覆的过程。历经一个多世纪,中国一直处于历史大转型的进程中。与社会转型相伴生的,是大规模的法律改革。自19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中华法制传统…  相似文献   

4.
曾粤兴 《法治研究》2015,(2):119-125
法律文化是法律制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政治伦理和社会大众伦理,是法律及其实践生成和发达的基础。现代法治文化,是吸收了中国传统伦理又融入了现代政治伦理和公共伦理的法治意识、法治原则、法治精神及其外化的法律制度、法治设施和法治实践。  相似文献   

5.
引言     
引言 自19世纪末以来,转型一直就是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个挥之不去的主题.从君主专制政体下的"老大中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国家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独断意识形态主导的政治社会向市场主导的经济社会转型,从"独立自主"向"与国际接轨"转型,从精神狂热、本能压抑的禁欲时代向伦理颠覆、万象众生的开放时代转型……这是一个天翻地覆的过程.历经一个多世纪,中国一直处于历史大转型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依法治国不仅成为政治精英治国方略的不二选择,也逐步成为绝大多数民众的共识。但是,选择什么样的法治模式,中国可能实现什么样的法治模式,却是一个不能在短期内达成共识的复杂问题。分析中国法治选择与道德、伦理的潜在冲突,通过合理调节法律与民族伦理以及民众道德观念的关系,实现法律与社会的和解,是中国法治模式的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得以传播和发展,并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交锋的过程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能够解决近代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所不能化解的问题,能够推动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富强的历史任务,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的历史必然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本文通过发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论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进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社会力量,协调利益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倡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推崇互敬互爱、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特别重视群体,重视伦理,重视社会人格,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互敬互爱,重视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以上所述传统德育思想中的这些精华,应该发扬光大,它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十分有益.同时也会促进社会的繁荣稳定,必将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伦理刑法传统与刑法民族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律与制定法相融合的刑法典、“德主刑辅”观念下的刑法运行、无讼的刑法价值追求,昭示了中国古代刑法的伦理品格。这种品格一经形成便绵延千年,演成今日伦理刑法之传统。国家权力至上以及对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统一的追求是伦理刑法留给我们的两个最强势的传统。传统的长期延续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刑法民族性问题。刑法的民族性必然包含着对本民族道德的考虑和弘扬,这不是一种落后的态度恰是一种科学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社会的五伦,从西汉以后逐渐成为中国历代社会基本人伦规范,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步入近现代社会以后,由于受到现代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逐步丧失了其社会作用与功能。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学者在传统五伦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六伦、五缘等新思想,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在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综合当代诸多学者对于中国现代伦理、道德重建的积极理论思想的成果,尝试性提出"新五伦"的思想,以就教于学术界,也希望能对从事具体道德伦理文化建设的工作者有思想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司法文化是人类司法文明发展历史的重要积淀,它从根本上塑造着司法体制和司法制度,甚至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和社会进程。然而,“民族的宗教、民族的政治制度、民族的伦理、民族的法制、民族的风俗以及民族的科学、艺术和技能,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  相似文献   

13.
红色旅游——构建和谐社会的创新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色旅游如今“红”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作为一种全新的主题旅游形式,红色旅游把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和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祖国的大好河山有机地融为一体,使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这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也是不断创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具体体现,更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红色旅游这一特殊功能,已经并将深入影响到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层面,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新工程。用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等红色资源加强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广…  相似文献   

14.
家庭与国家一直在相互流动的机制中分享社会权力、建构社会秩序。建国后国家权力强行介入传统家庭宰治的领域,传统家庭解构。转型社会中自国家回流的社会权力因无处依附而散逸。不应将家庭法简单认定为私法,应尊重社会现实,重视家庭在联结个人与国家关系中所起到的中间组织的作用,尤其是伦理教化功能,重塑现代化的家庭和家庭法。  相似文献   

15.
法律传统与当代法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传统与当代法制黄晓明吕艳利一传统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历史积淀,反映了民族的个性,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由于历史进程的不同,生活方式的差异,意识形态的区别,各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传统。法律是重要的社会行为规范,它源于社会生活,调整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晓 《行政与法》2006,(3):15-1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我们今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本文旨在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和谐社会的联系以及其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庆精神是在中国石油会战的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体现着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人们的价值观,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社会凝聚力,帮助人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新时期,大庆精神也同样凸显出创新以及发展的时代内涵。大庆精神是在中华民族精神中孕育和发展出来的,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刻分析大庆精神的基本内涵,并从哲学价值,教育价值等多维角度对其进行探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的法宝,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战斗形成的抗震救灾精神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弘扬和锤炼。这种精神是进一步鼓舞、激励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巨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王敬泽 《法制与社会》2011,(29):227+231-227,23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发展起采的,是经过长期积淀并在不断升华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思想精华的载体与结晶。军营文化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先进方向,不仅担负着宣传党的先进理论、先进知识的职责,还负有培育军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所以军营文化不但要与时俱进、科学创新,还要注重继承传统、传承先贤文化。对于培养军八的文化创造能力;增强军人民族精神、爱国精神;提高文化战斗力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宗族伦理是在长期的宗族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内含着某些传统因素。近年来,对土家族语言、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对湘西土家族宗族伦理的研究却还相对较少,而这一问题又事关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不容忽视。本文旨在研究湘西土家族宗族伦理形成发展的过程。湘西土家族宗族伦理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湘西土家族伦理的形成和发展相一致的,它经历了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短暂的停滞时期和复苏时期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