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依法治国,是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首先是要依宪治国,这是习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进行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中明确提到“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机制.”深入理解和掌握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关系,大力健全宪法实施与监督制度,维护宪法的权威性,是我们必须明确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以来,务实而强势,彰显法治理念。他特别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讲话》,载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10月第1版,页135,141)。作为执政党的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即"依据宪法治国  相似文献   

3.
姜明安 《中国司法》2014,(12):18-19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什么是依宪治国?为什么说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怎样坚持依宪治国?这是我们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执行四中全会确立的依法治国的目标和任务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依宪治国,从字面含义上讲,就是依照宪法治理国家。依宪治国作为一种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则包含以下五层含义。其一,国家的国体、政体和根本制度,如人民主权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划分制度、民族平等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司法》2012,(1):5-5
以法治理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需要以宪法为根本,社会管理服从法治框架,管理创新遵守法律规定。在法治理念中,要突出宪法理念。法治是执政的保障。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宪法体现了尊严、规则、法治等社会共同体的基本价值,是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规范基础。  相似文献   

5.
依宪执政: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战略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执政和依宪执政的提出,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大进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依宪执政更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战略举措。依宪执政州确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方针、原则、途径和任务等具体要求,而落实依宪执政的关键环节,就是运用宪法思维和宪政体制执政。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依法执政?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押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由党的总书记郑重地向全党提出“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的命题,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既体现了党中央对理论界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视和采纳,又表明党中央对依法执政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深刻理解“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这一命题的含义,深入思考“依宪执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思路,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法治中国的号角.从中国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对于人民权利的保护,国家、社会的稳定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我国宪法的发展历史为切入点,理清了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关系,阐明了如何实现依宪治国,并指明了依宪治国对于夯实法治中国的宪法基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斌 《江淮法治》2012,(23):50-51
依法治国,最根本的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最根本的是依宪执政。今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即1982年宪法颁行实施30周年。宪法第24条规定,国家普及法制教育。普及法制教育,首先应当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学习宪法,最重要的是学习和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依宪执政的提出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执政能力深刻认识的结果.依宪执政是依法执政的前提,是对依法治国的深化,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不仅要求党承认宪法的权威,还要求党提高宪法能力以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及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法治是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依宪治国就是将国家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纳入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范畴,围绕宪法的基本价值构建国家体制,通过实施宪法为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制度化、法律化保障.依宪治国作为法治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还可以从依宪执政、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五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时评     
《中国律师》2013,(4):110-110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2月23日,中央政治局的第四次集体学习,再次释放法治中国的强烈信号。——十八大强调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以取代过去的领导思维、管理思维和行政思维。十八大以来,明确"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号召"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短短几个月内,法律的作用不断被强化,"法治"的理念反复被重  相似文献   

12.
百家     
正莫纪宏:依宪执政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坚持依宪执政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而有效推进党的各项政治主张,实现依法执政的各项政策目标。为什么要坚持依宪执政呢?关键一点就是要依托宪法规定的反对特权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以及实现这些原则所建立起来的基本宪法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十一个坚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谨、系统完备的科学思想体系,其核心要义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十一个坚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相似文献   

15.
王旭 《法学论坛》2023,(1):5-15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主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宪法在精神实质上是统一的,它系统、原创性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中国宪法的显著优势和重大作用是什么”“如何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等一系列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表现,是我们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法理依据,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原理运用,同时构成了中国宪法学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制度规范体系来源。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就未来中国的治国方略作出的重大决策。它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而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和应有之意,是近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推进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李敏 《中国审判》2012,(12):52-54
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十八大与时俱进,致力改革开放,完善党的执政方式,首次系统科学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辩证统一关系,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毋庸置疑,十八大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新里程碑。2012年又适逢"82宪法"颁行30同年。2004年,在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指出"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  相似文献   

18.
《公民与法治》2013,(11):1-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不把宪法放在核心位置,依法治国无疑等于空谈,这是常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宪法“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尴尬,给宪法的权成带采了严峻的挑战,使宪法的权威性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9.
“执政能力”的法理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执政能力”可以诠释为包含(不完全等于)执政的权力能力,即执政者依宪享有被授予行使国家权力的宪法资格。这是成为执政党的前提。“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政党要取得执政地位,必先“依宪当政”。执政后还要求“依宪执政”、“依宪担责”。执政党不仅处于领导地位,还要自觉地将自己置于为民服务的工具、依法治国的工具地位、受监督对象地位。执政地位不是集体世袭的,要扬弃“打天下者坐天下”的身份特权,实现“由身份到契约(宪法与宪政)”的历史转变。以不断为人民立新功,来巩固和延续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20.
《法律与生活》2014,(22):60-60
2014年10月28日,被称为依法治国“升级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该《决定》明确提出的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一切违宪行为都应当加以纠正。同时,《决定》还规定了国家宪法日和宣誓就职制度。这背后透露的,是对宪法的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