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台声》2010,(4)
<正> "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2003年3月,甫任总理的温家宝,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曾这样说。言犹在耳,光阴荏苒。今天,温家宝再讲故事,表达他"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梳理8年8次两会"压轴"记者会,  相似文献   

2.
10年前,40多岁的根志优接受过本刊的采访,那时,适值由全国台联主办的"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在京开展,那次展览是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系统性地推向大陆的首次尝试。作为那次展览的艺术总监,他包办了从场地设计、展品收集等等事无巨细的工作,他好似有用不完的热情,就像台湾中央山脉永不停落的飞鹰,他将推广台湾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称之为"血管里流淌的责任"。岁月终究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飞鹰"渐显老态,两鬓掩映白发,眼睛下吊着眼袋,帅气硬朗的五官显示出一种成熟与稳重。年轻时,他从事过记者、摄像、编辑、撰稿人等职业,曾获得两岸诸多奖项。而今,他专注于台湾少数民族发展与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在某种程度上说,成熟意味着某种"保守",他更加务实,更加学会了为台湾少数民族争取实实在在的权益。英雄豪言壮志消末的背后,是对承担更重责任的默写。那颗心依旧在勃动,飞鹰一天不落地,就要一直飞翔。趁着本刊记者跟随报道台湾少数民族辽宁参访团的机会,我与中评社记者联合专访了根志优。  相似文献   

3.
杨钊 《两岸关系》2014,(4):23-25
<正>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每年两会台湾媒体都会从台湾派记者来北京,采访两会成了台湾记者见识大场面最好的练兵场。2014年两会给台湾媒体最大的感触是:少了抽象,多了具体;少了排场,多了效率。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台湾媒体普遍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以更加具体的方式展现,如两岸经济融合、两岸一家亲、推动两岸协调机制建设等等,这些不同于往年的  相似文献   

4.
李启龙 《两岸关系》2003,(10):35-37
范丽青是新华社高级记者,已从事涉台新闻报道长达20余年。1991年,她首次赴台湾采访两岸渔事纠纷“闽狮渔”事件,成为海峡两岸隔绝42年后,第一位到台湾采访的大陆记者;1993年,她赴台采访国民党第十四次“全体代表大会”,这是大陆记者第一次入台采访岛内的政治事件;2001年,她又成为首批驻点台湾进行采访的记者。为了  相似文献   

5.
去年12月15日在台北开始的《兵马俑——秦文化特展》已开展月余,观众依旧热情不减,相信这一到3月11日结束的展览将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亮点。 媒体关注 未展先热 在展览之前,台湾的媒体报道已未上演而先轰动。早在展览开始的1个月前,台湾联合报系的8种报刊就有计划地对兵马俑赴台展出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其他媒体也推出了导览性的报道。去年12月14日,在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台湾60余家新闻媒体的100多位记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0,(3):54-55
<正> 春节后,在京西长安街畔、位于北京国际雕塑公园旁边的北京台湾街的每栋建筑依旧脚手架林立,到处一片繁忙景象,从开工到现在7、8个月了,这条台湾主题文化商业街进展如何呢?记者走进北京台湾街招商处,见到了步履匆匆但神情飞扬的招商总监郑荣斌。 4月28日开街迎客 "到目前为止,各建筑结构都已封顶,正在做外立面,同时市政配套设  相似文献   

7.
阿里山访茶     
由于曾在福建生活过一段时间,记者养成了饮茶的习惯。这次有机会来到宝岛台湾,记者最想拜访的就是阿里山茶的故乡。 记者在台湾驻点采访期间,正赶上让岛内民众头疼不已的台风季,由于日程安排的紧张,记者只好冒着台风大雨警报,从台北赶往位于南部嘉义县的阿里山。  相似文献   

8.
《台声》1995,(11)
应台湾《新新闻》周刊邀请,台声杂志总编辑魏秀堂率本刊记者一行5人,于9月25日至10月1日在台湾采访。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发表记者的访台文章图片,敬请留意。  相似文献   

9.
李颖  徐波 《台声》2003,(10):36-37
相比在台北搜集资料、听小道消息的同行,能够亲赴大陆的记者,采访条件算是得天独厚。最近,记者与在京的多数台湾记者同行进行了交流。多少台湾记者在大陆大陆与台湾互派记者的机制彼此有相似之处。大陆有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和新华社4家新闻机构在台湾驻有记者,每家最多可以派两名,每名记者每次逗留不能超过1个月。台湾派驻大陆的记者每次在大陆逗留也不能超过1个月,但人数相比之下较多。现在,驻北京的台湾记者共有9名:《联合报》、《中国时报》,中央社各1名,东森电视台、TVBS和真相电视台各两名。此外在上海和广…  相似文献   

10.
吴亚明 《两岸关系》2006,(11):36-37
农业,曾是台湾的命脉,是岛内经济起飞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台湾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工商业发达的台湾社会,到底还有多少农民?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记者专门请教过台湾农民联盟常务理事詹澈先生。他告诉记者,狭义地说,台湾的农民大概分三种:第一种是专业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7,(7)
<正>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台联党组书记苏辉接受了本刊记者独家专访,对两会工作报告给予了充分解读,并向记者谈及全国台联当前和下一步工作方向。在解读两会报告时苏辉表示,中央对台工作诚意依旧、心情依旧、情谊依旧、信心依旧。《台声》: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03年8月7日,广西南宁《当代生活报》的两位记者到派出所暗访。先是在派出所门口摩托车意外熄火,得到民警扶一把推一把的帮助;之后记者报警:与水果摊主因几毛钱发生争吵被打了两巴掌。民警耐心询问前因后果,提出处理意见。记者频频发问,民警“始终面带微笑”。记者依旧“刁难”:我要见你们领导。民警依旧客气:请上二楼,我们值班所长在。记者这才服气:“真真切切体会到  相似文献   

13.
第一条为方便台湾记者进行新闻采访,加强海峡两岸新闻交流,以加深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申请到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是指正常出版和发布新闻的台湾地区报社、杂志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的记者、编辑(包括摄影、录像人员等)。第三条台湾记者的采访工作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台办)主管。  相似文献   

14.
赵辉 《台声》2011,(7):42-43
1945年至1949年,一群台湾青年被国民党政府征募到大陆打内战。有人命丧沙场,有的此后参加了人民解放车,他们远离故土、隐姓埋名,被埋没在历史洪流中,他们叫做“台籍老兵”。80岁的徐兆麟,就是其中一员,当年离家时,他还不满十五岁。如今徐老讲起话来,依旧有着浓浓的客家腔,和记者笑谈往事,他的笑中,藏着泪水。  相似文献   

15.
尚道 《台声》2006,(10):48-52
浅浅的台湾海峡,阻隔不断两岸人民的情恋,在大陆生活着许许多多从台湾远嫁到大陆的台湾女性,在大陆她们被爱称为“台湾媳妇”。从台北嫁到大陆的连凰岑就是其中之一,每一份跨越海峡的爱恋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那连凰岑的故事又是什么那?那就跟着记者一起感受连凰岑所讲述的那些故事和故事中的酸、甜、苦、辣。连凰岑告诉记者,她和许多嫁到大陆来的“台湾媳妇”一样,和先生的相遇是在她来大陆参加学术交流会的途中。那是在1998年刚刚结束在西安的学术会议,准备独自到昆明去旅行。在从西安开往昆明的火车上遇见了后来成为他先生的肖雷。台湾的…  相似文献   

16.
1987年 两岸民众第一次公开直接交往。1987年9月15日凌晨一时,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到达北京国际机场,两岸民众第一次公开直接交往。9月15日该报登出38年来台湾记者第一次从中国大陆发回的报道。 台湾当局首次作出台胞赴大陆探亲的决定。1987年10月14日,台湾国民党中常委通过“五人专案小组”关于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杨丽 《两岸关系》2012,(11):22-23
在中共十八大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和集体采访中,台湾《工商时报》此次前来参加采访报道的记者无疑是曝光率较高的一组媒体人员,他们获得了3次提问机会。在记者观察到的台湾媒体提问次数中,几乎占了半数。针对疑问,台湾《工商时报》大陆新闻中心记者黄欣笑答,不是只有中共十八大,在前两年的全国两会中,他们也是各报道媒体中提问最多的。这是因为报社对这种大型活动的提问很重视,  相似文献   

18.
《统一论坛》2004,(2):1-1
3月14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大会新闻发言人姜恩柱邀请同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其中就台湾问题分别回答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和台湾《联合报》记者的相关问题。本刊摘  相似文献   

19.
一位从美国毕业回到台湾的硕士生,参加华视新闻部首次的“记者招考”。他在最后一刻报名,被排在最后一号。  相似文献   

20.
去年12月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颁布了《关于台湾记者来祖国大陆采访的规定》,确定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颁布后,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台湾新闻界有识之土的广泛好评。早在1989年9月,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就发表谈话,对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与“注意事项”’相比,此次“规定”在内容上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明确确定由国务院台办和其授权的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海南、四川等省市台办和深圳市台办直接受理、审批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的申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