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聚焦中欧光伏争端,以衍生自双层博弈理论的三层博弈理论为分析框架,对此次贸易争端进行分析和梳理。本文主要尝试通过"赢集"这一核心概念,解释此次争端中德国和欧盟的立场及行动。本文认为,在此次光伏争端的案例中不仅存在着中国与欧盟在国际层面的谈判和互动,欧盟与其成员国和利益集团之间,以及成员国与利益集团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而争端最后的解决结果是这几个层面互动的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欧盟成员国的利益集团如何参与并影响欧盟的立法程序?对此问题本文以欧盟委员会2008-2010年间所提交的20份指令草案为基础,通过分析德国、英国、荷兰和瑞典4个民族国家的利益集团以及欧盟层面利益集团参与草案咨询的数据,揭示了利益集团在欧盟多层级体制下如何面对欧盟机构和民族国家机构表达它们的利益,并对本文所提出的5项假说进行了实证的验证。  相似文献   

3.
美欧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从2016年初之后逐渐陷于停滞,但在2018年7月下旬后出现有望重启的迹象。在这一曲折变化的过程中,美欧内部利益集团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将"双层博弈"的视角与"多源流决策"的模型相结合,形成分析框架,并选取美欧工商界最具代表性的"伞状组织"美国商会和欧洲商会作为观察对象,比较其对2016-2018年的美欧贸易谈判决策施加影响的节奏、效果和路径选择的异同。结果发现,这两家商会能够紧跟美欧贸易谈判的决策节奏而开展活动,但其影响效果有限,同时两者借助会议平台施加决策影响的路径亦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工商界利益集团在美国和欧盟决策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发端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但如何对欧盟的性质进行界定仍是学界不断探索且尚未形成定论的问题。本文以斯格特的组织社会学理论为分析框架,对欧盟进行多角度的解析,力图结合欧洲一体化实践对理性系统、自然系统、开放系统三个视角下的欧盟性质界定进行比较研究,并通过确立社会心理层面、结构层面和生态层面三个纵向分析层次来保证分析框架的整合性和现实性,以期跨越欧盟研究的定势思维,寻求新的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公民社会的概念不仅是模棱两可的,而且是与欧洲政治实体的本质特征的不同形象联系在一起的。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公民社会在欧盟发挥着政治性的作用,是欧盟民主的标志,笔者对此难以认同。笔者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总结出欧盟的三个彼此相异的概念,并分析了在每一个概念中,公民社会在推动欧盟民主化进程中的不同作用。通过实证分析,笔者揭示出一些潜藏于袁象下的观念,在这些观念的推动下,欧盟委员会促使公民社会参与欧盟的治理活动,并研究这些观念随着欧盟与公民社会关系的结构化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本文认为,不存在严密的规范性的理论方案,这导致人们赋予公民社会彼此矛盾的不同角色,结果不仅没有提升、反而降低了欧盟的民主程度。  相似文献   

6.
2002年3月,在欧盟的协调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改建成新的塞尔维亚和黑山“国家联盟”。建立一个“功能性联邦”是欧盟对塞黑政策的基本前提,通过条件限制促使行将分裂的塞黑形成稳定的联邦统一体,借助稳定和联系进程框架下的入盟吸引力来根除塞黑冲突和分裂的种子,以上内容构成了欧盟解决塞黑冲突的基本政策框架。但这一框架并没有解决冲突双方的基本矛盾。没有充分考虑冲突双方的特殊情况、片面追求通过条件限制来实施外部压力以及欧盟政策的“支柱化”是失败的主因。最终欧盟不得不放弃“联盟”而转向“双轨”政策。  相似文献   

7.
忻华 《欧洲研究》2020,38(4):1-29
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受挫的形势,冯德莱恩领导的欧盟委员会希望增强欧盟的主体性和领导力,为此要持续推进"欧洲经济主权与技术主权"的建设,将其作为新一届欧委会的施政重心之一。"欧洲经济主权与技术主权"的构想源于对"欧洲战略自主"概念的延伸与阐发,其理论基础是传统的地缘政治理论、"经济与技术民族主义"观点和"干预主义"模式;具体内容以产业政策为核心,涵盖贸易、投资、金融、全球治理、战略安全和经济外交等领域;政策抓手是"战略性价值链"。欧盟新领导层的这一构想凸显出地缘战略的"大局观"和"对外竞争力焦虑",蕴含了决策者对经济全球化的危机、中美欧三边竞争的变局以及欧洲工商界利益集团诉求的战略考量,同时也将面临政治逻辑与经济理性、欧洲一体化的推进速度与欧盟权力的构建深度之间的两难困境。"欧洲经济主权与技术主权"的构建将会强化欧盟对华负面态度,推动其减少对华经济"依赖",进而加剧中欧双边竞争。  相似文献   

8.
领导理论是研究领导有效性的理论,其研究最早兴起于企业管理领域,并不断扩展至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欧盟治理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领导者和追随者的互动现象,但是较少使用领导理论来进行分析。在现阶段,欧盟面临多重危机,德国被视为领导欧盟成员国规避、克服危机的主要力量。以领导理论为分析框架,将其应用于欧洲一体化和欧盟治理研究,分析德国领导有效性问题,能够突破思维定势,增强对复杂现象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9.
欧盟多层级治理体系中的德国利益集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春荣 《德国研究》2008,23(2):11-16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对民族国家行为体、政治结构与政治过程的“欧洲化”的研究,发展成为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而迄今为止,国内对于欧洲化的研究涉猎甚少。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欧洲一体化或者说欧盟多层级治理体系对德国利益集团特征尤其是对其组织结构和游说战略的影响,来弥补这一领域研究的匮乏。  相似文献   

10.
过去十年间的多重危机是欧盟经历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生死考验。然而主流的欧洲一体化理论和欧盟法律研究无法为我们理解这一阶段的欧盟政治变迁提供一个恰当的分析框架。鉴于欧盟危机出现的常态化趋势,本文认为,学界应走出一体化和法律研究的传统路径而将危机本身及危机中的政治运作作为欧盟政治研究的一个全新维度。欧盟的危机政治主要产生于法律规则、价值理念、民意诉求与政治需要之间的矛盾。这三对矛盾又催生了"策略性容忍违法行为""威权式合法化""组织化的伪善"和"政治隐匿"等形态各异的危机政治模式。虽然这些政治模式能够暂时缓解欧盟面临的生存危机,却为欧盟体制的长远稳定埋下了隐患。更重要的是,欧盟的危机政治促使我们反思"危机推动欧洲一体化"及"欧洲一体化是不可逆的政治进程"这两个重要的传统认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国家构建是欧盟对波黑实施的一项重要重建任务。欧盟通过规范性和技术性影响来改造波黑的弱国家性,力争消除实体和种族的对立状况,为波黑塑造一个完全功能性国家打下基础。通过欧盟在波黑的实践,笔者认为欧盟国家构建的方式是强调规范性影响为主,技术性影响为辅,通过动员多种国家构建工具和手段来塑造欧盟民事强权形象。  相似文献   

12.
欧盟多层治理体系下的对外决策具有独特性和局限性,需要发挥网络组织的灵活机制和资源配置能力,帮助克服欧盟正规决策程序中的复杂性和等级制,提高欧盟对外决策的利益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政策网络理论在分析利益协调、理解网络结构、推动合作过程以及发展决策体系内公、私行为体协调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本文将欧盟对外政策研究与政策网络方法相结合,目的在于检验政策网络方法在分析政策网络结构影响欧洲对外决策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布鲁塞尔思想库开展涉华研究和组织相关活动的情况,对这些思想库在欧盟对华决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在分析了由于中欧关系的历史渊源,思想库本身对华研究的水平,以及经费来源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目前欧洲涉华思想库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影响力尚显不足的同时,指出随着中欧关系的发展,布鲁塞尔思想库在加强双边关系,共同面对全球挑战方面,同样面临着很多机遇。  相似文献   

14.
欧洲的公民社会组织虽然不具备正式的决策权,但在欧盟一些政策领域已经成为重要的参与者。但是学界对公民社会组织如何影响欧盟的政策制定仍然众说纷纭。本文选择若干议程设置理论建立起一个整合的分析框架,通过透视环保组织在欧盟生物技术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尝试性地探讨公民社会组织对欧盟政策制定的作用方式以及影响其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地中海地区与欧盟毗邻,是欧盟主要的能源供应地与重要的商品市场,然而该地区形势复杂、政局动荡,从巴塞罗那进程到地中海联盟,欧盟的地中海政策不断调整,但屡屡受挫。2011年以来,在埃及、利比亚等地中海国家发生的混乱使得欧盟不得不对自己的地中海政策进行反思和重新调整。本文以2011年地中海地区局势剧变为背景和出发点,梳理了欧盟地中海政策的基本特点,认为其实质反映了欧盟更多地按照其固有逻辑、企图在地中海这样一个完全不同的地区建立起一套自己历史进程中发展起来的秩序,因此具有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This research note presents an innovative dataset of Swiss MPs’ interest ties between 2000‐2011. The longitudin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average number of interest ties per MP has more than doubled: from 3.5 in 2000 to 7.6 in 2011. Since the mid‐2000s, public interest groups have accounted for approximately one out of two ties between MPs and interest groups, showing the strongest increase during the period. However, when looking at the most present individual groups, important business groups dominate and appear well connected with the governmental parties of the political right. Finally, interest groups are also able to forge themselves a strategic presence within the parliamentary committees that are the most relevant for their policy issues. Next research steps include the assessment of the (un)biased access of interest groups to the parliamentary venue and their policy influence.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欧洲模式的使用和阐释需要规范和界定,应有总体和分类、范畴和层次的界限区别。欧盟区域整合共同治理模式名副其实可赋予欧洲模式的称谓。欧洲模式的核心和基础是欧洲一体化和区域共同治理,这是一种没有先例的政治体制和制度创新,是对传统国家模式的超越、对现有国际关系的突破,将会开创一个民族主权国家体制和超国家治理体制并存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欧洲模式具有时空局限性、意识形态色彩和利己主义思考,但它体现了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趋势:打破国界走向融合。这是符合历史发展大方向的,其蕴含的理念、经验和精神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8.
欧共体/欧盟先后经历了6次扩大,成为今天拥有4亿人口、432万平方公里面积、27个成员的超国家组织。然而欧盟的扩大却日益加剧了深化的矛盾。随着欧盟主要国家领导人更迭和爱尔兰全民公决否决《里斯本条约》,人们纷纷对欧盟进一步扩大提出了质疑,不同论点的学者也为此展开了相应的论战。本文从欧盟扩大的历史轨迹,向欧洲回归和实行泛欧联合的可能性,欧盟扩大面临的挑战,欧盟为何要扩大以及对欧盟扩大的展望等几个层面分析了欧盟是否还会扩大这一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由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上半年,一场源自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了欧元区的动荡,对欧盟的经济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简要分析了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和演变过程,进而探讨了希腊债务危机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欧盟应对危机的举措以及对中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20.
作为当代高新技术产业群中最活跃、最具渗透力的部门,信息通讯技术(ICT)产业对于欧盟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尤为关键,而不断提高其竞争力正是欧盟ICT产业政策的目标所在。本文旨在对欧盟层面ICT产业政策的发展、内容和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表明,欧盟ICT产业政策的确取得了一些实效,但至今仍未能改变其ICT产业整体竞争力及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长期低于美国的局面。近几年来,该政策正在由分散走向整合、由专注于供给转向供求兼顾、由温和转向力度加大,这一转变能否在未来取得实效,将成为欧盟能否保持和提升经济竞争力、成功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关键。另外,强调尊重欧洲基本价值观和欧洲经济社会模式使得该政策具有了典型的欧盟特色,值得他国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