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张亚中 《欧洲研究》2012,(3):28-38,159,160
在扮演全球政治角色时,欧盟期望通过展现其规范性权力,利用制度与规范来影响其他国家,进而建构一个符合欧盟价值体系的世界观。对此,欧洲理事会曾发表欧洲安全战略相关文件,并强调国际合作、多边主义、睦邻与良治等观念。欧盟虽有市场经济规模与规范性权力,但其全球政治的影响力仍然受到限制,其原因在于:第一,欧盟虽为具有超国家性质的政治体,但仍带有民族国家色彩,因而在重大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第二,欧盟缺少贯彻目标所需要的硬权力;第三,欧盟各国近年自顾不暇,作为"普世价值"榜样的条件逐渐减弱;第四,欧盟在全球事务中无法摆脱美国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欧盟研究中的“治理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追溯了"治理"这一概念在学术讨论以及政治学各分支学科中的起源。在此基础之上,文章通过介绍"欧盟治理"概念的主要特点,指出研究的两大方向:一是致力于把欧盟作为"规制国家"进行研究,二是对"新型治理模式"进行研究。文章还通过研究欧盟治理的安排是否以及怎样对成员国的治理范式造成影响,甚至改变成员国的治理范式,以及反之是否亦然的相关问题,来突出研究欧盟治理的两个核心主题。文章最后对同欧盟治理研究紧密相关的规范性关注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初伊安-曼纳斯提出"规范性力量欧洲"后在欧洲研究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争论,这一理论视角常常被认为太过理想主义。曼纳斯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规范理论选择?他又是如何通过这样的选择去应对欧盟的现实困境的?本文从建构主义的概念分析出发提出"规范性力量欧洲"的理论问题来源于冷战后欧洲的社会现实,它的提出及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冷战结束后欧盟身份认同对外和对内两个向度的深刻危机;政治学者通过"规范性力量欧洲"这一政治话语来界定他者,以此来建构欧盟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西方学术界21世纪初关于欧盟力量的讨论出发,追踪了欧债危机背景下"规范性力量欧洲"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层面出现的新变化及其与"市场性力量欧洲"之间展开的辩论。文章认为,尽管两种理论模式在"规范"和"市场"何者是欧盟力量本质特征的问题上存有分歧,但二者间最终呈现的融合与互补态势反映了欧盟通过塑造国际规则和规范实现战略利益的对外政策常态。与此同时,规范性力量研究议程呈现出更具包容性和多样性的取向,特别是将经济自由主义和市场性原则纳入欧盟核心规范体系,欧洲中心论松动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是西方学术界反思欧盟力量相对下降和国际力量格局变化的新现实后做出的回应,对于我们理解欧盟在国际规范、国际秩序演变中的角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5.
宋黎磊 《德国研究》2008,23(1):29-34
将欧盟视为一个规范性力量的讨论是对欧盟作为国际角色行为体的新的定位,这一观点认为欧盟是在按自己的意象重新设定国际规范,在国际间的行为也是遵循这些规范性标准,并且在传播这些规范的过程中施加自身的影响。在过去的五十余年,欧盟创造了一系列兼具独特性和普适性的价值与原则。而欧盟的规范性价值就在于他提倡原则的普适性特征。欧盟所追求的不同的政策,都是在国际关系的范畴内重新定义什么是规范的组成部分。因而欧盟超越了经济与安全共同体的层次,更是一个价值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宋黎磊 《德国研究》2009,24(1):30-36
欧盟的外部治理以欧盟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运用欧盟的软实力,通过推广价值观与规范来影响和塑造周边国家,包括扩大与睦邻两种方式。目前欧盟外部治理的重点由扩大政策转向睦邻政策。欧洲睦邻政策的设计得到了欧盟扩大经验的诸多启示,但是睦邻政策没有入盟的终极诱惑,欧盟不能在周边国家推行像对入盟候选国那样积极和消极条件性并存的治理模式,睦邻政策因而不能取得像扩大政策那样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作为新型政治形态的出现与发展,对建立在民族国家基础上的传统政治学理论提出了诸多挑战,特别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之后,欧洲政治一体化不断深入,欧盟的权能也不断扩大,其政策领域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并且开始越来越多地触及与成员国主权有关的敏感问题,从而引起了对于欧盟是否具有民主合法性的愈益广泛的关注。而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欧盟"民主赤字"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欧盟决策机制缺乏民主监督的问题。本文认为,事实上,欧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通过加强欧洲议会和成员国议会在欧盟决策程序中的作用和影响来改善和增强民主,以构建一种双重民主。到目前为止,这种"双重民主"途径对于增强欧盟的民主合法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峰  谭佩琳 《东南亚研究》2023,(1):87-105+157
拓展利益是全球化时代各国的重要战略目标。欧盟作为“规范性力量”的国际行为体,扩散规范是其拓展利益的重要方式。欧盟在与东盟的规范互动中,以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为动力,推进经济关系融合;以增进互信和共同安全为目标,加强政治与安全合作;以人本理念为倡导,提升欧盟文化与国际影响力;以民主与人权为内核,推广欧盟核心价值观。在与东盟的规范互动中,欧盟不仅拓展了自身的利益和影响,而且显示了区域间主义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特征。随着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的深度调整,欧盟规范性力量的基础出现松动,规范扩散的多边主义环境发生变化,东盟的规范需求与区情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尽管欧盟的规范性力量在双边关系互动中仍具影响力,但欧盟也需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作出积极调整,不断探求契合欧盟与东盟关系发展的路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欧盟文化政策与文化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洲文化政策有两个层面:一是民族国家的文化政策,二是泛欧洲的文化政策。在欧洲层面,主导文化政策的政治实体主要是欧洲联盟和欧洲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国际机构也对欧洲文化政策发挥着重要影响。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欧盟文化政策,着重考察欧盟作为欧洲范围的行动者,如何通过其显形和隐形的文化政策,塑造新的文化治理体系、推进欧洲公民社会各种力量的新型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0.
作为规范性力量的欧盟在2007年宣布的新中亚战略中将人权、法治、善治和民主等规范性目标置于优先地位,并通过运用一系列经济援助型和政治外交型政策工具,试图引导中亚国家的政治经济转型,以输出欧盟的价值和制度。但是欧盟内部在中亚的利益偏好和政策立场存在严重分歧,在各种内外因素的掣肘下,其对规范性目标的追求日益让位于物质性利益,从而在规范性外交上出现了不断软化立场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欧盟利益集团研究虽然已经有了多年的进展,但仍未形成共识性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本文从概念和研究议题出发,分析了欧盟利益集团研究的重要性、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认为,欧盟利益集团研究需要在统一概念和理论框架下对已有的各个角度的相关研究进行统和,进而形成较为完备的适合欧盟这一特殊政治实体的利益集团研究体系,这是目前该研究领域迫切需要突破之处。  相似文献   

12.
欧共体/欧盟先后经历了6次扩大,成为今天拥有4亿人口、432万平方公里面积、27个成员的超国家组织。然而欧盟的扩大却日益加剧了深化的矛盾。随着欧盟主要国家领导人更迭和爱尔兰全民公决否决《里斯本条约》,人们纷纷对欧盟进一步扩大提出了质疑,不同论点的学者也为此展开了相应的论战。本文从欧盟扩大的历史轨迹,向欧洲回归和实行泛欧联合的可能性,欧盟扩大面临的挑战,欧盟为何要扩大以及对欧盟扩大的展望等几个层面分析了欧盟是否还会扩大这一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欧洲模式的使用和阐释需要规范和界定,应有总体和分类、范畴和层次的界限区别。欧盟区域整合共同治理模式名副其实可赋予欧洲模式的称谓。欧洲模式的核心和基础是欧洲一体化和区域共同治理,这是一种没有先例的政治体制和制度创新,是对传统国家模式的超越、对现有国际关系的突破,将会开创一个民族主权国家体制和超国家治理体制并存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欧洲模式具有时空局限性、意识形态色彩和利己主义思考,但它体现了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趋势:打破国界走向融合。这是符合历史发展大方向的,其蕴含的理念、经验和精神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4.
欧盟多层治理体系下的对外决策具有独特性和局限性,需要发挥网络组织的灵活机制和资源配置能力,帮助克服欧盟正规决策程序中的复杂性和等级制,提高欧盟对外决策的利益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政策网络理论在分析利益协调、理解网络结构、推动合作过程以及发展决策体系内公、私行为体协调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本文将欧盟对外政策研究与政策网络方法相结合,目的在于检验政策网络方法在分析政策网络结构影响欧洲对外决策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中海地区与欧盟毗邻,是欧盟主要的能源供应地与重要的商品市场,然而该地区形势复杂、政局动荡,从巴塞罗那进程到地中海联盟,欧盟的地中海政策不断调整,但屡屡受挫。2011年以来,在埃及、利比亚等地中海国家发生的混乱使得欧盟不得不对自己的地中海政策进行反思和重新调整。本文以2011年地中海地区局势剧变为背景和出发点,梳理了欧盟地中海政策的基本特点,认为其实质反映了欧盟更多地按照其固有逻辑、企图在地中海这样一个完全不同的地区建立起一套自己历史进程中发展起来的秩序,因此具有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More than two decades of Palestinian state-building have produced neither peace nor a state. In fact, the Palestinians are seemingly further away from statehood today than at any point since the state-building process began in the mid-90s,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West Bank’s institutions now perform, according to the UN, the EU, the World Bank and IMF, above the threshold for what is expected of a state. In this situation – with the Palestinians technically ready for statehood and large parts of Europe and the U.S. not politically ready to recognize Palestine – it is unclear what strategic objectives the internationally supported state-building process now can achieve in the Palestinian territories, except for upholding the status quo.  相似文献   

17.
曾向红 《欧洲研究》2020,(2):34-60,M0002,M0003
作为“规范性力量”的欧盟,一直在中亚地区实施民主推进计划,以扩散西方自由、民主、人权、善治和法治等价值观念。为了评估欧盟在中亚地区推进规范议程的效果,本文构建了一个涵盖欧盟“自我”和中亚地区相关“他者”的分析框架。对于欧盟“自我”,本文着重考察了其规范绩效状况;对于中亚地区的相关“他者”,则着重分析了俄罗斯对欧盟形成的规范竞争,以及中亚国家对欧盟规范议程产生的规范共鸣现象。就欧盟在中亚地区推进自由民主模式产生的规范绩效、规范竞争与规范共鸣而言,其表现均不尽人意,且难以在短期内扭转。面对上述困境,欧盟意识到应着眼于中亚地区更长远的发展态势,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各国通过渐进的方式走上西方式发展道路。2019年6月,欧盟新出台的中亚战略正是反映了这一思路。  相似文献   

18.
Balducci  Giuseppe 《East Asia》2010,27(1):35-55
In recent year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works on EU international actorness have begun to focus on notions of “normative, value-driven external policy”. However, the majority of these works tend to uncritically analyse EU foreign policy without considering its internal complexity and the existing national, supranational and intergovernmental dynamics. This paper first sheds light on these issues by proposing an original theoretical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study European, rather than merely EU, normative foreign policy. Secondl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mpirically apply such a framework in the specific case of European human rights promotion in China. What emerges is that in the case of China, and Asia more broadly, Europe appears more as a normative trap, where the interaction of EU institutions and member states originate policies not in line with the EU human rights normative basis.  相似文献   

19.
作为当代高新技术产业群中最活跃、最具渗透力的部门,信息通讯技术(ICT)产业对于欧盟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尤为关键,而不断提高其竞争力正是欧盟ICT产业政策的目标所在。本文旨在对欧盟层面ICT产业政策的发展、内容和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表明,欧盟ICT产业政策的确取得了一些实效,但至今仍未能改变其ICT产业整体竞争力及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长期低于美国的局面。近几年来,该政策正在由分散走向整合、由专注于供给转向供求兼顾、由温和转向力度加大,这一转变能否在未来取得实效,将成为欧盟能否保持和提升经济竞争力、成功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关键。另外,强调尊重欧洲基本价值观和欧洲经济社会模式使得该政策具有了典型的欧盟特色,值得他国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东-北非地区对欧盟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欧盟通过各类援助以及与该地区强权人物保持紧密联系,力求确保经济和安全双重战略目标。2011年初开始的中东-北非变局,给欧盟的既有战略带来了全方位冲击。为摆脱被动境地,欧盟已初步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战略调整思路。其中,欧盟顺动荡之势在该地区推广民主的作法尤其值得关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中东-北非地区,将在未来数年内成为欧盟对外战略的一大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