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起诉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起诉若干问题研究李宁培,谢家斌199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完善了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其中的一项重大修改是取消了免予起诉,将免予起诉中的合理因素吸收到不起诉的范围中,扩大了不起诉案件的范围。为了尽...  相似文献   

2.
1997年1月1日起施行的我国新刑事诉讼法,针对以往免予起诉带来的某些弊端,取消了关于免予起诉的规定,将免予起诉的合理部分吸收到新刑事诉讼法不起诉中来,作出了相对不起诉的规定。它不仅解决了过去长期困扰法学界关于免予起诉的存废之争,而且顺应了我国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为意义。笔者现就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相对不起诉制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相对不起诉的规定顺应了世界各国以起诉便宜主义取代起诉法定主义的刑事诉讼发展趋势从国外的诉讼法理论来看,有起…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凡需要提起公诉或者免予起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这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一项职权。免予起诉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创举。正确理解和健全免予起诉制度,加强内部制约机制,对提高免予起诉案件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法学界对检察机关所拥有的免予起诉权力争议较大,大致有两种观点:赞成者认为免予起诉有利于教育.挽救被告人和分化、瓦解犯罪分子,有利于缩短诉讼时间,减轻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负荷。反对者认为,这种做法违背了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破坏了监督制约,不利于保障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对检察机关的免诉权不能不加区别地一概肯定或否定,应全面,公正地来看待免予起诉制度。 (一) 免予起诉是一九五六年检察机关在处理反革命分子投案自首的工作中创造的,后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运用于对在押日本战争罪犯的处理。一九七九年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被正式列入我国刑事诉讼法,我国刑诉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免予起诉”。由此可见,免予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而移交人民检查院起诉或免予起诉的案件以及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经过审查,认为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所作出的由人民检察院宣告被告人有罪但不提交人民法院审判的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5.
免予起诉是我国检察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但近年来,法学界一些同志提出免予起诉制度弊多利少,主张取消这种制度。笔者拟就我国免予起诉制度的改革谈点自己的看法。一我国检察机关的免予起诉制度,是在长期同反革命和其他刑事犯罪作斗争中逐步建立起来的。1956年4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处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国战争中战争犯罪分子的决定》中规定:“对于次要或者悔罪表现较好的日本战争分子,可以从宽处理,免予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免予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但按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被告人所作出的一种决定。从免予起诉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免予起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这种犯罪按照刑法的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可以免除刑罚的。这里的“不需要判处刑罚”是指刑法第32条所规定的被  相似文献   

7.
论检察机关的不起诉裁量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起诉裁量权是与起诉便宜主义密切相关的由法律特别规定或认可的公诉机关对起诉与否的选择权.裁量不起诉符合实行起诉便宜主义的刑事诉讼立法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刑罚个别化和轻刑化的刑事政策.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废除了免予起诉制度,规定了不起诉,其中酌定不起诉属于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范畴.本文首先探讨不起诉裁量制度存在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两大法系主要国家不起诉裁量权的具体运作的对比研究,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重点阐述我国检察机关的不起诉裁量权应如何正确定位及其在司法实务中的实施和完善,以期对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和司法实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免予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已构机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具有免除刑罚情节的罪犯所作出的决定。免予起诉制度是我国司法实践的创造,它起源于解放后处理日本战犯的需要。195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处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国战争犯罪分子的决定》中规定:“对于次要的或者悔罪表现较好的日本战争犯罪分子可以从宽处理,免予起诉。”这是法律对免予起诉的首次规定。经过一段时间实践以后,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出庭公诉工作试行规定(修改稿)》和《刑、民事案  相似文献   

9.
论不起诉制     
不起诉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设立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它的内容应当包括不起诉的类别、条件、程序、救济和结果等诸方面问题的总和.健全合理的不起诉制度必须做到分类明确、条件设置科学、救济途径顺达.  相似文献   

10.
不起诉与免予起诉,是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提起公诉”阶段的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案件处理结果。《刑事诉讼法》第104条规定:“被告人有本法第11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其中包括所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被告人死亡以及其他法律法令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关于免予起诉,刑诉法第101条的规定是:“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  相似文献   

11.
附条件不起诉在正式写入我国《《刑事诉讼法》》之前,就已经在全国各地检察机关试行,2012年3月14日,我国正式将该制度以立法的形式予以确认,促进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广泛应用。然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运行两年以来,许多细节性问题正在一一呈现,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对此应加以认真分析,并探索构建相应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免予起诉制度利大于弊周其华近期来,在我国学术界对免予起诉制度的存废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有一种观点认为,免予起诉制度弊多利少,主张废除。笔者认为,免予起诉制度利大于弊,不但不应废除,而且应在立法完善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免予起诉制度,是指...  相似文献   

13.
论免予起诉制度──与崔敏同志商榷丁慕英,陆德山《法制日报》于1993年11月7日、1994年1月20日发表两篇崔敏同志否定免予起诉制度的文章(以下简称“崔文”),基本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特撰文与作者商榷。-、免予起诉存在的客观性和必要性免予起诉的存在是...  相似文献   

14.
经过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修正的1997年1月1日实施的《刑事诉讼法》,取消了免予起诉制度。人们普遍认为,取消的根本原因在于未经过法院判决就对他们做有罪认定是违反国家法律制度的。其实,这仅是从刑事方面来讲的。在司法实践中,取消免诉制度不仅仅源于这一点,从附带民事诉讼的角度来看,明令禁止使用免予起诉的权利也是符合形势发展的需要及立法精神的。本文仅就与附带民事诉讼相关的几个问题提出意见,以探讨取消免诉制度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这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和司法制度的重大改革。修正案对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作了一百余处的修改补充,条文由原来的一百六十四条增加至二百一十五条。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进一步完善了各类强制措施,取消了“收容审查”.进一步明确了公、检、法等司法机关的分工,加强了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取消了“免予起诉”的规定,进一步保障了诉讼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允许律师“提前介入”刑事诉讼活动;改革了庭…  相似文献   

16.
新刑事诉讼法首次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程序,是对近十多年来我国公诉制度改革实践的一个归纳和总结。但在实践中,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面临着对制度本身存在认识误区,控方裁量权缺乏有效制约,考验期内承担义务缺乏针对性等问题。要在检察工作中落实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需要构建配套的帮教机制,通过内外监督共同制约,并建立完备的司法救济措施。  相似文献   

17.
酌定不起诉制度是1996年《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在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酌定不起诉制度集中体现了公诉裁量权原则、诉讼经济原则和保障人权的原则,与此同时,该制度还与我国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相适应。然而,由于酌定不起诉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司法实践中受传统起诉法定主义思想的影响,酌定不起诉制度的适用率一直偏低。因此,本文通过对酌定不起诉制度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两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探析,进而提出相对应的完善措施,希冀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刑事司法"非刑罚化"和"轻刑化"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检察官起诉自由裁量权、刑法谦抑性及起诉便宜主义等法学要义。这一制度的确立,发展和完善了我国现行不起诉制度,是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方式的一种体现。文章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产生的背景及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该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实行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一制度的确立对促进未成年人的再社会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对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进行立法解读的基础之上,提出完善建议,同时明确了该制度和相对不起诉的优先适用顺序,并补充介绍了相对不起诉中有关未成年人的特殊规定.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不起诉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原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内容作了修改增补,扩大了“不起诉”范围。和原刑事诉讼法相比较,新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发生了“量”和“质”的变化。 一、“无罪”不起诉 “无罪”不起诉也叫法定不起诉。就是刑事案件属于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所作的不移送人民法院审判的决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