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和国 《理论月刊》2012,(10):101-104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揭示了权力实现方式从酷刑、惩罚到规训的演变历程,并论述了权力的运作、特征及其泛化。权力是借助于规训的微观技术和手段进行运作的,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无处不在。权力是一种关系,具有生产性,并与知识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复杂的关系,权力的泛化导致了全景敞视式的规训社会的形成。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福柯的权力思想是对传统权力观的补充和修正,关注权力对人的规训,反应了福柯对现代社会主体命运的反思和担忧。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政治领域的成就是中国不断地在往现代国家、现代社会和现代政党的方向发展,三者归结到一点,就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建立。政治制度的中心内容是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1978年以前,权力过分集中,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来说,是权力集中到国家;从政府与政党的关系来说,是权力集中到政党: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说,是权力集中到中央;从领导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来说,  相似文献   

3.
白冰冰 《前沿》2003,(2):27-30
现代信息技术使人们的思维观念、社会价值观念、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这对现代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者对现代技术影响论进行了评述 ,回顾了我国城市管理模式与管理体制 ,提出了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城市管理理念的转变趋势 :垂直一元的集权管理体制日益向横向分散的民主管理体制转变 ,权力集中的代议制日益向公众参与的普议制转变 ,行政长官的主观意断决策日益向权力制衡的科学民主决策转变 ,以经验与权威作为政府决策依据向以知识和信息作为政府决策依据转变。借此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与城市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匡自明 《思想战线》2008,34(1):92-98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现代化是由政府权力的理性化、制度化和民主化所构成的复杂结构与过程,是由传统政治体系向现代政治体系转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浓厚的人治向建设法治国家转变以及政治参与程度低向发展有序政治参与转变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政治行为和政治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建构现代国家的过程中,历史悠久的政治清议传统,具有其现代转化价值。中国的政治清议传统,呈现出清议、清谈与莫谈国事三种状态,显示出衰变轨迹。但由于中国的现代建国,不仅需要在国家权力的分权制衡机制上促成健康议政,而且需要大力且有效聚集社会智力资源,因此,促使政治清议传统的现代转变,是现代建国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成功完成现代转变的政治清议,将成为促使国家受到有效监督、权力规范运作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6.
何美然 《前沿》2011,(10):50-53
在现代社会,个体权利和公共权力关系主要体现为个体权利、国家权力、社会权力之间的关系,其中,国家权力与个体权利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传统体制下,个体权利和社会权力受到国家权力的控制和挤压;改革开放以来,公民个人权利和社会自治权力不断扩张,国家权力逐步收缩。要使公共权力和个体权利的关系保持和谐,就是要在国家权力的制导下,通过社会自治权力的发展,使国家权力与公共权力本质相一致,实现国家权力向个体权利回归。  相似文献   

7.
王沛珊  余新忠 《探索与争鸣》2023,(5):132-140+180
明末清初在华传教士对中医的疗效一直颇为信任,但是他们对中医理论则经历了从积极引介到否认其价值的转变。这一转变背后,一方面是中西文化立场的不同,传教士一直以西方医学为衡量标准来评价中医知识,另一方面则是传统与现代的差异,也即“科学”话语在西方社会的日益彰显。中医的现代化应该避免单一地以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视角认识问题,而应当最终建立一套既符合现代科学、又不完全从属于西方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人与大自然之间,还是统治者与受治者、领导国与依附国、执政党与在野党、乃至团体之间和个人之间.一切统治均奠基于统治者的知识优势。在政治光谱的照耀之下,知识得以露出其权力的面目。知识既建构了知者-被知者、知者-无知者、新知者-旧知者等权力关系,又重塑着统治者-受治者、敌人-友我、本族-外族、上司-下属等政治身份认同。知识既是权力的眼睛,也是权力的灵魂;它既行使权力,也创造权力;无论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还是其创新与发展,都遵循政治争斗的权力逻辑。因此,一部人类知识史.乃是知识权力化与权力知识化相互激荡的历史.由此阐明知识与政治的血肉关联、澄清知识的政治本质与政治的知识基础.乃是摧毁一再夸耀政治中立、价值无涉之纯粹知识神话的捷径。  相似文献   

9.
构建现代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治是大学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的本质区别就是从“人治”走向“法治”。现代管理要求高校规范办学行为、规范师生与学校的关系、处理好高校党委和行政的关系、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使高校管理真正从无序走向有序,从随意性走向规范化,从经验性走向科学和民主。  相似文献   

10.
职能、职权和职责三者相互协调一致 ,这是现代行政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一个行政组织而言 ,当它承担了某方面的行政职能 ,就应当被授予特定的行政权力 ,并且要对执行结果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因此 ,职能、权力和责任是三位一体、互为条件的关系。当前我国政府职能正在发生转变 ,这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相关行政权力的收缩变化。反过来 ,行政权力本身的某些内在规定性又会对职能转变过程产生影响 ,起到积极或消极的作用。一、行政权力特性分析行政权力是政治权力的一个分支 ,它与立法权、司法权一齐构成政治权力 ,是一种功能性权力。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11.
话语权力关系的社会学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春晖  彭金定 《求索》2007,(5):79-80
人们通过话语进行交往时,对话语权的拥有程度并不相同。话语权力关系源于知识作为权力资源而客观存在。福柯和布迪厄的社会学研究表明,话语场域隐藏了一个话语权力对抗的非和平空间,权力存在于知识,权力和知识在话语中发生联系,共生公谋,并具有隐蔽性和变化性的特点。这对于解读话语权力关系提供了社会学理论基础,为话语研究领域打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领导理论认为,现代领导者的影响力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权力性影响力,二是非权力性影响力。同硬权力相关的强制性影响力是职位对职位的影响力,是上级对下级的影响力,是法定权力的影响力;同软权力相关的非强制性影响力是人对人的影响力,是职位和权力以外的因素产生的影响力。在当代中国领导关系中,中共与民主党派在组织上是彼此独立的、平等的友党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合格的监理工程师,除了具备应有的技术知识、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外,能否正确处理和协调项目建设各参与方的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处理协调好与业主的关系业主与监理工程师的关系从本质上讲是授权与被授权、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两个合同文本予以确认。第一份合同是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在这个合同中规定了监理工程师的职责和权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监理工程师独立公正地执行合同条件的权力。这样,也就从某些方面构成了对业主的约束。第二份合同是业主与监理单位签订的委托监…  相似文献   

14.
现代智库的成长有其深刻的逻辑必然性和合理性。美国是现代智库的摇篮,通过对美国智库成长的历史分析,发现现代智库的成长依循了"知识—权力"和"知识—市场"的逻辑:在权力知识化中深嵌于公共决策过程、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实现优化发展。现代智库也因此在逻辑上被定位为既是具有市场比较优势的政策知识专业生产者与组织者,又是超越党派政治、独立的"权力/知识"的中介者。但是,在现实中,现代智库成长逻辑存在内在缺陷与异化的可能,包括智库知识与政治权力"双重俘获"的权力逻辑异化、智库功利化与智库思想市场失灵的市场逻辑异化。当前,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既要吸收和借鉴现代智库成长中的合理因素,同时也要警惕并规避其内在缺陷及异化的风险。基于此,依循现代智库的成长逻辑,从国家层面、市场层面以及智库自身三个维度提出中国智库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多哈宣言”列举的一系列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议题当中,TRIPS协议与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保护的关系是其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本文以TRIPs协议框架为基础,分析了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化与TRIPs协议的关系,指出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在保护传统知识方面存在着的局限,提出应将传统知识纳入TRIPs协议的保护范围,并在其框架下加强国内知识产权立法以保护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结构性变动,其内容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国家权力的转移。在传统社会国家权力渗透到政治领域以外的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经济、社会领域受到国家权力的被动支配,  相似文献   

17.
权力文明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社会日益走向文明化的根本要求。而社会主义权力文明是在社会主义这个特定的时空和历史条件下展开的一个创新命题,它既相对于中国传统权力文明,也相对于其他的、尤其是西方权力文明。社会主义权力文明的本质是公民拥有主权和权为民所用,它揭示了国家权力的性质:公民是权力的主人,处于核心地位。社会主义权力文明的核心是人民与政权之间的关系,权力的民主化与法治化则代表了此种变迁的方向。而权力民主化、法治化的过程,就是在权力领域排除独断以及垄断的权力,建立和谐权力的过程,就是在社会生活中摒弃暗箱权力、建立开放的、公民广泛参与的对话的权力过程。建立和谐、开放、对话的权力生活,正是现代权力文明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政治领域的成就是中国不断地在往现代国家、现代社会和现代政党的方向发展,三者归结到一点,就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建立。政治制度的中心内容是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1978年以前,权力过分集中,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来说,是权力集中到国家;从政府与政党的关系来说,是  相似文献   

19.
知识问题涉及的是知识的来源及其确证的问题,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政治权力之所以与知识紧密相关,其原因就在于政治权力具有与知识类似的某些特性;知识与政治权力之间的紧张与冲突关系不仅建立在一种可疑的知识论基础之上,而且还须以究竟何为权力以及权力如何介入我们对世界的理解等有争议的解释为前提;知识与政治权力的关系很早就被柏拉图等思想家们所关注,它涉及对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及其政治控制的限度与范围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学主题;对知识与权力的研究将有力地促进新兴学科——知识政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尼采权力意志的本质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海涛 《岭南学刊》2012,(2):108-114
尼采的权力意志并不是为强权政治或极权政治理论服务的概念,其政治哲学色彩很淡。它首先是一个哲学概念,具有形而上学的意义,但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政治学(政治哲学)概念。尽管尼采的整个哲学体系与古希腊哲学或文化关系密切,但权力意志概念却与古希腊哲学或文化关系不大。权力意志与康德、叔本华和欧洲现代哲学的关系比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