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刘明明 《求实》2013,(3):54-5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搞清楚可以依靠的力量和阻碍建设的力量,就动力来说,经济实力的增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动力,文化惯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动力,中西文化的碰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外在动力,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之源;就阻力来说,体制上的束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大的阻力,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是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肩上的沉重包袱,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围堵和渗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外部阻力。在消解各股阻力的同时,整合各个动力为一股合力,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从人的需要满足角度看,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现实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目标指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文化强国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王涛 《唯实》2004,(6):16-18
在当代中国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 ,为中国共产党提供引领旗帜 ,巩固党执政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转型,说到底是文化的转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为现代化事业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必须有着高度的自觉。就文化与民族的关联以及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要在文化身份建构层面坚持"民族特色"与"世界典范"的统一,又要在文化内涵提升层面实现本土文化与外部异质文化的包容;既要在现实层面促进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和谐共融,又要在时代价值层面成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创新力的动力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这种自觉将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和积极的价值牵引。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指经济发展、民主健全、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践证明,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愚昧无知,失去理想,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7.
颜晓峰 《前线》2020,(3):7-1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形势、任务、要求、规律,强调坚持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8.
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的目标和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勇于担当,立足实际,脚踏实地,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刻而系统地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命题,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化领域具体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对这条道路认识的拓展和深化。《决定》从文化的地位作用、文化的发展性质、文化的发展目的、文化的发展动力、文化的发展战略和文化的发展格局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指明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路径,同时也指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一次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迈向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相似文献   

11.
辛向阳 《前线》2011,(12):24-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道路的丰富和发展。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2.
文化建设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邓小平始终把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文化建设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文化体制与机制,文化建设创新提供保障;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文化建设创新提供有力支撑;秉承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实践》2002,(11):37-38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化史上,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文化发展处于最辉煌和鼎盛时期。邓小平在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上有着时代性和历史性的贡献。邓小平的构建中国先进文化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动力问题。其中的主要观点,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静 《实事求是》2012,(4):89-93
文化发展观是对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居于文化理论的核心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党紧紧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等基本问题,探索和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本质、地位、目标以及文化建设格局,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相似文献   

16.
孔君 《学习论坛》2001,(8):47-48
西部大开发的进程 ,实质上就是西部现代化的进程。西部的现代化 ,既包括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也包括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繁荣。只有繁荣文化 ,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西部大开发中 ,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一、文化建设是事关西部大开发成败的一个重要方面西部大开发作为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然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  相似文献   

17.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邓小平理论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形成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充分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丰富内容和建设途径等一系列问题。   一、建立现代化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期我们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成败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性,认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动力,从而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我们党…  相似文献   

18.
向海英 《世纪桥》2007,(3):19-20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先进文化,应当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科学性、群众性等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就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文化也必须有相应的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提高和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文章重点思考了三个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中华文化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文章还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结合乐山实际,文章概述了繁荣乐山旅游文化事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