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舌诊与结症     
舌诊属于诊断学中望诊的一部分,是中兽医诊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标志着中兽医诊病的传统经验和特色,现仍是我们诊察疾病和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舌是反映机体内紊乱的良好指标,优于口腔粘膜之其它部分。《元亨疗马集》说:“色脉者,医之准绳也,疾之龟鉴也。”可见前人对舌诊之重视。我们在临床中亦感到:舌诊较之脉诊更为重要,更为方便、可靠。因为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迅速而明显可见,能较客观地反映病情,对于辨  相似文献   

2.
色诊,是中医和中兽医独特的望诊方法之一,也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元亨疗马集·脉色论》亦指出“凡察兽病,先以色脉为主,……。”这些都表明中医和中兽医是十分重视色诊的。但是,中医的察色,是观察人的面部的见色。中兽医的察色,则主要是指口色。正如《元亨疗马集》所说:“口色,验疾之所也。”因此,中医和中兽医的察色,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例如,在青、黄、赤、白、黑五色作为病色问题上,二者就当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
痢菌净杀灭猪体内猪痢疾密螺旋体的效果观察徐忠赞,赵荣材,周宗田,王玉春,李金善,严相林,薛飞群(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兰州730050)汪兴道,傅承洪(湖北省总口农场)兽用抗菌药痢菌净临床上主用于治疗猪痢疾及畜禽消化道细菌感染,尤对于猪痢疾具有显...  相似文献   

4.
脉诊是中兽医的重要诊 力大,心输出量少,射血速度慢,则升支上升速度 断方法之一,有着丰富的临 慢,主波幅小。反之则速度快,主波幅大。 证经验和价值,《元亨疗马(2)降支:心室射血后期输出量减少,进入主集·脉色论》中说“色脉者,医之准绳也,疾之龟鉴 动脉的血量少于由动脉流向未稍的血量,故动脉压也。”这充分说明了脉诊在祖国兽医学中的地位。力降低,口径缩小,出现下降支前段。随着心室舒通过切脉可推知脏腑之虚实,气血之盛衰,病性之 张,主动脉压力迅速下降,在主动脉瓣关闭的一瞬寒热以及病情的转归凶吉,因而历代兽医学家都非 间,血液向左心…  相似文献   

5.
牛跛行临诊谚语的运用笔者在兽医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兽医牛破行临床诊断谚语,对破行病牛进行诊断,较为应验,亦可用于马属动物跤行临床诊断。现略加整理、注释,以供初学者临诊时参考。“敢抬不敢踏,疼痛在腿下。”此症为支破,指病畜运步时在落地负重的瞬间出现机能障...  相似文献   

6.
龙胆紫(甲紫)是对组织无刺激性的常用防腐消毒药。我们通过多年的临诊实践及与其他药物的对比观察,认为这种药虽然很普通,但如使用得当,则可以治愈很多常见猪病,而且方法简便,药物易得,药价低廉,能减少医疗费用的开支,促进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临症伴显神经症状的猪病较为常见。一般都疑为中毒(如食盐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有机氯及磷中毒等)或伴发神经症状的传染病(如猪瘟、猪李氏杆菌病、猪伪狂犬病、猪溶血性链球菌病、猪脑脊髓炎等)。至于临症伴显神经症状的猪丹毒则一般文献尚未见有详细记述。 最近,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先后发现7例伴显神经症状的猪丹毒患猪。以下就其临症、剖解及微生物检查的结果初步报导如下,以引起临床工作同志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胃寒吐涎是由外感风寒,夜露风霜所致。 病状 精神不振,食欲欠佳;毛焦膁吊,浑身发颤,耳寒鼻冷;口流清涎,舌津滑利;口色清黄,脉象沉迟。  相似文献   

9.
口色的变化反映着畜体气血的盛衰和脏腑的虚实,故中兽医学有“凡察兽病,先以脉色为主”,“口色验疾之所也”的论述。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兽医学这一宝贵文化遗产,使其客观化、标准化,笔者对46匹健康军马(骡)的口色与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的关系进行了观察与测定。(一)材料与方法1.仪器:安徽省电子科学研究所产XXG-A型心血管功能测试仪,上海市医用电子仪器厂生产的XHD-2型心电图机,无锡市医疗设备厂生产的O-300无液式血压表改装后使用。2.试验动物:选用某部队军马所健康马18匹,骡28匹。3.方法:将待测动物保定于四柱栏内。静息5~6分钟;详细观察其口色,作临床常规检查;在尾中动脉上量取血压;联接XXG-A型心血管功  相似文献   

10.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及江西省中兽医研究所报道,水针(10%葡萄糖,后海穴注射)治疗猪的三种泄泻,治愈率89.1%。对其他家畜泄泻症的疗效尚未见有报道。我们应用水针对奶牛的泄泻症做了临床验证,1978~1980年先后治疗乳牛、犊牛113例,治愈98例,治愈率达86.7%,有效109例,有效率为96.4%,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猪附红细胞体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能定性与定量检测猪附红细胞体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猪附红细胞体的16SrRNA基因高度保守区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经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猪附红细胞体核酸载量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在107~101 copies/μ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Sq=0.999)。能检测到模板的下限为30copies,灵敏度是普通PCR检测方法的100倍。该检测方法与其他猪常见病病原体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临诊疑似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猪血液进行了检测,其检出率比常规PCR方法高10%。表明该方法可用于临床上猪附红细胞体的检测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1992年,笔者在云南省剑川县东岭乡诊治1头已排血尿3个月余的6岁母黄牛。经检查,尿为紫红色,淋漓不尽,常作排尿姿势,体瘦毛焦,耳角发凉,鼻汗不成珠;口色淡白,口温低,口津滑利,舌筋很细;尾脉沉迟无力。辨证属脾肾两虚型虚性血尿,经中西药治疗数日无效。...  相似文献   

13.
绵羊痘(Sheep pox)是绵羊痘病毒(Sheep-pox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诊特征是全身皮肤(尤其是少毛和无毛处)、粘膜发生痘疹。1964年前曾大面积流行:1956~1977年仍在个别地区零星出现;1988年该病突然爆发流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流行情况、临诊症状和电镜观察。诊断为非典型羊痘。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为一母猪进行阉割时,发现其患有巨大卵巢脓肿,遂作了手术治疗。临床检查 患猪已产仔3胎,临诊时已发情3天,阴户潮红,略有分泌物。呼吸、心跳、体温均正常,膘情中等,因发情而表现骚动不安。肌注静松灵后,取右侧卧保定,在大挑花部位切开皮肤、肌肉、腹膜。探摸卵巢时发现腹腔内有一圆形近  相似文献   

15.
1980年7月至1981年6月,我们相继在湖北省三店农场、五三农场、总口农场、荒湖农场以及武汉军区沉湖养猪场等地试用痢菌净治疗猪痢疾2000余例,均获满意疗效。为了进一步明确该药对猪痢疾的预防效果,我们于1981年4~5月在湖北总口农场通过饮水给药的方法进行了小群预防试验,旨在观察痢菌净预防自然感染猪痢疾的效果、有效剂量及长期用药的毒副反应。(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猪及分组:试验猪为湖北总口农场种猪队48日龄断奶长白猪,共88头。随机分为5个预防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其中一组10头,二组10头,三组20头,四组10头,五组20头;空白对照组18头。全部试验猪饲养在该场严重发生猪痢疾的第四栋猪舍内,除一栏圈养8头外,其余各栏均圈养10头(对照组的两栏安置在预防组各栏之间)。每栏之间由1m高的水泥墙隔开。水泥地面喂饲,粪沟除粪,同槽饮水。试验前整个猪舍未经消毒,由一名饲养员管理,使用同一清洁工具。试验期间全部猪均喂该场的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6.
将猪侧身压在地上,半固定好,使其不能乱动。检查人员左手持一根小木棒(长约40厘米,直径约5厘米),从侧面插进猪嘴,把猪嘴撬开;右手持普通手钳,将猪舌头轻轻拉出,尽量拉长一些,但不能夹破。然后将猪舌头向上翻卷,观看舌底部。无囊虫猪的舌底部,光滑平整呈淡桃红色;囊虫病猪的舌底部,有白泡或小白点,呈半透明,稍高于皮肤。如果舌底部有粘液看不清楚时,用左手食指和中指轻轻擦拭,一边擦拭,一边细心观看,如果有囊虫,即可看出。  相似文献   

17.
冕宁县宏模乡一头一岁半公水牛,出生后约2月,发现舌尖露出口腔左侧,采食、饮水时舌又能自然回缩。1985年6月11日就诊经检查发现,该牛左侧口裂比右侧长7厘米,下颌向右偏离4厘米,致使舌重心向左偏移,左侧口裂过长,失去了左颊对舌的阻拦作用,故舌尖外露。患牛采食困难,特别是在咀嚼和反刍时,食物不断从左口裂处漏出,饮水亦然。我们在与右侧口角对应的左侧唇裂位置作了一针圆枕缝合。缝合后露出的舌尖缩回口腔,采食、饮水改善,咀嚼自如,即施行整复手术。  相似文献   

18.
辨证论治是中兽医治病的全部过程和根本方法。概括地说,辨证论治的内容,包括有理、法、方、药一整套法则。要正确使用这些方法,应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较长期的临床实践,并具备多方面的基本知识(如中兽医基础、方剂学、兽医中药学等),否则,就谈不上辨证论治。我们学习中兽医理论的目的,就在于掌握中兽医辨证论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猪三色伊蝇蛆病在我县发现已有八年历史。1973年首先发现于我县的麾村公社,以后又在砖桥、高汉、吴桥、果园场、锦西、邵伯等公社陆续发现,流行范围逐步扩大,危害越来越重。1978年我们从猪体及其卧地松土内捉了部份幼虫(蝇蛆)和蛹,送江苏农学院培养,羽化出的成虫(蝇)经上海昆虫研究所鉴定为三色伊蝇。其幼虫所致疾病为三色伊蝇蛆病。现将几年来的有关调查研究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猪食道阻塞较少发生,笔者先后见到3例,情况类似。皆系同槽饲喂煮过的土豆、萝卜后发病,其中一例曾在喂食中被突然驱赶。体温、脉搏正常,但呼吸有程度不同的变化。两例呼吸困难明显,饮水从两鼻孔反流,经食道探诊为食道上1/3处阻塞;另一例呼吸粗厉,偶尔吃几口又全部吐出,经食道探诊为食道下1/3阻塞。三例都有频频摇头、无目的地走动的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