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江灏 《世纪桥》2024,(1):94-96
晋商精神是山西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所蕴涵的和衷共济精神,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以及山西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晋商和衷共济精神,是晋商“以义制利”的价值追求,及“和谐共赢”群体精神的重要体现,对当今新晋商的发展、各群体的凝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弘扬和衷共济精神要将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团结凝聚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晋商传统文化的法律理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文化是支配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价值基础。晋商传统文化是直接在传统法律文化的框架下形成和运作的。晋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诚实信用、严格管理、任人唯贤、官商结合等体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征的原则。从晋商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其所体现的法律文化精神和法律理念,对于我国当前法治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别山红色文化内蕴着知识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多重价值。知识价值体现在其能够为文化哲学反思提供历史性、地域性的知识资料和启示;道德价值体现在其所具有的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维新精神,不图名利、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以及坚守信念、百折不挠的自强精神,能作为大别山红色文化道德体系的核心价值追求;审美价值体现在其壮美崇高的美学特征对大众审美心理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其富有诗意的浪漫情怀有利于启迪大众崇尚美的生命追求。  相似文献   

4.
周海波 《理论学刊》2007,12(1):114-118
《女神》的价值何在?如何理解其时代精神?长期以来,对于《女神》的研究,人们往往简单地将20世纪的时代精神认同为“五四”时代精神,而忽略了郭沫若个人的生命体验。事实上,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五四”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特征与《女神》对等起来,也不能简单地与郭沫若的精神世界等同起来,而应该从郭沫若个人的生命感受出发去理解一位诗人生命中的精神世界。《女神》是生命的歌唱,男性的歌唱。在审美倾向和形式上的追求同样体现出男性生命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自然为宗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庄子提倡自然无为的处世哲学,“自然”在他那里具有丰富的哲学与美学内涵,它既是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也是他对自然万物天性的认识,表现到艺术创作上就要求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具备自由、空明的心境,创作出的作品要能表现自然万物的本原性生命,传达万物的纯然本性。庄子的自然主义艺术观,一方面是创作主体所要具备的自然无为的主观精神,另一方面是作品所呈现的创作客体的自然天性。  相似文献   

6.
审美完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审美价值不断发挥作用的过程。在审美活动中,人的审美价值体现出追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本质,其目的在于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美的境界,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7.
晋商创造了500年的商业辉煌,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从现代管理学视角探析晋商文化的兴衰,应汲取晋商文化最首要的精神内核,拓展晋商文化所独有的理念制度,把握晋商文化的实践意义,培育晋商文化所缺失的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8.
《清夏》     
《北京支部生活》2012,(10):F0003-F0003
中国花鸟画以其民族艺术的鲜明特色.在世界绘画之林自成体系,独具风采。花乌画以精神为重,画家依据自然动植物的自然属性以及特征、环境等,赋予它们以人格化的精神内涵。也就是说一幅花鸟画的意境表现画家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
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文章对晋商文化作了提炼与概括,认为诚信、创新、共赢、勤奋进取是该文化的精髓。晋商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文化精髓在当代新晋商中相对缺乏,因此当代新晋商应继承、运用这些文化精神,推动山西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董玲 《共产党人》2008,(1):50-52
城市是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承载地。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历史底蕴、审美情趣、道德价值以及体现于城市内涵外质中的人文精神,它积淀着这个城市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1.
双拥工作的文化品质,是双拥工作与生俱来的最高品质,是我党我军在实践中对双拥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在双拥活动中,彰显中国文化特色的双拥文化是加强军民团结的凝聚力量,是提高军民素质的重要形式,是推动双拥工作与时俱进的强大动力,更是开辟双拥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执政地位巩固。习近平提出的"三严三实"标准为加强党风政风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新时期领导干部从政做人、干事创业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3.
弘扬“红色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红色文化”,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是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应对国际形势严峻挑战、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弘扬“红色文化”,应加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及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全面提升全民族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4.
新三反运动是我党继“三反”运动之后的一次重要的政治运动,其重点是反对官僚主义。肃清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现象,将反官僚主义斗争引向深入,是新三反运动发生的重要原因。新三反运动本着密切联系实际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与和平的原则,严厉惩治官僚主义者,使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显著的转变。新三反运动为我党现阶段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历史借鉴,尤其是通过群众来信打击官僚主义至今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施《物权法》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的实施,要求各级行政机关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物权观念,履行平等保护公私财产的法定职责;明确物权性质,划清公权力与私权利界限以规范政府行为;完善物权制度,不断推动行政管理方式转变,坚持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共党史学研究内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80多年奋斗历史作出的科学概括和总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线。坚持和推进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方面使之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对实现科学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美丽中国强调生态与文化的多样性、整体性与和谐性,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目标和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詹姆逊在他的“认知测绘”理论指导下,做了两种测绘尝试,分别是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测绘、为当代全球化测绘。他的测绘尝试体现了辩证思维方法、总体化方法、中介化方法和历史性方法。他的“认知测绘”方法论对于个人和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个人可以根据总体关系,绘制出自己与当地和国家的社会关系;国家可以利用其确立自己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语境中,科学技术能够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使我国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精神和审美风范的崭新的发展模式。广大人民群众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审美欣赏既是当代的,也是富有想象力甚至是超前的。  相似文献   

20.
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也是切实可行的措施。针对计划实施中大学生“村官”存在的不能尽快实现角色转变、不能很好地与土生土长的村干部磨合等问题,应加强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力度,加强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