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历了自发发展、自主发展两个阶段之后,当前中拉关系已经进入一个"构建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是双方关系"构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构建发展"关系的内涵包括以规划未来中拉关系新格局、打造中拉命运共同体为战略目标,以构建新的中拉合作框架和模式为战略路径,以协商共赢、不针对第三方为合作原则。进入"构建发展"阶段的中拉关系在政治、经济、人文交流和多边合作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国际形势处于不确定性,中国经济转型具有复杂性且拉美转型道路艰难,中拉合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中国与拉美要顺利推动转型时代的战略关系,有三对主要矛盾需要解决:其一是合作机制的逐步完善与预期成果之间的差距;其二是中国持续的战略投入与拉美国家承接能力之间的矛盾;其三是双方对发展关系的迫切需要与相互认知的显著欠缺。双方不仅要从战略高度对中拉关系未来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和合作路径进行构建和规划,还需构建和塑造同属中拉人民的价值观和认知理念。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在习近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引导下,中国开始从全球视野和全球利益角度对拉美进行重新定位和战略布局,拉美成为中国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可或缺的一个地区。通过顶层设计,中国对拉美的目标及路径进一步清晰,中拉关系从受全球化驱动的自然发展阶段向战略引领阶段转变。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总体战略目标下,中拉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以及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打造中拉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理念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安全共同体。中国对拉战略目标不是短期的,要立足长远,必须通过不懈的、潜移默化的努力,去逐步构建和培育。在保持对拉美战略耐心的同时,战略预期也不能过高。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拉关系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中拉关系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挑战。面对世界及拉美发展形势的不确定性,中国对拉战略的确定性将给中拉深化合作带来可期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中拉关系的发展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1978—2001年为第一阶段,"高访驱动"是主线,主要成就包括中国扩大和巩固在拉外交阵地,与部分拉美国家深化和升级双边关系,中国复关/入世得到拉美国家的理解和支持。2002—2012年为第二阶段,"贸易驱动"是主线,主要成就包括中拉贸易实现"三级跳",贸易、投资、金融合作全面展开,中拉双边关系形成三层次、多元化大格局。2013年以来为第三阶段,整体合作是主线,主要成就包括中拉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中拉经贸合作跨入"金融驱动"阶段,中拉开始对接"一带一路"。在中拉关系发展诸多成就中,准确把握拉美地区的3个特点、构建中拉关系的"四梁八柱"是两项突出成就。中拉双方正在进行新一轮战略调适,向拉美国家阐明中国新时代发展战略的经济意义,展现中国继续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支持拉美一体化和拉美国家团结,分析总结经贸合作经验,探索多种形式的自由贸易合作机制,将有助于推进中拉整体合作。  相似文献   

4.
当前,拉美国家政治社会形势总体稳定,经济有望实现温和复苏增长,对外交往多元务实。拉美政治格局继续调整,无论左翼还是右翼政府均顺应时势,谋求改革以改善民生,推动国家发展振兴。中拉合作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其目的是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共同发展,这是双方合作的根本动力。高层交往引领中拉关系迈上新台阶;中拉整体合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并全面推进;中拉务实合作实现换挡加速,中拉传统贸易模式正在经历转型升级,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点不断涌现,中拉经贸关系有望进入贸易与投资并重、更加全面平衡的发展新阶段;中拉人文交流持续走热,成为中拉关系发展的助推器。中拉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战略共识不断增多,在亚太区域合作中的交往互动不断增加,为中拉关系提升战略内涵和全球性影响提供了强劲动力。中拉需要更高水平的优势互补,需要共同提升经济竞争力,实现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中拉共建"一带一路"将是双方迈向美好未来的"金钥匙",将为中拉共同建设更高水平的合作伙伴关系和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拉美在中国外交战略中地位的提高,中国为拉美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日益提升,拉美国家希望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的愿望在上升,与美国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中拉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面临挑战,中拉双方的相互了解有待加深,拉美的"国家风险"不容低估,拉美国家对中国经贸政策有新的期待,对推动中拉战略合作缺乏长远考虑,美国对中拉关系的发展心存芥蒂。为了使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取得早期收获,中国应尽快实现中拉经贸关系的多元化,进一步加大在拉美投资的力度,加强双方在全球治理中的合作,正确处理中拉整体合作与双边合作的关系,加强对拉美的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拉美构建全球治理的伙伴关系符合全球治理、中国外交转型及中拉关系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中国与拉美的双边经贸关系呈跨越式发展,但在全球治理方面的合作水平很低,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机制。拉美是全球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与中国在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维护和完善全球治理规则及在一些重大议题上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但由于全球治理机制改革的艰巨性和一些拉美国家的国家身份认同出现了变化,中拉在全球治理问题上的合作仍面临许多挑战。  相似文献   

7.
中拉关系在21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时期的中拉关系既存在挑战,又蕴含着机遇,双方关系中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比如西方媒体所宣传的"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以及台湾因素等。因此,除了政治、经贸往来,文化因素在中拉双方交往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拉间的文化交往,不仅在促进中拉政治经济关系长期、稳定、和谐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文化交往所衍生出的文化贸易将有助于中拉经贸关系向多领域、全方位发展,因此文化交往的扩大必然进一步促进中拉关系的发展。促进中拉文化交往的思路和对策主要包括:文化交往以相互尊重、平等探讨、共同发展为基础;妥善处理文化冲突,积极沟通以达成文化上的更多共识,减轻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不信任感;在明确双方文化交往核心内容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文化传播手段,减少官方色彩,采取双方民众都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方式;灵活利用现有的各类文化资源和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文化交往。  相似文献   

8.
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和拉美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加强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合作是双方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必要选择,也是中拉关系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内在要求。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是中拉的重要共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行动为中拉合作拓展了空间,中拉论坛机制的启动为中拉合作提供了契机。未来中拉双方应该以中拉论坛为合作平台,以加勒比共同体为重点合作区域,以清洁能源为重点合作领域,构筑双方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合作路径。  相似文献   

9.
2016年11月17-23日,习主席出访拉美三国并出席APEC领导人第24次非正式会议,深化中拉务实合作,构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取得丰硕成果。此次访拉进一步完善了中拉合作布局,开启了双边关系新阶段,实现了中拉关系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推动了中拉合作换挡提速,提升了中拉人文交流,拉近了中拉人民心灵的距离。新的《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于11月24日发布。该政策文件通过提升精神实质和具体举措等一系列发展对拉关系的新主张和新倡议,充分展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对拉外交成果,体现了习主席治国理政的外交思想。同时,新的政策文件包含政治、学术、企业、媒体等各个领域在对拉关系中发现的新挑战和新问题,甚至新设想、新思路以及新经验,对未来中拉务实合作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拉共体论坛(中拉论坛)的成立是中拉关系迈入整体合作的重要标志,也是推进中拉整体合作的重要多边平台。整体合作意味着合作领域的全面性、合作对象的整体性以及合作水平的战略性。鉴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多样性、地区大国在发展模式和执政理念上的差异性、次地区合作机制的参差不齐以及拉美国家财政能力下降等现实困境,需要在地区、次地区和双边层面上协调现有机制,从而达到有效推进中拉整体合作的目标。中拉整体合作的路径调整应基于下述理念与原则:在协同地区、次地区和双边层面的机制时,须确立不同层次机制的工作重点与特色;鉴于拉美塑造议程能力相对较弱,中方应在理念、机制和资金等多方面加强公共产品供给,确保对中拉整体合作的宏观引领与市场激励;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涵盖拉美的战略机遇,努力构建以发展战略对接、市场与社会参与、利益与风险共担为主要内涵的整体合作格局。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拉关系迅速发展并愈发呈现一种新趋势:中拉合作正超越传统的政治经济领域而拓展至人文交流、经验分享和文明互鉴等更深更高层次。这种趋势背后的动力一方面源于构建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源于相互理解的缺乏日益阻碍中拉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2018年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的成立和2021年《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的发布,为新时期推动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质升级、稳步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政策和行动指南。从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来看,中拉合作关系要保持稳定和可持续性,亟待构建一种以中拉命运共同体为思想引领、以实现共同发展为根本目标、以知识分享和发展互鉴为手段、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实践平台的新型交流合作关系。本文在系统梳理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观形成的基础上,分析推进中拉发展互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释中拉发展互鉴的目标、内容和路径,并就如何通过发展互鉴构建新型交流合作关系提出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2.
编者的话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与CAF一拉丁美洲开发银行共同举办的"从非正规性到发展:中国和拉丁美洲的城市化、创业和竞争力"国际研讨会于2014年4月28日在北京召开。进入21世纪以来,中拉关系呈现出更加全面、快速的发展势头,双边政治、经济合作日益密切,未来中拉双方的合作前景会更加广阔。与此同时,中拉关系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因此中拉双方应加强团结合作,实现互鉴共赢。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着增速下滑、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为了应对挑战,中国一方面需要加强创新,改变目前人均产出水平过低的局面,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需要推动城市化进程,以推进工业化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不仅是"地"的城市化,更是"人"的城市化,这要求进行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应注重吸取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避免产生拉美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贫民窟"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拉关系从长期"累积"稳步推进到"跨越式"发展,形成了目前全方位、多层次、宽渠道和官民并举的发展新局面,为此,本文提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拉关系呈现出特有的"累积-跨越式"发展特点.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进一步强化了拉美的不可替代性,从战略高度考量中拉关系中的经济因素已刻不容缓,这是当前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提出的"外交工作同国家发展的关系更加紧密,必须依靠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切实维护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发展利益"的重要体现.尽管台湾因素仍被视为中国在拉关的核心利益,但因其具有复杂性,且短期内难有实质性突破,正日趋转变为中国在拉美的"常规利益",而"发展利益"正上升为中拉关系中的"重中之重".对中国来说,拉美是其工业原料的重要供应地,并逐渐成为中国能源来源地多元化的现实选择和中国企业布局海外的战略性支点.对拉美来讲,他们始终在对中国关系中以追求经贸合作的实际利益为重点,并把中国看作对外经贸关系多元化的战略选择.鉴于此,本文提出,"发展利益"完全符合中拉双方的发展逻辑,是中拉双方共同追求的战略核心和实现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自十八大以来推动建立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的新思想和新实践,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不仅是中国的"世界梦"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宣示,也是实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实践。拉美是中国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伙伴。21世纪初中拉经贸关系取得跨越式发展,双方利益日益融合,中国与拉美国家已初步建成互为发展的命运共同体;随着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及人员交流的扩大,包括走私、贩毒、有组织犯罪等在内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影响中拉双方的共同安全问题;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及全球挑战的不断增加使中拉双方正在成为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政治命运共同体。但由于中拉经济结构转型调整、世界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美国因素以及中拉身份认同的变化,中拉构建命运共同体面临诸多挑战。在挑战面前,中国应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耐心,与拉美国家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自十八大以来推动建立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的新思想和新实践,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不仅是中国的"世界梦"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宣示,也是实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实践。拉美是中国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伙伴。21世纪初中拉经贸关系取得跨越式发展,双方利益日益融合,中国与拉美国家已初步建成互为发展的命运共同体;随着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及人员交流的扩大,包括走私、贩毒、有组织犯罪等在内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影响中拉双方的共同安全问题;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及全球挑战的不断增加使中拉双方正在成为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政治命运共同体。但由于中拉经济结构转型调整、世界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美国因素以及中拉身份认同的变化,中拉构建命运共同体面临诸多挑战。在挑战面前,中国应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耐心,与拉美国家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正>中拉关系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就格外重视与拉美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几十年来,在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和拉美国家间经济、贸易、政治关系蒸蒸日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进入21世纪,伴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拉双方共同致力于世界和平与繁荣的意愿日益强烈,中拉关系呈现出了更加全面、快速的发展势头。在政治方面,中拉双方领导人在各种国际场合的沟通更加频繁,双方的国事往来和文化社会交流日益密切,不仅深化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也给双方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一直以来,中拉双方在联合国、20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国际机制方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关系已进入全面合作与整体合作的新历史时期,无论就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还是双方各自内部演变和外部环境而言。为了促进中拉整体合作研究,应明确合作领域与合作路径、整体合作与全面合作、实质内容与程序安排的关系,并借用跨区域研究的视角,通过跨区域关系的分类、功能和特征等问题的疏理,同时关注制度主义和文化分析的不同侧重和相互平衡,使中拉整体合作在概念、理论和政策上的分析更加明晰和深化。同时,借助区域间和跨区域关系研究的理论工具,可考察中拉整体合作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为适应世界形势和中拉关系的全新局面,本文进一步提出以软实力构建作为未来中拉整体合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和发力点,通过软实力含义的探讨初步明确中国在这一方面的优势以及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进一步拓宽学术研究的视野、强化与政策实践的联系,以便在维系整体合作框架可持续性的同时,助力中拉关系向更高层次迈进,以文明对话和互鉴的高度统领关系走向并据此获得不竭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8.
拉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中拉关系持续升温,中拉整体合作的基本要素日益完备,"中拉论坛"因势而生。构建中拉整体合作机制的进程并非一片坦途,尚存诸多需要妥善处理的内在矛盾和外在干扰性因素。创立"中拉论坛"机制需要创新思维,打造"稳步推进、增加特色、互动共进"的合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拉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主动参与全球治理的积极实践,是应对全球"治理失灵"、加大南南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不断优化的新方案和新举措。全球治理体系重构、中拉关系发展需求、拉美一体化驱动和"一带一路"建设等都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内外机遇。在全球治理背景下,拉美一体化中的分歧、中拉贸易中的同质化、美国因素的干扰、地理距离遥远与文化隔阂等,都是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空维度下,中国应在理性分析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以中拉合作框架为整体指引,以全球治理和南南合作为主线,以强化质量与增进互信为目标,与拉美国家携手共进,共同构建"五位一体"的中拉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同打造"中拉命运共同体"的理论话语与发展愿景,将中拉关系的发展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之上。当前中拉政治关系不断升级、经贸合作日益升温,但在人文交流层面上却仍明显滞后。打造"中拉命运共同体"应注重中拉人文交流机制的构建,充分发挥拉美华人华侨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以夯实中拉关系的民意基础。拉美华人华侨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促进中拉文明交流互鉴,二是拓宽中拉人文交流路径,三是推动中拉友好合作,四是提升中国国家形象。未来,充分发挥海外侨胞在融通中拉关系方面的独特优势,可从五个层面入手:一是凝聚侨心侨力,增强侨胞的民族认同感;二是加强侨团横向联动,壮大华人社团力量;三是促统反独,加强拉美新移民爱国爱乡精神;四是增加投入,扩大华文教育的辐射面;五是求同存异,化解观念冲突;六是鼓励华人华侨参与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