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袁兵喜 《求索》2011,(8):101-103
民权作为近代中国宪政史上一个核心元素,其不仅肩负改造专制政治的使命,更重要的是承担着民族救亡的责任。经济结构之变革是近代民权思想产生的经济因素;民族危亡之大势是催生民权的政治动因;西方权利文化的输入是民权产生的思想来源。民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开始由传统君主政治向近代民主政治的重大体制转型。  相似文献   

2.
20世纪的中国社会,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文化观念与性别观念杂糅,这既构成了近代以来中国妇女解放的前提性条件和社会基础,同时也形成了妇女解放运动不可逾越的基本国情。邓颖超将对性别平等的追求与阶级解放和民族独立密切结合,将妇女解放的理想贯穿于其一生的革命实践当中,融合在多重身份和工作之中。她的革命经历及其经验,不仅对当代中国的妇女解放实践有着重要影响,也是世界妇女运动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因为外国列强的入侵而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异常尖锐使得这一时期的秘密侦查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秘密侦查机构日趋庞杂,人员数量日益庞大,秘密侦查网络日趋严密;秘密侦查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秘密侦查无法可依,滥用现象十分猖獗;秘密侦查的技术含量得到明显提升,新型秘密侦查方法不断涌现等等。近代中国秘密侦查的滥用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力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加快秘密侦查的立法工作,将其纳入法治化轨道,尽最大限度减少秘密侦查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4.
论唐才常思想的民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的民主性 ,其程度各有不同。在政体问题上 ,一些论者认为他们都主张在中国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制度 ,唐才常也是“君民共主”论者。其事实并非如此。本文认为唐才常具有强烈的反对封建专制、倾向民主共和政体的民主民权思想 ,这在当时维新派中是独步一时的。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由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地位,这就决定我们党必须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汉奸走狗的斗争作为主要任务。另一方面,在民族危机加重的情况下,民族资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的一些人,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际上和俄国国内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当时,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已堕落成为社会沙文主义者。他们公开支持帝国主义战争,极力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以庸俗进化论等为理论旗帜,鼓吹资本主义可以"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列宁为了更好地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作斗争,澄清诡辩  相似文献   

7.
雷友华 《新东方》2006,(5):54-57
龚自珍生活在中国正处于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折关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替上升之际。作为一个进步的爱国思想家,他敏锐地预感到危机的沉重和“衰世”的到来,进而从政治、思想、文化上对造成“衰世”的原因进行了一些探索,对国民的病态予以淋漓尽致的揭露和大胆辛辣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它也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今天,总结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反对李登辉的台独思想,粉碎一部入的台独图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实现国共二次合作的条件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经过十年内战之后,当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1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是一个外侵内腐、多灾多难的屈辱时代,也是爱国主义思想喷涌激发、大放异彩的光辉时代。 1 短促而又辛酸的中国近代途程,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 人民反侵略的厮杀声中艰难走过的。反对外国侵略,构成了近代爱国主义乐 章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
二二八事件是所谓台湾“悲情”的源头之一,当前流行的所谓日本殖民统治带给台湾现代化论调的建构,也与光复初期有关。这一时期的台湾,民族矛盾、省籍矛盾、阶级矛盾、现代化程度的差异等多重矛盾交织,错综复杂,只有把握其主要矛盾,才能对它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对当前的一些流行论调加以正确的辨析和批判。日本投降后中日民族矛盾退居次要位置,所谓台湾先进、大陆落后的说法也并无事实根据。这一时期台湾社会主要矛盾与整个中国一样,是广大民众与官僚统治集团的阶级矛盾。省籍矛盾固然存在,但它更多的是上述阶段矛盾的特殊表现形态。因此,台湾民众所谓“悲情”的指向,应是当时的官僚统治阶级,而非所谓“外省人”、中国大陆、共产党。  相似文献   

11.
近代西方文明,主要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和思想精神。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了她的近代历史。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反对殖民主义的历史,又是不断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回顾和反思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文明的艰辛历程,对我们今天“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①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曙东 《求索》2005,(4):178-179,177
戊戌维新时期,由于阶级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梁启超的民权思想表现出对传统的离异与回归的矛盾心态。一方面梁启超受西方近代民权思想的影响对中国传统君权作了深刻的批判,对兴民权极端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提出了兴民权要广开民智,提高国民素质的主张;另一方面他强调现实的民权只能依附于君权,认为在中国要实行民权必须以变君主专制为君民共治为前提,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  相似文献   

13.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史学界围绕我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问题正在深入展开讨论。笔者以微浅之识,愿就近代国情问题谈一点肤浅之见,以求教于众家学者。我以为近代中国的国情,须从以下四方面的问题去探讨。(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是帝国主义。因此,在近代中国任何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必须首先反对帝国主义,不反对帝国主义是反不了封建主义的。  相似文献   

14.
一般所说的“洋务运动”,开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时为止。在这三十多年中,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第一,“洋务派”从举办军事工业发展到了办理民用企业;第二,中国国防开始近代化;第三,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生,缓慢地发展,使封建社会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第四,太平天国失败后,阶级矛盾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中华民族同外国侵略者的民族矛盾逐渐激化,逐渐上升为社会  相似文献   

15.
赵炎秋 《湖湘论坛》2011,24(1):105-110
近代叙事思想在中国叙事思想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近代叙事思想与近代叙事文学是同步生长的。近代中国社会现状与西方思想的传入导致叙事思想的兴起,叙事思想促进了近代叙事文学的发展,近代叙事文学的发展又为近代叙事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与发展动力。近代叙事思想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强调文学的功利性、强烈的实践性与群众性、受到西方文化与文学的重大影响和创新性与多样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何敏 《求索》2005,(10)
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革新派反侵略的军事思想是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发端。他们既主张反对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又注意认识和了解西方世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器良技熟、胆壮心齐”、“心灵胆壮、技精械利”的建军思想;提出了“以守为战”,“以战为擒”以及水陆配合、积极主动的海岸防御思想。洋务派以“中体西用”理论为宗旨,提出了许多促使中国军事近代化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他们主张购买和制造近代武器装备,使中国军队进入火器时代;主张“外送内引”,发展近代军事教育,培养近代军事人才;主张适应新的装备情况,进行兵种改革,并确立近代海军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天人关系”思想至《易传》而综其大成.它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和“人为贵”思想的统一.其要义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既主张人依赖自然,尊重自然,又反对把人彻底等同干自然;既注重人异于自然的主体能动作用,又反对人凌驾于自然和肆意妄为的主宰自然.这对近代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极端认识会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思想丰富多彩 ,本文论述了近代以来的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社会发展思想 ,结论是无产阶级的社会发展思想代表了社会发展前进的方向 ,即中国社会发展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9.
《办案要略》是乾隆中叶法学家王又槐的重要著作。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至清王朝,已濒临崩溃,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马克思说:“在历史进程中,掠夺者都认为需要通过他们自己硬性规定的法律,来赋予他们凭暴力得到的原始权利以某种社会稳定性。”清统治者也要借助法律武器,稳定社会,维护统治。随着清王朝法制不断健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的形成,既是对中国历代无神论思想与有神论思想斗争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近代启蒙思想家,即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向工商资产阶级过渡要求的无神论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无神论思想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无神论思想等几个发展阶段,特别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