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阴的审判     
马德 《公民与法治》2014,(18):53-53
比生活审判更沉重的,是道德审判。生活审判如果是处死的话,道德审判就是凌迟处死。同样是一个坏结局,生活审判重在处罚你,道德审判重在折磨你。道德审判是一种社会审判,它的特点是居高临下。居高临下的意思是,它永远对,你永远错。所以,道德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泥坑。你洗不净自己的灵魂,是Ⅲ为你无法洗净别人看你的眼睛。  相似文献   

2.
<正>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两国乃至西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影响。作为革命过程的一部分,两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国王都遭到审判,后人经常把克伦威尔处死查理一世与罗伯斯比尔处死路易十六相提并论。对这两次大审判进行比较思考,有助于人们认识英法两国革命时期的法制实践以及革命与法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文明史上,除了对耶稣的审判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审判,像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死一样震撼人心。公元前399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行刑的日子推迟了一个月,苏格拉底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越狱逃走。他的好友一再劝他远走高飞,但苏格拉底认为,虽然对自己的判决是不公正的,但越狱同样是不正当的。因此他决定:遵守法律,面对死神。  相似文献   

4.
《杀死马拉》,是我不久前看到的一篇历史故事。 马拉是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革命委员会的头领,他面目丑陋、嗜血成性。在他的授意下,成千上万的人不经审判而被处死;他却因此成为成千上万革命群众的偶像,享有尊崇的地位和革命的威望。  相似文献   

5.
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对审判工作实行集体领导的一种形式。审判委员会对审判工作的领导,主要是通过会议的形式来实现的。因此,开好审判委员会,提高审判委员会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的作用,是人  相似文献   

6.
审判质效考核体系的考察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必须建立在对审判工作正确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之上.[1]选择反映审判工作实际情况的若干代表性可比数据作为评估指标,通过量化的方法对审判质量、效率、效果等审判工作实绩进行客观综合评价,方能为审判管理提供客观依据.本课题通过梳理审判质效评估考核的由来及历史沿革,界定审判质效评估考核的价值功能,考察审判质效评...  相似文献   

7.
现行经济体制的实际状况对行政审判的制约和影响。行政法治的现状对行政审判的制约和影响。立法理论准备不足及法律规范的不完善,操作难度较大等因素,对行政审判的制约和影响。法院整体审判机制不完善对行政审判的制约和影响。沉重的历史包袱和现实心理障碍等因素对行政审判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革命者"成为"反革命"丹东,于1759年10月26日出生于一个检察官家庭,早年从事法律职业,后任枢密院律师。法国大革命开始后,他参加雅各宾俱乐部,在革命初期赞成审判和处死国王,倡议建立革命法庭和救国委员会镇压内外敌人。1790年,丹东组织科德利埃俱乐部,宣传民主、自由思想。1791年12月,丹东当选为巴黎公社检察长  相似文献   

9.
刑事审判组织的权与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刑事审判组织权责现状我国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人民法院审判刑事案件,除自诉案件和其他不需要侦查的轻微的刑事案件可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外,应当由审判员或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法律赋子刑事审判组织的职权,是对刑事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权。审判实践  相似文献   

10.
在战后国内对日本战犯审判的案件中,南京大屠杀案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从总体上来看,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的审判是符合正义要求的,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但是,国民政府主导下的这一审判也存在许多不足,如审判具有的政治色彩影响了审判本身的法律意义;审判只注重着眼于国内的影响,对是否对加害国日本产生影响则甚少考虑;审判只是一味地强调宽大政策,不注重对战犯的教育和改造等.再加上抗战胜利后不久内战爆发,时局混乱,国民政府希望尽快结束审判.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南京审判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施行以来对法院内部规范案件审理、提高审判效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成为审判管理的一个重要规范和依据,但是经过多年的审判管理实践,我们对审判管理认识不断提高,以及法院对审判管理水平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规定》中许多要求暴露出了与审判管理 ...  相似文献   

12.
牟军 《北方法学》2016,(4):124-137
从证据手段在审判中的运用来看,以卷证为基础的欧陆主要法治国家的刑事审判可以界定为一种技术审判,而英美以口证为主要手段的刑事审判大致属于一种经验审判。我国普遍运用卷证的刑事审判也可归为一种技术审判方式,但由于对卷证的过度依赖、司法者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和刑事卷证运用的程序性制约机制的欠缺,导致我国技术审判的异化。当下推行的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并非是对刑事卷证运用的根本否定,相反,为我国刑事卷证在审判中运用的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层人民法院审判机制改革的几点思考刘刚审判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审判机制是指一个法院内部各审判组织审判权力和法官审判权力的划分,以及对划分的审判权如何制约的问题。目前,人民法院的审判方式处于改革时期,从过去那种审判人员负责查清事实,审判委员决定判决的旧审...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审判方式的改革李文健刑事诉讼法就其直接目的和中心内容来说是一部刑事审判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将刑事被告人交付审判如何对被告人进行审判以及审判结果的处理问题。其中,如何对被告人进行审判采取何种程序抑或方式开展审判又被公认为是整个刑...  相似文献   

15.
崔永东 《河北法学》2015,33(3):28-37
中国当前的司法改革正在法院系统内积极推进,“去行政化”的努力正使所谓的“法院独立审判”向“法官独立审判”转变.但也应该看到,法官独立审判并不意味着不受任何监督和制约,也不意味着审判管理权的彻底退场,而是在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与接受审判管理权约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正如西方发达国家的法院系统也存在审判管理活动和审判管理权一样,中国完全废除审判管理权也是难以想象的,关键是如何避免审判管理权对审判权的过度干预,剔除其对审判权的压倒性力量.因此,审判管理的改革也成为势所必然.审判管理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司法的公正和效率,次极目标是压缩审判管理权的运行空间,使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运转.审判管理的根本方法在于理顺“两权”关系,实现两权之间的平衡.审判管理的基本路径是遵循司法规律,又兼顾中国的司法实际.我们相信,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奋斗,一种良性的审判管理机制和体制终将形成,一种以审判权为主、以审判管理权为辅的法院权力结构也将最终成型.  相似文献   

16.
试论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吴培洪在人民法院内实行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可以增强审判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使审与判、权与责更好地统一起来.有效提高审判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审理案件的质量和效率.所谓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是指独任庭审判人员和合议庭审判人员对具体案件...  相似文献   

17.
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不仅直接担负着法律规定的重大审判任务,而且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负有重要的监督责任。因此,对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应该在政治、业务素质和审判实践经验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反思与重塑:法院系统内部审判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审判管理模式侧重于院庭长对个案的把关,使监督制约很容易扭曲为对独立审判的干预,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审判制度与法院内部行政管理体制的交溶。审判管理权是带有司法特性的准行政权,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应当是服务与被服务、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故审判管理改革的关键应当是将审判管理职能与审判职能逐步分离,使审判管理回归本位,并赋予其新的内容,从制度上保障审判活动的规范运作和审判权的正常行使。  相似文献   

19.
改革是各项工作前进的内在动力。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要前进、要发展,同样需要改革。当前,审判改革的重点是审判方式改革。本文想就审判方式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谈谈看法。一、审判方式改革的基本涵义和本质审判方式改革是指对不适应形  相似文献   

20.
试论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审判委员会制度对我国的审判工作产生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和法院审判方式改革的日益深化,审判委员会制度暴露出了许多缺陷。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以期在新的历史时期下进一步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