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萨利克法典》(The Salic Laws,或Lex Salica)或者《法兰克人的撒利克法典》,是西欧封建制度初期影响很大的一部法典,也是最为著名的日耳曼法典。现今保存最完好的一本《撒里克法典》手抄本现存于瑞士圣·高尔教堂。围绕法典编纂年代、版本、内容以及影响地位等方面,引发了数个世纪以来包括孟德斯鸠、梅特兰、基佐等在内的法学家的关注和争论。《撒里克法典》是在继西哥特和勃艮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原始的陪审制度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古希腊没有法官,一般由公民组成陪审法庭审理案件并做出裁决。在国外,关于陪审制的历史渊源还有别的说法,有的认为,陪审制度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时代,有的则认为是受到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影响而建立。根据英国著名法律史学家梅特兰的观点,英国的陪审制起源于欧洲大陆法兰克王国时期的宣誓调查法。那时,当王室土地出现争议时,国王就会派出官员到当地就地进行调查。到达当地后,官员就从当地选择一部分居民组成陪审团,让他们经宣誓后就争议问题作出裁决。当时,宣示调查法应该说是国王用以保护自身利益的一种特权工具,除他以外的人若想使用,还必须取得国王恩准。1066年,随着诺曼征服的脚步,这一习惯也被带进了英国。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国外学者的赞同。  相似文献   
3.
耶稣受审记     
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败亡的原因之一,或多或少,都可能是由一桩极端残忍和不公平、不正义的审判而引起的。而那场不公正审判的受难者,却有一个在全球妇孺皆知的响亮名字--耶稣。这一罗马史上最重要的审判发生在耶路撒冷的普雷托里厄姆。  相似文献   
4.
罗马法是古代社会留给现代人的一颗明珠。对于罗马法的研究,一直在法制史和民法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罗马法之所以能够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洗礼后,仍能以其基本面目展现在现代人面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东罗马帝国皇帝优士丁尼(Justinianus,527—565年在位)统治时期至其死后一段时间内所开展的法典编纂活动。  相似文献   
5.
1215年6月15日,51岁的英格兰国王约翰(King John)与起兵造反的贵族和主教们和解,签署了《大宪章》。《大宪章》的效力并没有随着签约双方的离世而消失,没有因时代变迁而封存。它持续得相当久,它的基本原则影响至今,不仅影响着英国,还影响了全世界。英格兰《大宪章》的签署被认为是宪政的起源。  相似文献   
6.
埃及的法律文件不仅有官方的而且也有私人的,由于现代考古学的功绩,这些法律文件通过一种叫做“纸草”的古埃及书面载体而被大量的保存下来。其中,梅斯诉凯案是古埃及一个著名的案例,它充分展示了当时高度发达的审讯和正式的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7.
相传自奴隶制国家时期,中国就有了法律。夏朝制有《禹刑》,商朝制有《汤刑》,周朝制有《九刑》。在西周的时候已经制定有成文的法律。但是,这毕竟是奴隶社会背景下的成文法。在这样的社会中,法律为少数奴隶主贵族秘藏和独占,法律从制定、修改、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文明史上,除了对耶稣的审判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审判,像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死一样震撼人心。公元前399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行刑的日子推迟了一个月,苏格拉底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越狱逃走。他的好友一再劝他远走高飞,但苏格拉底认为,虽然对自己的判决是不公正的,但越狱同样是不正当的。因此他决定:遵守法律,面对死神。  相似文献   
9.
公元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是日本历史由古代进入中世的转折点。公元1192年,源赖朝接任“征夷大将军”之职,建立镰仓幕府,标志着日本进入了以幕府为中心的“武家政治”时期。武家政治的特点是天皇被将军所挟持,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成为实际上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机关。在当时的日本社会形成“公家”(包括天皇在内的贵族阶层)与“武家”(包括以幕府为统治中心的武士阶层及其下的阶层)两种政权并立的二元制社会。  相似文献   
10.
梭伦立法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早在公元前20世纪,在爱琴海的克利特岛上就出现了早期的奴隶制城邦(即克利特文化)。公元前15世纪以后,在希腊半岛的迈锡尼、太林斯和派罗斯等地方,进一步出现了被称为迈锡尼文化的奴隶制城邦。之后经过了荷马时代(距今约3100年前到2900年前),希腊各地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促进了原始氏族制度的崩溃和阶级分化的过程。城邦国家和法终于在希腊境内出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