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承》2006,(Z1)
1966年8月18日至11月26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八次接见了l100万红卫兵。此后,红卫兵运动迅速风靡全国,从而“燎原”了整整十年。8月18日,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在红色海洋中,红卫兵高呼要一辈子当保卫毛主席、保卫中国共产党、保卫祖国的红色尖兵。当时,在天安门城搂上的北大红卫兵提出要让毛主席讲话,周恩来总理对他们说“:你们每人手里拿的不是毛主席语录吗?那上边都是毛主席的话。”据一些红卫兵回忆说,在历次检阅中,讲话的一般是林彪,毛泽东只破例开了一次口,中气十足地喊了一句“:红卫兵万岁”,回应广场上山呼海啸般的“毛主席万岁,万岁…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总理生命垂危之际, 有一天突然要人给他泡一杯瓜片茶。工作人员轻声地问总理又想什么了?总理断断续续地说:"我在想叶挺,他当军长时给了我一筒瓜片茶……"说着说着,泪眼模糊进入沉思中。  相似文献   

3.
常颖 《北京观察》2021,(4):34-35
1949年9月7日晚10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林伯渠等到火车站迎接国民党元老、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领导人程潜.程潜此番前来北平,是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即将召开的新政协会议的. 毛泽东高度重视程潜来北平.8月30日,他致电程潜,邀请其出席会议.9月4 日,将程潜一行行程函告周恩来、聂荣臻,要求沿途对其悉心保护照料,事前安排住处并组织迎接.有人不明白毛泽东何以给程潜如此高规格的礼遇.毛泽东说:"程潜是个元老,我们特邀他参加新政协.另外,我们又是老乡,他是我的私交朋友,难道你们的朋友来了,你们还叫别人去接吗?!"  相似文献   

4.
《传承》2006,(Z1)
在长期对外交际中,周恩来以机智幽默一次次地巧解人意,化险为夷,深受众人的敬佩。—次,周恩来接见了一位美国记者,对方不怀好意地问“: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恩来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却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叫马路。”—次周恩来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我国建设成就。一个西方记者问“: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略微思索后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吗?有18元8角8分。”众人一头雾水的样子,他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l元、5角、2角、l角、5分…  相似文献   

5.
《传承》2006,(Z1)
国庆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新中国建国以来,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多次检阅了海陆空三军将士。开国大典阅兵:毛泽东“又愉快又不愉快”1949年的阅兵活动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军事盛典,参加检阅的装备有日制“老头坦克”、德制七九步枪、捷克式轻机枪……这些受阅的“万国牌”武器出自十几个国家,多是别国淘汰的。检阅途中有一辆装甲车驶到天安门西侧时还熄了火,多亏后面装甲车里的战士急中生智,开上前去把它一直顶到西长安街上。城楼上的毛泽东很少出现笑容,用他的话来形容当时的心情,就是“又愉快又不愉快”——中国解放我是很高兴…  相似文献   

6.
11976年的4月5日,共和国历史上一个悲壮的日子。那漆黑恐怖的漫漫长夜,掩盖不住“四人帮“的血腥罪行。4月6日凌晨,中央政治局部分委员听取了关于“天安门事件“的情况汇报,会议将“天安门事件“定为“地地道道的反革命事件“。当日凌晨3时,毛远新向毛泽东报告了政治局会议情况。毛泽东于上午11时批示:“士气大振,好,好,好。“4月7日上午8时05分,毛远新根据姚文元亲手组织炮制的“天安门事件现场报道“,向毛泽东汇报了“天安门事件“的进展情况和处理意见。“现场报道“诬蔑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是“反革命活动“,诬蔑天安门事件是“反革命政治事  相似文献   

7.
《传承》2006,(4):42-42
1949年10月1日清晨6点,中南海菊香书屋,毛泽东还在办公桌前忙碌着。此时,北京城内外的30万各界群众带着喜悦正赶往天安门广场,参加属于他们的隆重盛会。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的一个特点是牺牲个人、维护组织,这个特点表现得非常明显。尼克松对他有一段评价。尼克松20世纪70年代初访问中国,与毛泽东、周恩来有过多次接触。尼克松说:"毛泽东是一团烈火,周恩来是一个控制火势的人。"周恩来在我们党内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的实质就是"高度聚焦"。我在这儿给大家举一个例子。长征之初,博古是中共中央负总责的人,长征之前毛泽东给博古写了一封信,他  相似文献   

9.
史源 《政策瞭望》2007,(11):54-54
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问大臣房玄龄和萧璃说:"你们认为隋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两人想了一会儿,回答说:"隋文帝能够很好地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他勤于为政,每次上朝,常常要拖到太阳西下的时候才退朝休息。朝中  相似文献   

10.
郭炳寿 《新东方》2000,(4):30-31
1962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15年之久的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根据毛泽东的安排,即将离开毛泽东到天津工作。4月21日,毛泽东把李银桥全家请到中南海游泳池自己的办公室亲切话别、合影留念。同时,毛泽东把前一天(20日)为李银桥写好的《长征》诗手迹亲手送给了李银桥作纪念。  相似文献   

11.
事变当天,张学良致电在保安的中共中央,希望听取中国共产党的意见。当夜,毛泽东、周恩来复电张学良告之:"恩来拟来兄处,协商大计。"由于交通不便17日晚,周恩来才到达西安,稍事休息,便与张学良、杨虎城等交换意见,协调立场、达成共识。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许多重要问题都由周恩来亲自处理。他从容镇定、办事果断,对工作一丝不苟,事无巨细认真研究,经常彻夜不眠,废寝忘  相似文献   

12.
1976年4月6日凌晨,中央政治局部分委员听取了关于“天安门事件”的情况汇报,会议将“天安门事件”定为“地地道道的反革命事件”。4月7日上午毛远新向毛泽东汇报,诬蔑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是“反革命活动”,“天安门事件”是“反革命政治事件”,说“‘天安门事件’公开打出拥护邓小平的旗号,  相似文献   

13.
正毛泽东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在家风家教方面也堪称一代典范。他给自己定下三条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1950年11月25日,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前线不幸壮烈牺牲。1951年1月2日,在朝鲜战场第二次战役取得胜利、毛泽东的身体也已经康复之后,周恩来才将志愿军司令部关于毛岸英牺牲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06,(Z1)
志愿军司令部扎脚后,美军根据电台信号密集很快判断出司令部的位置,多次对司令部进行轰炸。毛泽东、周恩来多次来电“:你们的指挥所应该建筑可靠的防空洞……请你们千万注意机关的安全。”但彭德怀始终把统帅部设在前线,一直坚持靠前指挥。他在战场上,从不考虑个人安危,甚至哪里危险他就往哪里跑。其他领导让他到防空洞去,他反而质问:“来朝鲜是来躲飞机的吗?”1950年11月24日清晨,天刚刚亮,志愿军党委根据敌机活动情况,做出志愿军司令部机关干部全部上山的决定,只有彭德怀不上。洪学智叫他走他却说“哪个要你多管闲事”。洪和几个战士又拉…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在西柏坡会见一位外宾时 ,外宾问 :毛泽东 ,您怎么有毛泽东和毛润之两个名字 ?毛泽东幽默地笑道 :我还有第三个名字 ,你们不知道 ,我也不告诉你们。毛泽东的第三个名字就是毛石山。他在1923年9月28日致林伯渠等的信中说 :“此信托人带汉寄上 ,因检查极厉害 ,来信请写交毛石山 ,莫写毛泽东。”众所周知 ,毛泽东又叫毛润之 ;但他又叫毛石山 ,就鲜为人知了。毛石山这个名字有个演变过程。最初是在家里叫的小名 :石头 ,又叫石三 ,或石三伢子 ;长大后 ,它就改成了同样极富象征意义的“石山”。为什么小名要起“石山”呢?原来 ,母亲…  相似文献   

16.
大陆承诺两岸“来去自由” 1975年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周恩来已经病得很重,连走路都很困难。但是,他仍然到长沙汇报工作,关心台湾问题的解决。毛泽东提出释放最后一批国民党战犯。不久,他又更具体地指示说,都放了算了!强迫人家改造也不好。放战犯的时候要开欢送会,请他们吃顿饭,要多吃点鱼、肉。  相似文献   

17.
一陈云同志说,毛泽东同志亲自给他讲过三次要学哲学。他遵循毛泽东同志的教导,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同志的一系列著作。由此深刻地领会到:“工作要做好,一定要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说:哲学就是认识论。陈云同志就是把哲学作为认识论,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来掌握和运用的。“学好哲学,终身受益。”这是陈云同志对自己切身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精辟概括。他认  相似文献   

18.
登门坎效应     
杂志上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风雨交加的 :日子 一个饥寒交迫的穷人来到富人家门口 , ,对看门的仆人说 只要让我进去 在你们的火 :“ ,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 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耗费 ”什么 就让他进去了 然后这个穷人请求厨娘 , 。借给他一个锅 以便让他 煮点石头汤喝石 , “ ”。“头汤? 厨娘很惊讶 我倒想看你怎样用石头 ” :“做成汤 这样想着她就答应了 穷人于是到路 。” 。上捡了块石头洗干净后放在锅里煮 可是 你 。 ,总得放点盐吧! 她给他一些盐 后来又给些碎 ”…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说:“周恩来是一定要参加的,其性质是内阁总理。”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这项任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全党同志、各民主党派人  相似文献   

20.
陈守信 《传承》2011,(3):12-14
你们都是好同志,就是文化低一些 1955年5月14日,毛泽东接见了一中队全体人员,并给大家作了一次长篇讲话。当讲到一中队的任务时,他说:“在做好保卫工作的同时,再给你们增加两项任务,一个是学习、学文化,一个是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