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实行村民自治,是扩大基层民主、依法治村的有效形式。但村民如何自治 ?武乡县上司乡小店村党支部正确处理支委会与村委会、支委会与村民代表会的关系,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一改以往“支部说了算,支部定了干”的老办法,由主政、指挥、命令改为领导、协调、支持,既发挥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又积极主动支持了村委会的工作,让村民直接参与了村务、财务与集体经济等重大事务的管理与监督,使村民自治有了具体内容和方式,并落到了实处。   小店村在 1999年村委会通过村民“海选”换届后,以村民小组按 30人一个名额选出了 …  相似文献   

2.
刘青 《发展论坛》2003,(4):41-42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转型期的农村两委(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自治委员会)的关系,对于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确保村政管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科学有序地运行,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一当前,农村两委关系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的村党支部越权,包办代替,把持村务不放;二是有的村委会不接受党支部领导,村里的事一概由村委会说了算,甚至故意阻挠和刁难村党支部开展工作;三是村党支部与村委会职责不清,互相推诿扯皮。农村两…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征地租地、招商引资、集体资产承包转包、新农村建设等重大村务活动日益增多。与此同时,村民的权利意识也逐渐觉醒,村民们参与村务管理,监督"村官"权力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我省部分农村大胆尝试,将村民监督权从村委会中剥离出来,产生村务监督员或者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解决了少数村管理不民主、办事不公道、村务不公开等问题,切实维护了群众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入,村级各种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出现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工作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个别地方在处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上仍然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一是有人认为村党支部是领导核心,就该包揽村里的一切事务,因而对村委会工作干预过多;二是有人认为村党支部的工作核心是抓党建、管党务,其他的权限属于村委会;三是有人认为村委会是村民选举产生的,村委会开展工作,行使权力,村党支部无权过问。这些问题致使有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矛盾重重,争权夺利,互不相让。为此,村党支部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正确处理好与村委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入,村级各种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出现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工作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个别地方在处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上仍然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一是有人认为村党支部是领导核心,就该包揽村里的一切事务,因而对村委会工作干预过多;二是有人认为村党支部的工作核心是抓党建、管党务,其他的权限属于村委会;三是有人认为村委会是村民选举产生的,村委会开展工作,行使权力,村党支部无权过问。这些问题致使有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矛盾重重,争权夺利,互不相让。为此,村党支部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正确处理好与村委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入,村级各种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出现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工作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个别地方在处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上仍然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一是有人认为村党支部是领导核心,就该包揽村里的一切事务,因而对村委会工作干预过多;二是有人认为村党支部的工作核心是抓党建、管党务,其他的权限属于村委会;三是有人认为村委会是村民选举产生的,村委会开展工作,行使权力,村党支部无权过问。这些问题致使有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矛盾重重,争权夺利,互不相让。为此,村党支部要从以下四个…  相似文献   

7.
刘卫常 《唯实》2012,(1):43-45
"四位一体"的村民自治新模式是以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主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事会为监督主体的新型村级治理组织构架。构建"四位一体"的村治新模式,有利于消除村民自治中的不和谐因素,化解村官信任危机,促进村治组织架构中各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当前,要理顺村治新模式中"四驾马车"之间的关系,实现权力的相互平衡与制约,推进基层民主不断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信息广场     
《先锋队》2011,(20):34-37
太原市:在全市村级组织中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之后,太原市将现有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整合为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对村级事务实施监督,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与此同时,太原市农村村务公开协调领导组办公室还下发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切实把村级各项工作任务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华亭县在8个经济发展较好的村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开展村务监督试点工作。为了确保村务监督工作有效实施,县上制定下发了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对监委会成员的产生及任职条件提出了严格要求,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监委会成员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选举2 ̄3名政治素质高、有较强政策法纪观念和工作能力、作风民主、清正廉洁、有群众威信的村民组成,在村党支部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坚持发扬民主、依法办事、公开公正及与“两委”换届同步…  相似文献   

10.
长春岭镇西长发村是扶余县最早实行村务公开的村之一。在1997年,西长发村党支部就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对村务工作的内容、形式、程序实行了公开,还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议的作用,让村民当家做主。 经过民主选举,西长发村共选出了25名村民代表,村里重大事务的决策权掌握在这些村民代表手中,他们体会到了当家做主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遇事找村民代表商量,在西长发村已形成了习惯。村里的工作要定期向村民代表汇报,村务公开的项目和内容在公布之前要经过村民代表审批,重大政策的制定和重大决策的出台要经过村民代表表决。村民的意志…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实行村民自治的广大农村,目前事实上同时存着两个进行村务管理的政治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两者的权力划分是较为抽象的,第三条明确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要求党支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第二条明确了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具有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这样在现实中就出现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党支部是农村的领导核心,但由于党支部的领导途径和方式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法律条款,支部工作难以下手.为了核心地位的实现,往往在事实上形成乡镇一级或村党支部取代村民自治组织行使村级事务的决策权、管理权,至使权力向党组织位移,村民自治权力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另一方面村民委员会是自治组织、法人组织,村委会主任是法人代表,村委会也应该是权力中心,决策中心.有的村委会主任认为,村党支部只是十几名、几十名党员选出来的,而村委会是全体村民选出来的,是高度民主的产物,村党支部管不着村委会,因而凌驾于党支部之上,架空党支部,垄断了村里的一切权力,和党支部对着干,争权夺利,针锋相对.这种矛盾的实质就是以村民自治代替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2.
信息广场     
《先锋队》2013,(18):44-47
浮山县:发挥监督小组作用确保农村和谐稳定浮山县纪委监察局积极发挥村民监督小组的作用,全县185个行政村的纪检监督小组全部启用了纪检监督小组公章,进一步加强了对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权力行驶过程的监督,推动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一是充分发挥村民监督小组在村务决策中的监督作用。在农村低保、救灾款、粮食直补等惠农  相似文献   

13.
2002年以来,谷城县以深化基层民主政治为目标,以理顺农村党支部、村委会之间的关系为重点,在城关镇39个村街推行重大村务决策“一会一票”制。村级重大事项通过执行会前沟通定议题、两委会讨论拿方案、群众票决定盘子、代表监督抓执行、结果公示听意见的一整套民主监督程序,拓宽群众  相似文献   

14.
牟定县江坡镇高平村委会是一个山区、半山区的农业村。结合“彝州先锋走廊”示范点建设,村党支部积极探索扩大基层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党员“民主议事”制度。两年中,全村通过民主议事实施的工程项目建设资金超过200万元,村民参与集体决策事项34件。群众思改革、谋发展、议村务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高平村成为全县民主议事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村务大事群众参与度不高,容易引发干群间的相互猜疑和矛盾。房山区琉璃河镇三街村党支部推行的“村务票决制”。实现了村情村民知,村策村民定,村事村民管。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历 史、政治、经济、 文化、社会等各 种因素的制约和 影响,在推进农 村基层民主政治 建设的进程中, 出现了一些模糊 认识。有的人认 为,村民自治就 是“自由”了,可 以不要党支部的 领导。村委会直 选以后,有的村 委会成员不执行 上级党委和政府 的政策现定,认 为村党支部和上 级管不着了。有的人说,“支部书记是十几名党员选的,村委会主任是全村村民选的,村里事情应由村委会说了算,党支部只收收党费,管管党员就可以了。”有些同志认为,强调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就是限制民主,就是不讲法制。在实际工作中,有…  相似文献   

17.
据报载,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大徐村于去年年底在村委会设立了“村民建议墙”。村民可随时把自己对村里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写在纸上贴到墙上,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对村民们的建议和意见及时给予答复,解决村民提出的实际问题。实行村民自治,发扬农村基层民主,使村民政治上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发扬农村基层民主最大的障碍就是个别村干部办事情、制定决策,不征求村民的意见,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种剥夺村民当家作主权利的作法严重阻碍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挫伤了村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吕海庆 《实践》2013,(2):44-44
近年来,扎赉特旗委以促进发展、构建和谐、保持稳定为目标,推行嘎查村重大事务民主决策“五步决策法”,即通过“民主提案——民主议案——民主表决—创业承诺——监督实施”五个步骤,建立了简捷规范、切实可行的村级事务民主决策程序,明确了村民议事的内容、形式和程序。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底,古蔺县先后在全县286个村(社区)设立村(居)民监督委员会,化解村级民主管理监督的难题,基本实现了“四自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和“四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深化村务、党务公开,推进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干群关系,在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严州夫 《先锋队》2011,(24):13-17
村级选举是党和政府扩大基层民主的重大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对农村和整个国家的民主政治改革起到积极作用。当前,各地村级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