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证据科学》2005,12(4):I0001-I0001
第一条为了及时查明传染病病因.提高传染病诊疗水平,有效控制传染病流行,防止疫情扩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六条(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与法律》2004,(3):i003-i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1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 2 0 0 4年 8月 2 8日修订通过 ,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 ,自 2 0 0 4年 12月 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二四年八月二十八日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 ,制定本法。第二条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  相似文献   

3.
郑刚 《法学杂志》2003,24(4):2-5
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手段是健全法制。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一步健全法制是战胜各类传染病,特别是战胜“非典”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为预防、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卫生部对1991年实施的《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了修订,并将于2013年3月24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5.
卫生部发布的《消毒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九二年八月三十一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施行,这对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笔者认为这个具有法的约束力的行政规章中存在着几个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商榷。1.主体的适用范围过广。《办法》第五条规定:"本办法适用于医疗、卫生、消毒服务和未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的所有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生产、经营、使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需要消毒的场所。"这条规定确定了《办法》中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是生产、经营、使用消毒药剂、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卫生法制》2013,(2):51-51
为预防控制性病的传播流行,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规定,卫生部对1991年实施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新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修订后的《办法》将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性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自2002年11月份广东发生一种未知病毒的疾病流行,相继在北京、内蒙、山西等地暴发,一直到4月8日卫生部卫疾控发〔2003〕84号文件,明确将此疾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列入法定管理的传染病范畴,并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SARS”有了正式的传染病的身份。在此非常时期重新学习《传染病防治法》有了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司法业务文选》2013,(13):35-42
1.2012年11月23日卫生部令第89号公布2.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控制性病的传播流行,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性病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疾病。本办法所称性病包括以下几类:(一)《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中的梅毒和淋病;(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相似文献   

9.
<正>一、台湾地区"传染病防治法"1944年12月6日台湾当局制定"传染病防治条例",全文35条,经1999年6月23日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全文47条;于2007年7月18日重新修订"传染病防治法",全文共77条;其间另有几次的条文修订。"传染病防治法"一共修订了十次,一次比一次内容丰富、一次比一次规定复杂。其中有关主管机关强制权力的规定,侵害人民基本权利,本文试以中国台湾地区"传染病防治法"、美国、中国大陆及日本之《传染病防治法》关于强制规定作一个比较法之研究。(一)"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0.
吴星  薛晨 《江淮法治》2011,(13):24-25
时值春季传染病多发的季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凤台县人大常委会在近年来连续监督卫生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先行调研确定检查内容,又在今年3月有的放矢地检查了全县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情况,有力地推进了当地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卫生法律从本质上分析,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技术规范,依据调整法律关系特点不同,可划分为《药品管理法》、《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等等,从而构成了我国卫生监督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目前,根据我国卫生法律体系划分,消毒药械和医疗卫生用品监督管理是《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和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及《消毒药械及医疗卫生用品审批程序》等法规、规章调整的重要内容。但是,通过近年来的监督管理实践,感到现行的有关消毒药械及医疗卫生用品监督管理工作方面的立法存在明显缺陷,影响了消毒药械及医疗卫生用品监督管理工作深入开展。为了尽快改变该领域卫生立法滞后的局面,加强对消毒药械及医疗卫生用品市场监  相似文献   

12.
姚澜 《行政与法》2003,(11):69-71
抗击“非典”工作虽然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但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本文在总结抗击“非典”工作中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论述了宣传、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一、妨害"非典"防治的违法犯罪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包括"非典"在内的35种法定传染病的预防、疫情的报告和公布、控制、监督以及法律责任做出了详细规定,并明确规定了政府、医疗卫生机构和一般公民在传染病防治中的职责和权利.与该法相关的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对"非典"传染病的防治起到事实的妨害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传染病防治法中涉及人身自由限制的立法内容进行述评,以分析其对于完善我国大陆传染病防治法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1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特制定《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试行)》。现予公布,自2004年6月1日日起施行。二○○四年五月二十七日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违反医疗废物管理规定的行为实施的行政处罚,适用本办法。第二条 医疗卫生机构有《条例》第…  相似文献   

16.
南京,地处对外开放的前沿,辖10区5县,516万人口,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卫生监督执法任务十分繁重。为了加强卫生法制建设,我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积极宣传《食品卫生法(试行)》、《药品管理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增强了全员法律意识;制订地方性规章、行政措施,基本形成了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的规范的法制体系;大力加强行政执法的组织建设,逐步完善了监督执法的保障体系;认真开展卫生行政执法,保证了卫生法律法规的正常实施。为了使法制工作适应形势发展,我们比较注意更新观念,探索规律,提高卫生执法水平具体做法归结为如下"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17.
《司法业务文选》2012,(22):29-36
1.2012年2月1日环境保护部令第19号公布2.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现场监督检查,保障其正常运行,保证自动监控数据的真实、可靠和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饮食业油烟扰民问题已成为城市居民环保投诉的热点之一,为了加强对饮食业油烟污染的监督管理,国家环保总局在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第44条中明确规定:“城市饮食服务业经营者,必须采取措施,防治油烟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为此,北京市也出台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其中,第32条第2款规定:“居民住宅楼的底层不再安排产生油烟污染的饮食服务业经营场所;不得将居民住宅楼中的住宅用作生产油烟污染的饮食服务业经营…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框架,H7N9型禽流感防控措施的设定与实施,不宜以"逸脱"于法律规范之外的形式展开。应尽量恪守《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的规定,视疫情进展,及时将H7N9型禽流感界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法定类别传染病,并依法设定和实施相应的防控措施,从而确保依法防控公共卫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的管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