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尚处于由供给主导向需求主导转型的过渡型决策机制阶段,在决策主体及其权责分配、决策前的偏好显示、决策程序和方法、决策信息沟通、决策监督等方面明显具有新旧并存、稻稗混杂的特征。机制的完善需要以增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的民主价值为依归,以扩大农民参与为核心,以增强社会公正为目标,以完善决策的民主程序和方法为切入点,扩大决策主体范围,完善决策前的偏好显示机制、决策信息沟通机制和决策监督机制,以期达到农村公共服务供需结构平衡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2.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体制缺陷与机制改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城乡平等和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服务水平较低的根本原因是公共服务的体制和机制不完善,尤其是供给主体和供给渠道单一,公共服务的决策体制、监督体制及财政投入体制不完善.当前,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机制,强化政府责任,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供给责任划分.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村社区服务体制;"上下"结合的决策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公共服务机制从单一主体供给走向多元主体供给的过程中,农村公共服务内生性供给能力不足,致使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益低下。"内生性供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的个案研究可以为我们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内生性供给"机制的分析框架提供经验数据。"内生性供给"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构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习创新的能力、应对外界风险的能力、组织动员的能力等内生性能力的建设上。要培养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内生性能力,应通过开发乡土人力资源、建构地方认同、扩大乡村自主参与等途径挖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内生潜力,为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注入新的思维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王彦 《求实》2017,(1):77-86
在公共服务供给中供给村民参与机制,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度水平的可选路径。村民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空间,受到供给过程和服务类型的制约,由此型塑了村民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参与模式。在生产型参与中,村民可以通过开展集体互助活动,在社会治安、环境保护和水利灌溉设施建设中实现服务的自我供给。在决策型参与中,在供给前可以引入公共协商程序,让村民就公共服务决策进行协商对话以凝聚共识。在监督型参与中,村民可以借助公共服务清单制度对供给进行监督。在校对型参与中,村民可以通过民主评议制度对供给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  相似文献   

5.
吴春梅  张彬彬 《求实》2012,(10):93-96
优化以信任、协调、维护为核心的网络治理机制,可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主体的合作能力,进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在农村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网络治理机制问题会引致多元供给主体间的合作意识淡薄、不真实的合作共识、合作承诺虚化等现象。要改变这种低度合作状况,需要完善网络信任机制以提升合作意识,创新网络协调机制以增进合作共识,健全网络维护机制以强化合作承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安徽省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型,以"民生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服务有了较大改善;但作为欠发达省份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农村公共服务主体单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有待提高等方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机制原因,也有经济、社会发展因素。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制度环境,构建以公共财政为基础、以农民需求导向、以提高效率为目标、以多元供给为集合的农村公共服务机制与政策。  相似文献   

7.
胡佳 《理论研究》2006,(2):27-29
完善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对于西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西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仍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农村公共服务效率,阻碍西部农业发展。因此,针对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转变观念、明确西部地方政府职能、实现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探索决策机制科学化、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途径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过程中被提高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而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提供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村公共服务供求结构失衡,缺乏有效供给;农村公共服务经费缺乏,总体供给不足;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应该推进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机制的形成,从而通过合作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  相似文献   

9.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在中央明确以居住证作为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载体的政策下,如何对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进行理论梳理并厘清逻辑结构以指导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实践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厘清新居民、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等概念的基础上,基于状态、结构、绩效这一分析范式构建了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逻辑思路,探讨供给机制动态运行的三个层面即决策层、运行层、绩效层的互动关系,实现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保障新居民权益,增进新居民福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是衡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一个涉及全局的战略性问题。以往的研究忽视了对农民这个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主体的研究。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质量和供给方式必须符合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否则会导致供给的低效甚至负效应。为此,必须探讨影响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因素,当前农民最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特点,地方政府应着重在公共服务的回应体制、评价体制、监管体制、激励与约束机制、责任纠错机制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适应农民对公共服务的新需求,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6,(2)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三农"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一个重点问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与日益增长的的公共服务需求相比,传统单一供给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新常态下,要以协同治理为视角重新构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并通过深化县乡行政体制改革、畅通农民需求的表达渠道、推进市场有序介入、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改进绩效评价等路径实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2.
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过程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被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在这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提供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就传统的单一供给方式而言,政府与基层社会组织各自为政,无法形成统筹协调的机制安排,难以解决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为此,本文基于农村公共服务面临的挑战,分析目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与基层社会组织的功能与问题,探讨如何推进政府与基层社会组织的合作机制的形成,从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  相似文献   

13.
基本公共服务监督问责机制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制度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基本公共服务监督问责机制必须清晰界定监督问责对象、明确规范监督问责内容、健全监督问责方式等。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监督问责机制还处于机制设计和试运行阶段,面临公共服务监督问责评估考核机制不规范、存在某种程度的公共服务监督滞后和监督真空。应强化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决策及运营的监督,创新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机制,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进行全方位、多层面、复合型的评估和监督问责。  相似文献   

14.
论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2016,(2)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规定,也是新型城镇化所要解决的主题,还是新型城镇化的实现措施与有力保证。从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视角来看,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公共服务普遍化、公共服务差异化、公共服务整合化、公共服务合理化、公共服务持续化等五个方面,以便使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发展需要,并与特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还要能够适合城镇居民及农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这就需要我们注重以人为本,加强公共服务项目及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与设计,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多元供给机制、评估机制及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让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坚强保障与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实现路径之一。目前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着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差异大、农村公共服务内生供给不足和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为解决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基于多个经典理论,构建了数字技术助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省数字赋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本文据此提出三大优化路径:强化顶层设计,破除数字技术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立足地方特色,以产业数字化带动公共服务内生供给;促进要素流动,以数字技术为载体加强公共服务普惠性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供给主体制度、决策机制、筹资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改革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制度,以保证公平而有效地为农村供给足量的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7.
高韧 《求实》2014,(3):79-83
城乡二元向城乡一元的社会管理转型会伴随涵盖战略、制度、体制、机制等诸多层面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系统改革,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建贯穿其中。社会管理转型时期,改革的难点是社会问题、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契合,主基调是加大供给力度,焦点是将由政府责任落实转向市场化改革。社会管理转型中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改革的深化,需要以"四化同步"为契机,依托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分类管理举措,并以农民的公共需求为导向。  相似文献   

18.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指政府通过政治过程作出决策,确定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标准,然后以市场机制为杠杆,通过多种方式调动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等组织的参与,在竞争中完成公共服务的供给。  相似文献   

19.
韦诸霞  周均旭 《求实》2017,(12):74-83
政府购买是公共服务供给改革的重要途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融合创新了政府机制、市场机制、社会机制的优势,并呈现出新的供给机理和特征。在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实践中,三重机制作用的发挥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困境,制约了政府购买的效果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基于三重机制的问题分析,在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渐进改革的推进中,要加强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中的政府引导,完善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相关制度,以增进竞争为核心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化程度,以促进社会组织发展为核心增强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能力,以理性的社会参与扩大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中出现了的一系列新问题,传统"中心-边缘"模式无论在理论解释还是实践指导上均表现乏力甚至无力,"非中心"共治模式却表现出日益强劲的指导意义,进而推进共治模式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中的系统嵌入成为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首先从多元性、互赖性和对等性三个方面论证了共治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中的历史蕴含及其消解相关问题的契合性,之后基于共治视角反思了现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角色定位、互赖行为、责任体系、沟通能力和嵌入情景,最后以反思中发现的问题为抓手构建了一个以共治为内涵要义,以"角色定位-合作行为-嵌入情景"三大模块为核心内容的研究框架,为今后进阶、深度研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